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七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8)

1. 卷七

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多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膀胱症治】,《內經》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尿。《入門》曰:

膀胱病者,熱結下焦,小腹苦滿,胞轉,小便不利,令人發狂,冷則濕痰上溢,

而為多唾,小便淋瀝,故遺尿。(鰲按:小便不禁,由膀胱氣虛,加減八味丸倍山萸,

加烏藥、益智、補骨指,是主藥也;小便不通,由膀胱邪熱,五苓散、益元散,

是主藥也。),,【膀胱絕候】,《內經》曰:遺尿狂言目反視,此膀胱絕也。又曰:

膀胱絕者,戴眼反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絕汗出,則死矣。

,膀胱經病也。其症小腹腫痛,必小便秘(宜五苓散加茴香、蔥白、鹽。)服藥後,

若下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矣,邪去而便通痛止矣(宜隨用硼砂丸。

)《入門》以㿉疝有四種,其一種水㿉,外腎腫大如升如斗,不痛不癢,為即膀胱氣,

宜備參究。而其為症,有由膀胱腎虛,結成腫痛者(宜茱萸內消丸。

)有膀胱氣連脇下痛者(宜楊氏麝香元。)有由蘊熱,陰囊腫脹,

大小便不通者(宜三白散。)有膀胱氣痛不可忍者(宜蠲痛元、金鈴散、三疝湯。

)有症由新得者(宜橘核散。)有年久不愈者(宜橘核丸。

),,【膀胱氣症治】,《綱目》曰:小腹痛者三:肝病,小腹引脇痛;小腸病,

小腹引睪丸腰脊痛;膀胱病,小腹腫痛,不得小便。又曰:神保元治膀胱氣脇下痛,

最妙通用橘核丸、橘核散。,【導,引】,《保生秘要》曰:用手緊鼎幽闕,

納氣數口,而緊緊頂閉納之,立效。,【運,央】,《保生秘要》曰:因欲火積滯,

外腎複感冷氣,故作脹痛,不可勝言,注意從外腎提氣至內腎,右運二七遍,

即從內腎想一火,提至頂門,略凝,而後行吹吸之法。, 轉胞症,水逆氣迫病也,

亦作轉脬症。《直指》曰:此症由強忍小便,或尿急疾走,或飽食走馬,或忍尿入房,

使水氣上逆,氣迫於脬,故屈戾而不得舒張也,脬落即殂。又曰:此症孕婦多有之,

患在忍縮小便,或醉飽入房,使小腸之氣逆而不通,大腸之氣與之俱滯,

外水不得入膀胱,內水不得出膀胱,淋瀝急數,每欲尿時如不可言,大便亦裡急頻並,

似痢非痢,必以手按臍下,庶可立出,小便甚者,因此腹脹浮腫。治法,

用涼藥疏利小腸中熱,仍與通泄大腸,迨其腹中攪痛,大便大下,則尿脬隨即歸正,

小便自然順流。丹溪曰:胎婦轉脬之症,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厚味者,

大率有之,古方用滑利疏導無效,因思脬為胎所墮,展在一邊,脬係了戾不通爾。

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脬係得疏,水導自行。一婦患此,診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

白話文:

皮膚如果緊繃且沒有汗毛,表示三焦和膀胱功能急迫;汗毛多而粗,表示三焦和膀胱功能順暢;汗毛稀疏,表示三焦和膀胱功能阻塞。

關於膀胱的病症治療,《內經》說:膀胱功能失調會導致小便不暢(癃),無法約束則會導致遺尿。《入門》說:膀胱生病,通常是熱邪積聚在下焦,導致小腹脹滿,膀胱扭轉,小便不順利,甚至使人發狂;如果受寒,則會導致濕痰上溢,表現為多唾,小便淋漓不盡,因此會遺尿。(作者按:小便無法控制,是因為膀胱氣虛,可使用加減八味丸,並加倍山茱萸的用量,再加入烏藥、益智、補骨脂等藥物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小便不通暢,是因為膀胱有邪熱,可使用五苓散、益元散作為主要治療藥物。)

關於膀胱的絕症徵候,《內經》說:遺尿、胡言亂語、眼睛上翻,這些是膀胱功能衰竭的徵兆。又說:膀胱功能衰竭的人,會出現眼睛上翻、抽搐,臉色蒼白,大量出汗,一旦出現這種大量出汗的情況,就離死亡不遠了。

膀胱經脈的疾病,症狀是小腹腫痛,必然會小便不暢(可以使用五苓散加入茴香、蔥白、鹽)。服藥後,如果排出的小便像墨汁一樣,表示膀胱的邪氣已經去除,邪氣去除後,小便就會通暢,疼痛也會停止(可以使用硼砂丸)。《入門》中提到疝氣有四種,其中一種是水疝,表現為外腎腫大,像升或斗一樣大,不痛不癢,這是由於膀胱氣導致的,應該仔細研究。而它的症狀,有些是由於膀胱腎虛,導致腫脹疼痛(可使用茱萸內消丸);有些是膀胱氣連帶到脅下疼痛(可使用楊氏麝香元);有些是由於蘊熱,導致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通暢(可使用三白散);有些是膀胱氣痛難以忍受(可使用蠲痛元、金鈴散、三疝湯);有些是新發的病症(可使用橘核散);有些是長久不癒的病症(可使用橘核丸)。

關於膀胱氣的病症治療,《綱目》說:小腹疼痛有三種情況:肝病會導致小腹牽引脅痛;小腸病會導致小腹牽引睪丸和腰脊疼痛;膀胱病會導致小腹腫痛,小便不暢。又說:神保元可以治療膀胱氣導致的脅下疼痛,橘核丸、橘核散也是很好的通用藥物。

關於導引,《保生秘要》說:用手緊壓肛門,然後吸氣數次,緊閉肛門並納氣,立即見效。

關於運轉,《保生秘要》說:因為性慾過盛導致積滯,外腎又感受到寒氣,所以會出現脹痛難忍的情況。應該將意念從外腎提氣到內腎,向右轉動十四次,然後從內腎想一團火,將火提到頭頂,略微停頓,然後進行吹吸的呼吸方法。

轉胞症,是水液逆行,氣機受阻的疾病,也稱為轉脬症。《直指》說:這個病症是由於強忍小便,或者尿急時快速行走,或者吃飽飯後奔跑,或者忍尿後進行房事,導致水氣上逆,氣機壓迫膀胱,所以膀胱扭曲而無法伸張,膀胱下垂就會導致死亡。又說:這個病症孕婦多見,是因忍住小便,或者酒足飯飽後進行房事,導致小腸的氣機逆亂不通,大腸的氣機也隨之阻塞,外面的水液無法進入膀胱,膀胱內的水液也無法排出,導致小便淋漓不斷,頻繁急迫,每次想小便時都難以言說,大便也裡急後重,頻頻想上,似痢疾又不是痢疾,必須用手按壓肚臍下方,才能順利排出小便,情況嚴重者,會因此腹脹浮腫。治療方法,可以使用涼性藥物疏通小腸的熱邪,同時通泄大腸,等到腹中攪動疼痛,大便大量排出,膀胱自然就會恢復正常,小便也會順暢。丹溪說:懷孕婦女出現轉胞症,多是因為體質虛弱、憂愁煩悶、性情急躁、飲食肥膩所導致,古方中使用滑利疏導的藥物沒有效果,因為考慮到膀胱是因為胎兒下墜而偏移到一邊,膀胱被束縛所以不通暢。如果將胎兒托起,懸於中央,膀胱得到疏通,水液自然可以順暢排出。一位婦人患上此病,診斷時發現兩手脈象澀滯,重按則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