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蠱燃犀錄》~ 避蠱

回本書目錄

避蠱

1. 避蠱

山海經南山經青邱之山,有獸如狐而九尾,食者不蠱。

注:不蠱,令人不逢妖邪之類。或曰蠱,蠱毒。

按:蠱亦妖邪也,非兩義。

峒谿纖志:蠱祟有神,夜出攝死者之魂,光如曳彗,流入人家。當知防禦畜蠱之家,其居必潔,覺之為女字坐,則其蠱不靈。

易簡方:如入蠱鄉飲食,潛於初下筋時,收藏一片在手,盡食無妨。少頃郤將所藏之物,埋於人行十字路下,則蠱反向其家作鬧。或食時讓主入先下筋,或明問主人云:莫有蠱否?以筋築棹而後食,則蟲不能為害。

按:以筋築棹咒曰:恭請神降臨唵嘛呢□叱,則蠱不為害。此咒並載瘟疫彙編,極簡便。畜蠱者多供瘟神,避蠱與避瘟固無殊也。

白話文:

《山海經》記載,青邱山上有一種動物,形狀像狐狸卻有九條尾巴,吃了它的肉就不會中邪。

古人認為,蠱是一種邪祟,會使人中邪。

《峒谿纖志》記載,蠱祟是一種有靈性的邪物,夜晚會出來攝取死者的魂魄,光芒如彗星一般,流入人家。 想要防止家中招惹蠱祟,必須保持乾淨整潔,而且要注意如果看到形狀像“女”字的坐姿,就是蠱祟,牠便不能作祟。

《易簡方》記載,如果到了有蠱毒的地方,可以將食物的“初下筋”收藏在手心裡,吃完後將它埋在十字路口,這樣蠱祟就會回到自己家中作鬧。也可以讓主人先吃“初下筋”,或者直接詢問主人有沒有蠱祟,用“筋”築成一個小船狀再吃,這樣蟲子就無法傷害人了。

古人認為,用“筋”築成小船狀並唸咒語“恭請神降臨唵嘛呢□叱”,就能驅除蠱祟。這個咒語也收錄在《瘟疫彙編》中,非常簡便。 因為養蠱的人通常也會供奉瘟神,所以避開蠱祟和避開瘟疫其實是一樣的。

驗方新編:將食時自帶大蒜,食有蠱必當場吐出,不吐則死。主人畏累則不敢下蠱。又荸薺不拘多少,曬乾為末,每早空心白湯調下二錢,入蠱家無害。此神方也。

按:良醫治未病不治已病,故備載避蠱諸方。然此皆避飲食之蠱。今之放蠱奇妙莫測。古則人入蠱家方能為害,今則蠱入人家亦能為害,但依古方無濟也。或用庚蒿懸之庭戶,或用硃砂雄黃預和大劑,佩之衣襟納之枕中,或擇執日除日用避瘟丹於室內熏之。惟帶薄荷油一瓶最為捷便。

白話文:

新的驗方:

在吃飯前自己攜帶大蒜,如果食物中有毒蟲(即“蠱”),必定會立即吐出來,如果不吐就會死亡。主人害怕被牽連就不敢投毒了。另外,不管有多少個馬蹄(即“荸薺”)都可以,把它們曬乾磨成粉末,每天早上空腹喝兩勺加水稀釋後服用,進入有毒蟲的人家中不會受到傷害。這是一個神奇的方法。

註解:好的醫生治療疾病之前就已經防範它,所以準備了很多避免中毒的方法。然而這些方法都是防止食物中的毒蟲。現在的投毒方式非常巧妙無法預料。以前只有進入有毒蟲的人家中才會受害,現在即使沒有去過他們家中也會受影響,但是按照舊有的方法是沒有效果的。或者使用庚蒿掛在家門口,或者使用硃砂、雄黃提前混合大量的藥物,戴在衣服上或是放在枕頭裡,或者是選擇特定的日子使用避瘟丹在房間內薰香。最好的方法就是隨身帶著一罐薄荷油。

尤不如保養精神以固元氣為避蠱要術也。至於符咒本於攻說,非誡不靈。胡文忠公云:思之思之,金石叮開,鬼神可通。此乃識字真訣也。然非人人所能,且世間符咒傳抄多訛,亦欠雅馴,故不詳載。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醫文字,用簡易的方式來表達就是: "最好的方法是保護好自己的精神性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這樣才能避免疾病的侵襲。符咒的效果主要取決於人的信念和意志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此外,現在市面上流傳的一些符咒往往有錯誤或不太得當的地方,因此我們就不詳細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