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蠱燃犀錄》~ 序

回本書目錄

1.

周官庶氏掌除毒蠱,聖人所以重民命也。其法一失於列國,再煙於秦漢。華佗治疾類多蠱證,又故秘其術,不輕授人,而造蠱者遂盛行於世。如漢李之張角,明之唐賽見、徐鴻儒,其尤著者也。顧或謂張角諸人乃以妖術惑眾,奚知其為蠱耶?不知妖術惑眾,毒蠱亦能惑眾也。

泛言之則為妖術,切言之則為毒蠱也。毒蠱隱形似鬼神,變亂人之元氣,炊術能外,是乎是妖術即毒蠱也。知妖術即毒蠱而治法可施矣。知治蠱之法即降妖之法而法愈無窮矣。蓋毒蠱以害人為喜,以盜財為能。金蠶、藥思、天生之毒蠱也。而妖人所造之蠱,其種類尤繁。後世人心愈漓,為術愈巧。

始猶盛於南徼,近則延及中葤。考之古今方書,俱有附載,而人多習焉,不察。光緒丁丑,有妖人翦楮為兵,截人襟袖及發,或以五色印人肌肉。南北暄傳,咸以為異。余謂此乃中毒耳。遇病者,投以試蠱之法,輒驗。遂按周官庶氏所掌,施之無不立效。而人猶未之深信他。

迨施治日久,痊者漸多,遠邇之求方者益眾。余恐力不暇給,爰次其治法,著於篇,顏之以歐蠱燃犀錄。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此其小道之可觀者耶?余雖為之而弗泥,或不見異於群子,即以是傳諸世人,質諸博雅,亦庶幾不謂無稽之言,而諒余濟世之苦心也夫。

光緒十九年仲秋之月燃犀道人書

白話文:

[序]

《周禮》中的「庶氏」一職,專門負責處理毒蠱,這正是古聖先賢對人民生命的珍視。然而,這種知識與技能在列國時期開始遺失,到了秦漢時代更是煙消雲散。名醫華佗在治療疾病時,發現許多案例都與蠱毒有關,但他刻意保守此技,不隨便傳授他人,導致製造蠱毒之人猖獗於世。例如漢朝的張角,明朝的唐賽兒、徐鴻儒等人,他們都是蠱毒使用上最為人熟知的例子。但有人認為張角等人只是用妖術來迷惑民眾,怎麼知道他們是在使用蠱毒呢?殊不知,無論是妖術還是蠱毒,都能迷惑眾人。

從寬泛的角度來說,這可以稱為妖術;但若要具體分析,這就是蠱毒。蠱毒像鬼神一樣隱形無蹤,擾亂人的元氣,如果說這些是妖術,那麼妖術就是蠱毒。一旦理解妖術就是蠱毒,就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更進一步,若瞭解了治療蠱毒的方法,等同於掌握了降伏妖術的技巧,如此一來,治術將無窮無盡。因為蠱毒以傷害他人為樂,以竊取財物為能事。金蠶、藥思、天生等,皆是自然界的蠱毒,但由邪惡之人製造的蠱毒,種類更是繁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心日益澆薄,詭計越來越精巧。

起初,蠱毒主要在南方邊陲盛行,但現在已蔓延至中原地區。查閱古往今來的醫書,都有相關的記載,但大多數人習以為常,並不加以注意。在光緒丁丑年,有邪教人士剪紙為兵,割斷人們的衣服袖口或是頭髮,甚至用五色印記烙在人的肌膚上。當時南北各地都在傳播這件事,大家都認為這是奇聞異事。我卻認為這只不過是中毒罷了。遇到這樣的病人,我會用驗蠱的方法來治療,結果往往立竿見影。按照《周禮》中庶氏的記錄來施行治療,效果總是立竿見影。但人們仍舊半信半疑。

直到治療的時間越來越長,康復的人越來越多,遠近求方的人也越來越多。我擔心自己的精力有限,無法一一應付,因此決定整理出治療蠱毒的方法,寫成一篇文獻,命名為《歐蠱燃犀錄》。子夏曾說:「即使是小技藝,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這或許就是那種值得欣賞的小技藝吧?我雖然研究它,但不會固執於此,也許這並不會被大家視為特別,但我願意將它傳授給世人,接受廣大學者的評鑑,至少可以讓他們明白,這不是無稽之談,而是我一心想要救助世人的苦心。

光緒十九年中秋時節,燃犀道人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