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卷二 (2)
卷二 (2)
1. 卷二
寸口脈(通指三部言也)有浮沈遲數以候表裡藏府之診法也(脈浮病在表脈沈病在裡脈數病在府脈遲病在藏浮者皮膚取而得之沈者筋骨取而得之數者一息脈六動為陽故在府遲者一息脈三動為陰故在藏張石頭先生曰此節全重於遲為在藏一句設脈見浮遲雖有表證只應以小廷中和之非麻黃青龍所宜以藏氣本虛也至於諸陽雖皆屬府諸陰雖皆屬藏然傷寒中之傳變亦有數而入藏遲而入府者非可執此概論也)
緩脈有二羲須分而言之也(陽脈浮大而耎陰脈浮大而耎調浮中沈三候陰陽同等也名曰緩此和緩之義以脈至數無多寡而言也若脈來一息四動按之大而慢似遲而實非遲亦謂之緩此寬緩之義以脈之急慢而言也張石頑先生曰脈雖浮大而耎按之不絕者為緩如按之即無者是虛脈按之而一息不及四至者是遲脈皆非緩脈也)
兩手十二經脈系乎五藏六府有里有表各應其當王之時而然也遇克則死可期矣
左寸裡為手少陰心經火藏也(立夏心脈當王火盛故其脈洪也然洪之中須有長大和緩之意始謂之有胃氣雖病易愈也若洪而少長大和緩者謂之洪多胃少是心病脈也者但得洪而全無長大和緩意者謂之無胃是心死脈也設非夏令而心脈洪則為邪盛矣夏而心脈沈至冬當死,)
左寸表為手太陽小腸經心之府也
左關裡為足厥陰肝經木藏也(立春肝脈當王木盛故其脈略弦也然略眩之中須有弱耎而長之意始謂之有胃氣雖病易愈也若略弦而少耎弱與長者謂之弦多胃少是肝病脈也若但得略弦而全無耎弱而長者謂之無胃是肝死脈也至於肝脈純弦即值春令已如樹木之將枯枝幹之乾硬不能久延況非其時又安有所希望耶春而肝脈得毛浮者至秋當死)
左關表為足少陽膽經肝之府也
左尺裡為足少陰腎經水藏也(立冬腎脈當王水盛故其脈沈也然沈之中須有滑耎之意始謂之有胃氣雖病易愈也若沈滑而少耎和者謂之沈多胃少是腎病脈也若但得沈而全無滑耎意者謂之無胃是腎死脈也非冬令而腎脈沈者則為陰寒八里也)
左尺表為足太陽膀胱(亦謂之脬)經腎之府也右寸裡為手太陰肺經金藏也(立秋肺脈脈當王金盛故其脈毛浮也然毛浮之中須有緩遲之意始謂之有胃氣雖病易愈也若毛浮而少緩遲者謂之浮多胃少是肺病脈也若但得毛浮而全無緩遲意者謂之無胃是肺死脈也若毛浮而數則為病劇蓋數為火是金逢火化當發癰腫而難治之也)
右寸表為手陽明大腸經肺之府也
右關裡為足至太陰脾經土藏也(脾為坤土性主厚重王於四季其脈與陽寸陰尺同等浮大而耎無有偏勝緩而和勻不浮不沈不疾不徐不微不弱者即為胃氣也杜光庭先生云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賢推定五般土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遇陰當細□陰上者脾土也程鍾齡先生云脈有耍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應乎四時而其中必雞有和緩悠揚之意乃為胃氣有則生少則病無則死也神者中候他浮中沈之中也如六數七極熱也中候有力則有神矣清之而熱即退如三遲二敗寒也中候有力則有神矣溫之而寒即除若寒偏熱勝中侯無神情溫之劑將何所恃耶根者沈候應指是也三部九候以沈分為根而兩尺又為根中之根也夫胃氣者如桃率核中之仁兩片相接處之一線也所賴以生生之機者此也所賴以化化之妙者此也)
白話文:
卷二
寸口脈(指手腕部位的脈象,包含寸、關、尺三部)的浮、沉、遲、數,可以用來判斷病位是在體表還是在體內,以及疾病屬於臟還是腑。「脈浮」表示病在體表,「脈沉」表示病在體內,「脈數」表示病在腑,「脈遲」表示病在臟。浮脈,輕輕按壓就能摸到;沉脈,要深按才能摸到;數脈,一息之間脈跳動六次,屬於陽,多見於腑;遲脈,一息之間脈跳動三次,屬於陰,多見於臟。張石頭先生說,這段話最重要的是「遲為在藏」這句話,如果脈象出現浮而遲,雖然有表證,也應該用小劑量的藥物溫和調養,不適合用麻黃、青龍這類藥性較強的藥物,因為是臟氣虛弱的緣故。至於陽經雖然多屬於腑,陰經雖然多屬於臟,但是傷寒病的傳變也有例外,有數脈傳入臟,也有遲脈傳入腑,不能一概而論。
緩脈有兩種含義,必須分開說明。陽脈浮大而柔軟,陰脈也浮大而柔軟,浮取、中取、沉取三種按法,陰陽脈象的感覺都相同,這種脈象稱為「緩」,意思是平和、緩和,是根據脈跳動的次數不多不少而言。如果脈象一息之間跳動四次,按下去感覺脈大而慢,好像遲脈但又不是真正的遲脈,也稱為「緩」,這種緩是寬鬆、舒緩的意思,是根據脈的快慢程度而言的。張石頑先生說,脈雖然浮大而柔軟,按下去感覺脈搏不斷絕,是緩脈。如果按下去就沒有脈了,是虛脈。如果按下去,一息之間脈跳動不到四次,是遲脈,都不是緩脈。
兩手十二條經脈與五臟六腑相聯繫,有表有里,各自應對著相應的時間。如果遇到克制自己的時間,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左手寸脈的里部,對應手少陰心經,屬火臟。(在立夏時節,心脈當令,火氣旺盛,所以脈象洪大。但是洪大的脈象中,必須帶有長大和緩的意象,才表示有胃氣,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如果脈象只是洪大,缺少長大和緩的意象,表示洪大有餘而胃氣不足,是心臟有病的脈象。如果脈象只是洪大,完全沒有長大和緩的意象,表示沒有胃氣,是心臟將死的脈象。如果不是夏季,心脈卻出現洪大,表示邪氣盛。如果在夏季,心脈卻是沉脈,到了冬天就會死亡。)
左手寸脈的表部,對應手太陽小腸經,是心的腑。
左手關脈的里部,對應足厥陰肝經,屬木臟。(在立春時節,肝脈當令,木氣旺盛,所以脈象略微有弦的感覺。但是略有弦的脈象中,必須帶有柔軟、虛弱和長的意象,才表示有胃氣,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如果脈象只是略有弦的感覺,缺少柔軟、虛弱和長的意象,表示弦有餘而胃氣不足,是肝臟有病的脈象。如果脈象只是略有弦的感覺,完全沒有柔軟、虛弱和長的意象,表示沒有胃氣,是肝臟將死的脈象。如果肝脈純粹是弦脈,即使是在春天,也像是樹木枯萎,枝幹乾硬,不能長久生存,更何況不是春天,又有什麼希望呢?如果在春天,肝脈摸到毛浮的脈象,到了秋天就會死亡。)
左手關脈的表部,對應足少陽膽經,是肝的腑。
左手尺脈的里部,對應足少陰腎經,屬水臟。(在立冬時節,腎脈當令,水氣旺盛,所以脈象沉。但是沉脈中必須帶有滑潤、柔軟的意象,才表示有胃氣,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如果脈象只是沉,缺少滑潤和柔軟的意象,表示沉有餘而胃氣不足,是腎臟有病的脈象。如果脈象只是沉,完全沒有滑潤和柔軟的意象,表示沒有胃氣,是腎臟將死的脈象。如果不是冬天,腎脈卻出現沉脈,表示是陰寒太過。)
左手尺脈的表部,對應足太陽膀胱經(也稱為脬),是腎的腑。右手寸脈的里部,對應手太陰肺經,屬金臟。(在立秋時節,肺脈當令,金氣旺盛,所以脈象毛浮。但是毛浮的脈象中,必須帶有緩和、遲緩的意象,才表示有胃氣,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如果脈象只是毛浮,缺少緩和、遲緩的意象,表示浮有餘而胃氣不足,是肺臟有病的脈象。如果脈象只是毛浮,完全沒有緩和、遲緩的意象,表示沒有胃氣,是肺臟將死的脈象。如果毛浮又數,表示病情嚴重,因為數為火,金遇火會被消融,容易發生癰腫,難以治癒。)
右手寸脈的表部,對應手陽明大腸經,是肺的腑。
右手關脈的里部,對應足太陰脾經,屬土臟。(脾屬坤土,性質厚重,主掌四季,它的脈象與陽寸陰尺相同,浮大而柔軟,沒有偏盛的表現,脈搏緩慢而均勻,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微弱,這種脈象表示有胃氣。杜光庭先生說,想要知道死亡的時間,可以參考古人的方法,推斷五行中土的陰陽。陽土,可知不會超過其陽性特質;陰土遇到陰則要小心。陰上指的是脾土。程鍾齡先生說,脈診的要訣是「胃神根」三個字而已。春天肝脈弦,夏天心脈洪,秋天肺脈毛,冬天腎脈石,這是應對四季的脈象,其中必須有平和悠揚的意象,才表示有胃氣,有胃氣就能生存,少則會生病,沒有就會死亡。「神」指的是中候,脈在浮取和沉取的中間,如果中候有力,表示有神,如果發熱,清除熱邪就可以退熱;如果中候有力,表示有神,如果發冷,溫暖身體就可以驅寒。如果寒偏盛熱,中候沒有神,用溫補的藥物又怎麼能有效呢?「根」指的是沉候,按在皮膚深處能感覺到,三部九候中,沉取是根本,而兩尺脈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所謂胃氣,就像桃核中的核仁,兩片相接的地方,是生命生機所依賴的地方,也是轉化之妙所依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