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1)

回本書目錄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1)

1.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遲而無力是虛寒。(此首總言遲脈病。) 寸遲心(左)肺(右)上焦寒(左寸遲,

心上寒,精氣多慘,右寸遲,肺受寒,冷痰氣短,)關主中寒痛不堪(左關,筋寒急,

手足冷,脇下痛,右關,中焦寒,脾胃傷冷,食不化,)左尺腎虛(故便濁)女不月,

右為泄瀉疝牽丸(臟寒泄瀉,小腹冷痛,腰腳重而無力。此首統言左右兩手遲脈病。

) 遲而細軟為微(其象極細而軟,若有若無,多兼於遲,按之無欲絕之狀。

) 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陽微也)發熱(陰微也)汗淋漓,男為勞極諸虛候,

女作崩中帶下醫。(此首總言微脈病。) 寸微氣促與心驚(右寸,中寒少氣,

又兼上焦寒痞、冷痰不化,左寸,心憂惕,榮血不足,)關脈微時脹滿形(左關微,

中滿氣乏,四肢寒冷,拘急,右關微,胃寒氣脹,食不化,脾虛噫氣,心腹間冷疼,

)尺部見之精血弱(左尺微,傷精尿血,)臟寒泄瀉痛呻吟(右尺微,臟寒泄痢,

臍下冷積痛疼。此首統言左右兩手微脈病。) 遲而元力為弱(其象極軟而沉細,

怏怏不前,按之如欲絕,舉手即無。弱猶愈於微。) 脈弱陰虛陽氣衰(氣虛則脈弱,

寸弱陽虛,關弱胃虛,尺弱陰虛,)惡寒發熱骨筋萎,多驚多汗精多泄,

益氣調營(弱脈必宜補)及早醫。(此首總言弱脈病。) 寸汗心虛(左寸弱,

陽虛心悸自汗)右身冷(右寸弱病,又兼短氣,)關中筋萎(肝主筋,左關弱,

故筋萎少力,又兼女人主產後客風面腫)胃脾虛(右關弱,脾胃虛而食不能化,

)欲知陽陷陰微病,骨痛耳聾(左尺弱,胃虛之故)糞數遺(右尺弱,大便滑,

又兼下焦冷痛。此首統言左右手弱脈病。) 遲而有力為緩(其象比浮而稍大,

似遲而小疾,一息四至,來往紆緩,呼吸徐徐。緩脈有二,從容和緩者為正脈,

前人所云,諸病脈緩,為胃氣回,不治自癒者是。若氣血衰而遲緩,則為緩病脈。

) 緩脈驥驥侵營衛衰,或痺(緩而細)或濕(沉而緩)或脾虛(緩而澀,

)上為項強下腳軟,浮風(緩兼浮,傷風)沉弱(緩兼沉,血氣衰弱)細區分。

(此首總言緩脈病。) 寸緩心虛(左寸緩,心氣不足,怔忡多忘,

又兼項背拘急痛)肺則浮(右寸緩,肺氣浮,言語短氣,)當關風眩(左關緩,風虛眩暈,

又兼腹脇氣急)胃虛求(右關緩,胃弱氣虛,)尺為腎冷便頻數(左尺緩,腎虛冷,

小便多,)下寒風秘便常憂(右尺緩,下寒腳弱,風氣閉滯。

) 遲而時止時結(其象來時緩甚,時一止,複又來前人云:陰凝則結。又云:

結脈亦因思慮過度,脾氣不足。又云:脈結者,亦病四肢不快,為氣所結。

) 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滯苦沉吟,內生積聚外癰腫,疝瘕亡陽汗自淋(凡結脈,

白話文:

遲脈(慢脈)的總體分類(縱向看,橫向推)

脈搏慢而無力,代表體內虛寒。(這裡總體說明遲脈的病症)

  • **寸脈遲(左寸脈代表心,右寸脈代表肺):**上焦(胸部以上)虛寒。(左寸脈遲,表示心陽虛弱,精氣不足;右寸脈遲,表示肺部受寒,有冷痰、氣短。)
  • **關脈遲(左關脈代表肝,右關脈代表脾胃):**中焦(腹部)虛寒,疼痛難忍。(左關脈遲,表示肝經受寒,導致筋脈拘急,手足冰冷,脅下疼痛;右關脈遲,表示中焦脾胃受寒,消化不良。)
  • **左尺脈遲:**腎虛,所以小便混濁,女性會有月經不調的問題。
  • **右尺脈遲:**代表臟腑虛寒,容易腹瀉,疝氣牽引睾丸疼痛。(臟腑受寒引起腹瀉,小腹冰冷疼痛,腰腿沉重無力。) (這裡總體說明左右手遲脈的病症)

脈搏慢而細軟,代表脈微(脈象非常細微而軟弱,感覺若有若無,常常伴隨遲脈出現,按壓時感覺快要消失)。

  • 脈微表示氣血不足,身體虛弱,容易惡寒(怕冷)、發熱(虛熱),並且會大量出汗。男性多為過度勞累引起的虛弱,女性多為崩漏(大量出血)或帶下病。(這裡總體說明微脈的病症)
  • **寸脈微:**會有氣喘和心悸的症狀。(右寸脈微,表示中焦虛寒,氣短,也有可能是上焦虛寒,冷痰不易化開;左寸脈微,表示心裡憂慮不安,血液不足。)
  • **關脈微:**容易腹脹。(左關脈微,表示中焦脹滿、氣虛,四肢冰冷、拘急;右關脈微,表示胃部虛寒脹氣,消化不良,脾虛打嗝,心腹之間冰冷疼痛。)
  • **尺脈微:**精血虛弱。(左尺脈微,表示傷精,小便帶血;右尺脈微,表示臟腑虛寒,腹瀉,肚臍下方有冷積疼痛。)(這裡總體說明左右手微脈的病症)

脈搏慢而沒有力氣,代表脈弱(脈象極軟而沉細,脈動緩慢不向前,按壓時感覺要消失,抬手就沒有了。脈弱比脈微稍微好一點。)

  • 脈弱表示陰虛陽衰(氣虛則脈弱),容易怕冷、發熱,骨頭和肌肉萎縮。容易驚恐、出汗,並且精液容易流失。要及早補氣調養。(這裡總體說明弱脈的病症)
  • **寸脈弱:**容易心虛自汗。(左寸脈弱,表示陽虛心悸自汗;右寸脈弱,表示身體寒冷,也容易短氣。)
  • **關脈弱:**容易筋脈萎縮。(左關脈弱,表示肝經虛弱,所以筋脈萎縮無力,女性產後容易出現面部浮腫;右關脈弱,表示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 想要知道是陽虛還是陰虛,可以通過骨痛耳鳴(左尺脈弱,因為胃虛)和經常拉稀(右尺脈弱,大便滑脫,也容易下焦冰冷疼痛)來判斷。(這裡總體說明左右手弱脈的病症)

脈搏慢而有力,代表脈緩(脈象比浮脈稍微大一點,感覺像慢而又有點快的樣子,一息四至,來回緩和,呼吸也慢慢的。緩脈有兩種,一種是從容緩和的正常脈象,古人說“諸病脈緩,為胃氣回,不治自癒”就是指這種。另一種是氣血衰弱引起的遲緩,這是病脈。)

  • 緩脈表示身體營衛之氣衰弱,可能會出現痺症(緩而細)、濕症(沉而緩)或脾虛(緩而澀)。可能會出現頸項僵硬,下肢無力等症狀,浮緩代表傷風,沉緩代表血氣衰弱。要仔細區分。(這裡總體說明緩脈的病症)
  • **寸脈緩:**容易心虛。(左寸脈緩,表示心氣不足,容易心悸、健忘,也容易頸背拘急疼痛;右寸脈緩,表示肺氣上浮,說話氣短。)
  • **關脈緩:**容易頭暈。(左關脈緩,表示風虛眩暈,也容易腹脅氣急;右關脈緩,表示胃氣虛弱。)
  • **尺脈緩:**容易腎虛小便多。(左尺脈緩,表示腎虛怕冷,小便多;右尺脈緩,表示下焦虛寒,腳無力,風氣阻滯。)

脈搏慢而且時而停止(脈搏來時非常慢,有時會停一下,然後再繼續跳動。古人說:“陰凝則結”,也說“結脈也是因為思慮過度,脾氣不足”,還說“脈結,也代表四肢不舒服,為氣所阻)。

  • 結脈是因為氣血凝滯,體內有老痰阻滯,積聚疼痛,也可能長癰腫,疝氣,或者氣血虛弱出冷汗。(凡是結脈,就表示體內氣血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