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4)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4)
1.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督(不論左右手,其脈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督司陽脈稱為海,
循背而行遍後身(督脈起胞中,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為陽脈之海,
)脊強頭沉虛實判(督脈為病,實則脊強而發厥,虛則頭重,
)上衝作痛苦吟呻(督病又往往自下衝上而痛。),,任(不論左右手,其脈丸丸,
橫於寸口者是也。) 任承陰海因名任(任脈亦起胞中,循腹而行於身之前,
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天癸從生陰有陽(任主天癸,乃天之元氣,任脈充,
然後衝脈旺,月事時下而有子,故真陰之盛,必由真陽之實,)若使結陰陽氣絕,
疝瘕崩帶腹前殃(任脈病,非陰自病,實由陰中無陽,故疝瘕崩帶,皆結陰之故。
),,衝(不論左右手,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徑至關者是也) 衝俱督任起胞中,
獨主先天精血充(衝脈亦起胞中,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衝要,
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又為先天精血之主,故又曰血海,)本病須分寒火逆(衝脈病,
一曰寒逆,陽不足也,一曰火逆,陰不足也,)更傳肝腎患無窮(經云:衝病傳肝腎,
發為痿厥。),,帶(不論左右手,
脈來關部左右彈者是也) 約持諸脈遍腰環(帶脈起少腹側、季脇下,環身一周,
絡腰而過,如束帶狀,所以總約諸脈,)肝腎心脾上下安(帶之上心脾,帶之下肝腎),
濕熱滯留中間斷,淫淫白物下無端(心脾上鬱,肝腎下虛,停濕為熱,留滯中分,
必病作而流白物。)附錄運央規法 (餘輯《雜病源流》,凡脈症方藥,
所以講明調治之者,似已詳備。然劉海蟾云:醫道通仙道,則修煉家導引運央之法,
所以卻病延年者,未始不可助方藥所不逮。說既已卻病,自可延年。
在修煉家固以延年為主,而欲求延年,必先卻病,在醫藥家則以卻病為主也。
故《雜病源流》中,於每病方論後,有導引運央之法,可以卻此病,即附載於末,
總期醫者、病者,展覽及之,以備採用,庶獲萬病回春也。但其法有專治一病者,
既分載於各病之後,而又有總法數條,不必每病皆為遵用。而時有必採取者,
亦不必一病全用總法。而或有此病則用何法,彼病又用何法者,
既不得贅列於各病之末,而又無處可以混入,故特附於此,如於各病運央中,
見有宜用歸元、周天、艮背、行庭,及縧法、通關、滌穢等法者,查明此處所載諸法,
應如何引運,遵而行之,無漏無遺,自可卻病,可延年也。
) 南北規中引(諸法皆本《保生秘要》,
係明哄哄道人曹士珩元白氏所著) 凡人亡念奔馳,不思回頭,說不知有己。
然學道初入門,及乎卻病初下手,每云先要築基煉己者,何也?己者,意中之土也,
白話文:
脈象總論(縱向觀察,橫向推論)
督脈: 無論左右手,其脈象在三部(寸、關、尺)的中央位置都呈現浮在表面,而且脈勢直上直下,這就是督脈的脈象。督脈主導人體的陽氣,被稱為「陽脈之海」。它沿著背部運行,遍佈全身後方。督脈若有病變,實證時會感到背部僵硬,甚至導致昏厥;虛證時則會覺得頭部沉重。督脈的病變也常常會從下往上衝擊,引起疼痛,讓人痛苦呻吟。
任脈: 無論左右手,其脈象圓潤,橫向分佈在寸口部位,這就是任脈的脈象。任脈承擔人體的陰氣,因此被稱為「陰脈之海」。任脈掌管女性的「天癸」,即人體的元氣。當任脈充盈時,衝脈才會旺盛,月經才能按時來潮,並具備生育能力。所以,真正的陰氣旺盛,必然是由真正的陽氣充實所致。如果陰氣凝結,就會造成陰陽氣絕,導致疝氣、子宮腫塊、崩漏、帶下等疾病,禍患會在腹部前方顯現。
衝脈: 無論左右手,其脈象在寸口中央堅實有力,直達關部,這就是衝脈的脈象。衝脈與督脈、任脈都起於胞中(子宮),它獨自主導人體的先天精血,因此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也是先天精血的主要來源,所以又稱「血海」。衝脈的病變可分為寒逆和火逆兩種,寒逆是因為陽氣不足,火逆則是因為陰氣不足。經脈有記載,衝脈的病變會傳導到肝腎,導致痿軟無力甚至昏厥等嚴重疾病。
帶脈: 無論左右手,其脈象在關部左右彈動,這就是帶脈的脈象。帶脈像一條束帶一樣,環繞腰部,聯繫著全身的經脈。帶脈向上聯繫心、脾,向下聯繫肝、腎。如果體內濕熱積滯在腰部,阻礙了氣血的運行,導致心脾之氣鬱結,肝腎之氣虛弱,濕氣鬱積化為熱,就會出現陰道不斷分泌白色液體的病症。
附錄:運央調理法
我所編輯的《雜病源流》,對於各種疾病的脈象、症狀、治療方藥等,都已詳細闡述。然而,劉海蟾曾說:「醫道與仙道相通」,修煉之人的導引運央之法,有助於祛病延年,這或許是藥物所不及的。修煉的目的是為了延年益壽,而要延年,必須先祛除疾病。醫藥的目的是為了祛除疾病。因此,在《雜病源流》中,每種疾病的方藥論述之後,都會附上導引運央之法,以幫助治療該病。希望醫生和病患都能參考採用,以達到治癒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這些導引運央之法,有些是專門針對某種疾病的,已分別附於各病之後。還有一些總體性的方法,並非每種疾病都需要使用,但有些情況又必須使用。有些疾病適用某種方法,有些疾病又適用另一種方法,這些無法一一列在各病之後,也無法混入其他地方,所以特地附錄在這裡。如果在各病運央法中,看到需要使用歸元、周天、艮背、行庭,以及縧法、通關、滌穢等方法時,請查閱此處所載的這些方法,了解如何引導和運行,並遵照執行,就能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南北規中引
(這些方法都出自《保生秘要》,是明朝曹士珩元白氏所著)
人常常思緒紛飛,不思回頭,不知道自己本身的存在。然而,學習道術的入門,或者開始祛除疾病時,都說要先築基煉己,這是為什麼呢?所謂的「己」,指的就是意念中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