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七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2)

1. 卷七

白朮、豬苓、琥珀、肉桂、炙草者是也,不得混治。,【小便不通】,《內經》曰: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尿血。元素曰:熱在下焦,填塞不通,其症小便閉塞而不渴,

時見躁者是也。東垣曰:小便不通,有氣血之異,如渴而小便不通者,熱在上焦氣分,

宜清肺;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熱在下焦血分,宜滋腎。又曰:血澀致氣不通而竅塞,

宜導氣除燥。《綱目》曰:小便不通臍下狀如覆碗,痛閉難忍,治法有二:

如氣不能化而不通,則用陳皮茯苓湯調木香、沉香末二錢空心服,兼用吐法以提之;

如血瘀於下而不通,則用桃仁承氣湯之類。《回春》曰:嘔噦而小便不通者,難治;

中滿鼓脹,病小便不通者,難治。《正傳》,曰:老人氣虛短,作小便不通,

為下焦血氣乾者死(鼻頭色黃者,小便必難。),,【閉癃宜吐瀉】,丹溪曰:

水道不通,屬氣虛、血虛,有實熱,有痰氣閉塞,皆宜吐之,以提其氣,

氣升則水自降,說氣承載其水也。又曰:實熱癃閉,用八正散,說大便動,

則小便自通矣。《直指》曰:水道不行,其本在腎,合用牽牛、澤瀉,其末在肺,

合用葶藶、桑皮,更以木通、滑石佐之,又能透達。雖然,大便小便,脈絡相貫,

人有多日小便不通,但使大瀉數行,則小便自通。,【尿,色】,《內經》曰:

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資生》曰:小便有五色,惟赤白色者多,赤色多因酒得之,

白色乃下元虛冷。,【導,引】,《保生秘要》曰:搓小紙撚入鼻中,俟打嚏噴,

小水自通,此治閉塞。若遲塞,多搓掌心及湧泉穴,退火安靜,或再行運央法,

自效,,【運,央】,《保生秘要》曰:及小腸症同法,從歸元法旋運,

而下旋至病處,多運數十回,複繞而上,撒而散之,周而復始,如法漸行谷道,去濁,

提回守靜。,小便黃赤,實熱病也。凡臟腑皆能為之,而下焦更甚。經曰: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宜火府丹。)又曰:胃氣盛,則身以前皆熱。消谷善飢,

溺色黃(宜涼胃湯。)此二條言肝胃有實熱,故黃赤也。又曰:肺氣虛,肩背痛寒,

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宜加味補中益氣湯。)又曰:冬脈不及,令人䏚清脊痛,

小便變(宜溫腎湯。)此二條言肺腎虛寒,故黃赤也。又曰:厥陰之勝,胠脇氣並,

化而為熱,小便黃赤(宜青皮、赤芍、防風、柴胡。)此一條言氣運之屬風而黃赤者也。

又曰:少陰司天,熱淫勝,病溺色變(宜黃柏、山梔。)又曰:少阻之勝,溺赤,

善驚(宜山梔、黃岑。)又曰:陽明司天,燥氣下臨,暴熱至,陽氣鬱發,

小便變(宜黃岑、石膏。)此三條言運氣之屬熱而黃赤者也。又曰: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宜加味補中益氣湯。)此一條言脾家虛,故黃赤也。又曰:小便黃者,

白話文:

卷七

白朮、豬苓、琥珀、肉桂、炙甘草這些藥材,不可以混在一起使用。

【小便不通】

《內經》說:膀胱的熱氣傳到膀胱會導致小便不通,甚至尿血。朱丹溪說:熱在下焦,堵塞不通,症狀是小便阻塞卻不口渴,有時會煩躁不安。李東垣說:小便不通,有氣和血的不同原因。如果口渴卻小便不通,是熱在上焦的氣分,應該清肺;如果不口渴卻小便不通,是熱在下焦的血分,應該滋養腎臟。他又說:血運行不暢導致氣不通,阻塞竅道,應該疏導氣機,清除燥熱。《本草綱目》說:小便不通,肚臍下方像倒扣的碗一樣隆起,疼痛難忍,治療方法有兩種:如果氣機無法正常運行導致小便不通,就用陳皮茯苓湯,加入木香、沉香末,空腹服用,同時用催吐的方法來提升氣機;如果血瘀積在下焦導致小便不通,就用桃仁承氣湯之類的方子。《回春》說:嘔吐又小便不通,很難治療;肚子脹滿,小便不通,也很難治療。《醫學正傳》說:老年人氣虛體弱,導致小便不通,是下焦血氣枯竭,這種情況很危險(如果鼻頭發黃,小便一定困難)。

【小便不通宜用催吐、瀉下】

朱丹溪說:小便不通,可能是因為氣虛、血虛、實熱、痰氣阻塞等原因,都可以用催吐的方法,來提升氣機,氣機上升,則水液自然下降,說明氣有承載水液的作用。他又說:實熱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八正散,如果大便通暢,小便也會跟著通暢。《直指》說:水道運行不暢,根本原因在腎,可以配合使用牽牛子、澤瀉;末端原因在肺,可以配合使用葶藶子、桑白皮,還可以加上木通、滑石來輔助,使其通達。雖然如此,大便和小便的脈絡是相通的,有些人多日小便不通,只要瀉下幾次大便,小便自然就會通暢。

【尿液顏色】

《內經》說:水液渾濁,都屬於熱證。《資生》說:小便有五種顏色,其中紅色和白色比較常見。紅色多是因為飲酒所致,白色則是下元虛寒。

【導引方法】

《保生秘要》說:將小紙撚搓成條狀塞入鼻孔,等打噴嚏時,小便就會通暢,這是治療閉塞的方法。如果是遲緩的阻塞,可以多搓揉手掌心和腳底的湧泉穴,可以退火安神,或者再配合運央的方法,就會有效。

【運央之法】

《保生秘要》說:治療小腸疾病也用同樣的方法,從歸元穴開始旋轉揉搓,向下到病痛處,多揉幾十次,再向上繞回到原點,散開力量,周而復始。按照這個方法慢慢引導到肛門,排除濁氣,提升清氣,使其回歸平靜。

小便黃赤,是實熱引起的疾病。五臟六腑都可能導致,而下焦更為常見。《內經》說:肝熱的人,小便會先變黃(可以用火府丹治療)。又說:胃氣旺盛,則身體前面都會發熱,容易餓且吃得多,尿液顏色黃(可以用涼胃湯治療)。這兩條說明肝和胃有實熱,所以尿液呈黃赤色。又說:肺氣虛的人,肩膀背部疼痛發冷,呼吸短促,尿液顏色也會改變(可以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又說:冬季脈搏微弱,會讓人感到腰背酸痛,尿液顏色也會改變(可以用溫腎湯治療)。這兩條說明肺和腎虛寒,所以尿液呈黃赤色。又說:厥陰之氣過盛,兩脅脹痛,化熱後,小便會黃赤(可以用青皮、赤芍、防風、柴胡治療)。這條說明氣運不暢屬於風邪,導致尿液黃赤。又說:少陰經當值時,熱邪過盛,會導致尿液顏色改變(可以用黃柏、山梔治療)。又說:少陽經氣過盛,會導致尿液發紅,容易驚恐(可以用山梔、黃芩治療)。又說:陽明經當值時,燥熱之氣下降,暴熱來襲,陽氣鬱結,小便會改變顏色(可以用黃芩、石膏治療)。這三條說明氣運的變化屬於熱,導致尿液黃赤。又說:中焦脾氣不足,會導致大小便出現變化(可以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這條說明脾虛,所以尿液呈黃赤色。又說:小便發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