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0)

回本書目錄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10)

1.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指下尋之,往來如蠶絲。) 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尺逢定是丹田冷,

泄痢遺精號脫陰。(此首統言左右兩手細脈病。) 沉而弦長為實(其象舉手不絕,

迢亘而長,不疾不徐,動而有力。血實則脈實。) 實脈為陽火鬱成,

發狂譫語吐頻頻,或為陽毒或傷食(古云:脈實者,水谷為病,)大便不通或氣疼。

(此首總言實脈病。) 寸心與面熱兼風(左寸實,心中積熱,口舌瘡。咽喉痛,

)痰嗽中煩氣積胸(右寸實,胸膈中熱,痰嗽煩滿,肝火(左關實,

腹脇痛滿)脾虛(右關實,脾虛少食,又兼胃氣滯,伏陽蒸內)關上見,

尺臍腹痛便難通(左尺實、小腹痛,小便澀,右尺實,臍下痛,便難或時下痢。

此首統言左右手脈實病。) 沉極幾無為伏(其象極重,按之著骨,指下隱隱然。

傷寒病一手伏曰單伏,兩手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為診,乃火邪內鬱,不得發越,

陽極以陰,故脈伏也,必得大汗乃解。又夾陰陽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又感寒,

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薑桂,脈乃覆出。若太溪、衝陽皆無脈,

則必死矣。古云:伏為真氣不行,邪氣積伏。又云:痛甚者脈必伏。

) 伏為霍亂食常停,蓄飲頑痰積聚真,榮衛氣凝(凝,閉也)而厥逆,

散寒溫裡莫因循。(此首總言伏脈病。) 憂鬱傷心神不守(左寸病,

)胸中氣滯冷痰凝(右寸病,)當關腹痛分寒食(左關伏,脇下有寒氣,血冷,腰腳痛,

右關伏,中脘積塊痛,脾胃停滯,)尺部腹疼與疝疼)左尺伏,腎寒精虛,疝痛。

右尺伏,臍下冷痛,下焦虛寒,旋中冷痛。此首統言左右手伏脈病。

) 沉而有力為牢(其象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少弦,按之動而不移。牢而疾,

必發熱,牢而遲,必發寒,遲疾不常,寒熱往來。

) 牢為喘(氣)促(息)皮膚腫(兩寸病,)心腹寒疼肝尅脾(兩關病,

)癥瘕疝㿗猶可治,陰虛失血怎相宜(兩尺病,失血。脈宜沉細,反浮大而牢,

是虛病見實脈,必死。此首統言左右手牢脈病。) 沉失常度曰革(其象沉硬實大,

如按鼓皮一般。革為陰陽不交之名。) 革合芤弦寒與虛(芤為虛,弦為寒,

虛寒相搏,故芤弦相合而成革脈,革因為虛寒失血之候,)中風感濕脹兼醫,

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此首總言革脈病。

) 沉而更代為代(其象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又複止,尋之良久,

乃複強起而動。) 代脈原因臟氣衰,腹疼便膿下元虧,或為吐瀉兼泄痢,

女子懷胎三月兮。(此首總言代脈病。),,遲(其象呼吸之間脈僅三至,

來去極慢) 遲司臟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細看,有力而遲為冷痛,

白話文:

指尖摸到脈搏,感覺脈動像蠶絲般細微。(這種脈象是細脈)

寸脈細弱,通常代表容易噁心嘔吐;關脈細弱,代表腹脹、胃虛;尺脈細弱,則代表下腹部寒冷、容易腹瀉、遺精,表示陰氣虧損。(這一段總括描述左右手細脈的病症。)

脈搏沉按下去,感覺脈象弦而長,是實脈。(這種脈象舉手可觸及,連綿不斷,長且不快不慢,跳動有力。血實則脈實。)實脈多因體內陽氣過盛,火氣鬱積而成,會出現發狂、胡言亂語、頻繁嘔吐等症狀,有可能是陽毒或飲食積滯(古人說:脈實的人,是飲食積滯引起的疾病),也可能造成大便不通或氣滯疼痛。(這一段總括描述實脈的病症。)

左手寸脈實,代表心臟有積熱,可能導致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同時伴隨臉部發熱;右手寸脈實,代表胸膈有熱,咳嗽多痰、煩躁鬱悶、氣機壅滯於胸;左手關脈實,代表腹部脅肋脹痛;右手關脈實,代表脾虛、食慾不振,同時有胃氣停滯、陽氣內鬱的現象。尺脈實,則會出現肚臍周圍腹痛、排便困難等問題(左尺實,小腹痛,小便澀;右尺實,臍下痛,排便困難或時常腹瀉)。(這一段總括描述左右手實脈的病症。)

脈搏沉按至極深處幾乎摸不到,稱為伏脈。(這種脈象非常重,按到骨頭才隱約感覺到,像有若無。傷寒病,單手出現伏脈稱為單伏,雙手出現伏脈稱為雙伏,不可以當作陽症誤診為陰症,這是因為火邪內鬱,無法發散,陽氣達到極點而轉為陰,所以脈伏,必須發大汗才能解決。又可能夾雜陰陽寒,先有陰寒潛伏於體內,又感受外寒,導致陰氣盛、陽氣衰,四肢冰冷、脈搏沉伏,必須使用薑桂等溫熱藥物,脈象才會恢復正常。如果太溪、衝陽等穴位都摸不到脈搏,則代表病入膏肓。古人說:伏脈是真氣無法運行,邪氣積聚潛伏。又說:疼痛劇烈的人,脈搏一定會伏。)伏脈多半是霍亂、飲食停滯、痰飲積聚等問題,導致營衛之氣凝滯而出現手足厥冷的現象,應該及時用藥驅散寒氣、溫補體內,不應耽擱。(這一段總括描述伏脈的病症。)

左手寸脈出現伏脈,多因憂鬱傷心、精神不守;右手寸脈出現伏脈,多因胸中氣滯、寒痰凝結。左手關脈伏,代表脅下有寒氣、血冷、腰腳疼痛;右手關脈伏,代表中脘部位有積塊疼痛、脾胃停滯。左手尺脈伏,代表腎臟虛寒、精氣不足、疝氣疼痛;右手尺脈伏,代表肚臍下方寒冷疼痛、下焦虛寒、下腹部冷痛。(這一段總括描述左右手伏脈的病症。)

脈搏沉按下去,感覺有力,脈象實大而長,稍有弦象,按下去不會移動,稱為牢脈。(這種脈象似沉似伏,按下去感覺跳動但不移動。牢脈兼快速,表示有發熱現象;牢脈兼遲緩,表示有寒冷現象;遲緩和快速不定,表示寒熱交替。)牢脈通常代表氣喘急促、皮膚腫脹(兩寸脈病),心腹寒冷疼痛、肝氣過盛剋制脾胃(兩關脈病),腹腔積塊、疝氣等病症,這些病症還可以治療,但是如果陰虛失血,則不適合用這種治療方法(兩尺脈病,失血。脈象應該是沉細,反而浮大而牢,代表是虛症出現實脈,是死症)。(這一段總括描述左右手牢脈的病症。)

脈搏沉按下去,失去常規的跳動規律,稱為革脈。(這種脈象沉硬實大,像按在鼓皮上,革脈代表陰陽不協調。)革脈通常與芤脈、弦脈同時出現,代表體內有虛寒。(芤脈是虛,弦脈是寒,虛寒相搏,所以芤弦相合而成革脈。革脈是虛寒失血的表現),會出現中風、感受濕氣、腹脹等症狀,女性會出現流產或崩漏,男性會出現精氣虧虛或遺精。(這一段總括描述革脈的病症。)

脈搏沉按下去,跳動不規則,時快時慢,中間有停頓,稱為代脈。(這種脈象動一下就停頓,無法自行恢復,必須等一下才會再次跳動,找尋許久才會再次強有力地跳動。)代脈多半是臟腑氣衰的表現,可能引起腹痛、大便膿血、下元虧損,或者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也可能代表婦女懷孕三個月。(這一段總括描述代脈的病症。)

脈搏跳動緩慢,一呼一吸之間脈搏僅跳動三次,稱為遲脈。(這種脈象來去非常慢)遲脈通常代表臟腑有疾病或痰濕過多,可能有積聚的腫塊,需要仔細檢查。如果脈象遲緩且有力,代表體內有寒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