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卷四 (4)
卷四 (4)
1. 卷四
厚黃櫱(鹽酒半陳米飯上蒸每蒸必攔炒黑亮加漆為度)
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醇酒下如服之不應每觔加厚肉桂一兩
金液丹,治陰極發躁厥冷脈伏瓜甲唇青水腫脈伏小便不通陰結畏寒,便秘
明淨硫黃五兩研細水飛人煬盛罐內水調赤石脂未封口鹽泥通身固濟候乾三足釘釘於地將罐故釘上慢火燒養七晝夜再加頂火用炭十觔為度候冷取出研細每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寸丸溫白湯送下陰極冷甚者服百丸
醫學要領(程鍾齡先生)
內傷者氣病(陽痙血病(陰虛)傷食以及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也外感者風寒暑濕燥火是也不內不外傷者跌打損傷五絕之類是也病有三因不外此矣變證百端不過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論治法不過大小緩急奇偶復七方與夫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十劑也(外感之邪自外而入宜瀉不宜補內傷之邪自內而出宜補不宜瀉然而瀉之中有補補之中有瀉此皆治法之權衡也又有似證如火似水水似火金似木木似金及虛似實實似虛不可以不辨明乎此則病無通精矣)
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可驅而不可留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可養而不可害人固不可認賊作子更不可認子作賊病機言火者什之八言者寒什之二耳
驅賊火四法(一日發風塞壅閉火邪內郁宜升發之如升陽散火湯之類是也二日清內熱極盛宜用寒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是也三日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法當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制熱氣拂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來真水有虧不能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如地黃湯之類可用也)
養子火四法(一月達肝經氣結五郁相因當順其性而升之所謂木鬱則達之如逍遙散之類是也此以一方治木鬱而諸郁皆解也二日滋虛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如六味湯之類是也三日溫勞役神疲元氣受傷陰火乘其土位經日勞者溫之又曰甘溫能除大熱加補中益氣之類是也匹日引腎氣虛寒逼其無根失守之火浮游於上當以辛熱雜於壯水藥中導之下行所謂導龍人海引火歸元加入味湯之類是也)然有邪盛疋虛之時宜用攻
補兼行之法或用滋水制火之法往往取效是知養子之法可惜為驅賊之方斷無以驅賊之法而為養子之理蓋養正則邪自除理之所有伐正而能保身理所必無也
熱證(口渴而能消水飲食喜冷煩躁尿短而赤便結脈數)
寒證(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尿清長便溏脈遲)
實證(病中無汗胸腹脹不減痛而拒按病新得稟質厚脈實而有力)
虛證(病中多汗胸腹脹時減復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病久稟弱脈虛而無力)
里證(潮熟惡熱腹痛口燥舌胎黃黑脈沈)
表證(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胎脈浮)
白話文:
**厚黃櫱的處理方法:**將厚黃櫱用鹽和酒浸泡後,放在半熟的米飯上蒸,每次蒸都要攪拌翻炒,炒到表面黑亮,並加上漆,作為判斷標準。
**煉蜜丸:**將煉製好的白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送服。如果服用後效果不佳,每斤藥材中加入厚肉桂一兩。
**金液丹:**用於治療陰寒至極,導致煩躁不安、手腳冰冷、脈搏微弱不明顯、指甲青紫、嘴唇青紫、水腫、脈搏沉伏、小便不通暢、陰部寒冷收縮、畏寒怕冷、便秘等症狀。
**金液丹的製作方法:**取明淨的硫磺五兩,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放入瓦罐中,再用水調和赤石脂,將瓦罐口密封,用鹽泥將瓦罐全身包裹固定,待乾燥後,在瓦罐底部釘上三根釘子,將瓦罐放在釘子上,用慢火燒煉七天七夜。然後再在瓦罐頂部加火,用炭十斤左右的量,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細粉,每兩藥粉用一兩蒸餅打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粒,用溫開水送服。如果陰寒至極,可以服用一百粒。
醫學要領(程鍾齡先生):
-
病因分類:
-
內傷:指的是氣病(陽氣失調)、血病(陰血虧虛)、飲食不當、以及因情緒波動(喜、怒、憂、思、悲、恐、驚)造成的疾病。
-
外感:指的是感受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引起的疾病。
-
不內不外傷:指的是跌打損傷、外傷等造成的疾病。
-
總而言之,疾病的成因不外乎這三種。
-
辨證論治:
-
疾病的變化多端,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寒、熱、虛、實、表、裡、陰、陽這八個方面。
-
治療方法則離不開大、小、緩、急、奇、偶、復等七種基本方劑,以及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等十種藥物劑型。
-
外感病邪從外侵入,治療上宜用瀉法,不宜用補法。內傷病邪從內而發,治療上宜用補法,不宜用瀉法。
-
然而,瀉法之中有時需要兼顧補法,補法之中有時需要兼顧瀉法,這都是治療方法的靈活運用。
-
還有些疾病症狀相似,比如火症像水症,水症像火症,金症像木症,木症像金症,以及虛症像實症,實症像虛症,這些都需要仔細辨別。能夠清楚地分辨這些,那麼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
火的分類:
-
實火:指的是六淫邪氣、飲食不當等從外侵入引起的火熱之症,就像盜賊一樣需要驅趕出去,不能留存體內。
-
虛火:指的是七情過激、性慾過度、勞累過度、耗傷精神等從內產生引起的火熱之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滋養,不能傷害。
-
人們不能把盜賊當成自己的孩子,更不能把孩子當成盜賊來對待。疾病的機理中,說到火的佔十分之八,說到寒的只佔十分之二。
-
驅逐實火的四種方法:
- **發散:**對於風邪閉塞、導致火邪鬱積在體內的情況,應當使用升發的藥物,如升陽散火湯等。
- **清熱:**對於內熱極度亢盛的情況,應當使用寒涼的藥物,如黃連解毒湯等。
- **攻下:**對於火氣鬱結,導致大便不通暢的情況,應當使用攻下的藥物,如承氣湯等,這如同釜底抽薪的方法。
- **滋陰:**對於熱氣鬱積、清熱藥物無效、攻下藥物也不可用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真陰虧虛,不能制約陽火導致的,也就是所謂的「寒之不寒」,是體內缺水了。這時應當滋養腎陰,如地黃湯之類。
- 滋養虛火的四種方法:
- **疏肝:**對於肝經氣機鬱結,導致五種鬱症相互影響的情況,應當順應肝的特性,使其舒暢條達,如同木鬱則需要疏通一樣,使用如逍遙散之類的藥方。通過疏通肝氣,就能夠解決各種鬱症。
- **滋陰降火:**對於虛火上炎的情況,必須滋養腎水,如同「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使用如六味地黃丸之類的藥方。
- **溫補:**對於過度勞累、精神疲憊、元氣受損、陰火乘虛上炎的情況,使用溫補藥物,又如甘溫藥物能夠解除大熱,使用如補中益氣湯之類的藥方。
- **引火歸元:**對於腎氣虛寒,導致虛火沒有根源、浮游在上的情況,應當在滋養腎水的藥物中加入辛熱藥物,引導虛火下行,如同「引龍入海,引火歸元」,加入味湯之類的藥方。
-
**攻補兼施:**然而有時遇到邪氣盛而正氣也虛弱的情況,應當使用攻補兼施的方法,或是使用滋陰制火的方法,常常能夠取得療效。這就說明滋養虛火的方法不能用於驅逐實火,而驅逐實火的方法也絕對不能用於滋養虛火。因為扶助正氣,邪氣自然就會消除,而損害正氣卻想保全身體,這是絕對沒有道理的。
-
**熱證的表現:**口渴,喜飲冷水,容易消渴(飲水多,小便多),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乾燥,脈搏跳動快。
-
**寒證的表現:**口不渴或假渴,不喜飲水,喜飲熱湯,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脈搏跳動慢。
-
**實證的表現:**病中無汗,胸腹脹滿,觸摸時腹部拒按(按壓會更痛),病情新發,體質強壯,脈搏有力。
-
**虛證的表現:**病中多汗,胸腹脹滿時好時壞,觸摸時腹部喜按(按壓會感覺舒服),病情久病,體質虛弱,脈搏虛弱無力。
-
**里證的表現:**午後發熱(潮熱),怕熱,腹痛,口乾,舌苔黃黑,脈搏沉於內部。
-
**表證的表現:**發熱,怕冷,頭痛,鼻塞,舌苔薄白或無苔,脈搏浮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