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卷四

半夏(五錢。泡),乾薑(三錢。炮),甘草炙(三錢),人參(三錢),黃苓(三錢),黃連(一錢),大

棗(四枚。擘)

右七味水煎溫分三服

七氣湯,治七情鬱結於中心腹絞痛服寬膈破氣藥轉劇者投此即效

人參(錢半),甘草炙(一錢),肉桂(一錢),半夏(一錢),生薑(七片)

右五味水煎空心服

崔氏八味丸,治腎藏真陽不足火不歸源

熟地黃(八兩),山茱萸(肉。四兩),乾山藥(微焙。四兩),牡丹皮(三兩),白茯苓(去皮。

三兩),白澤瀉(去毛。三兩),附子童便(浸煮去皮臍切。一兩),肉桂(去粗皮勿見

火。一兩)

右八味為未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鹽湯下臨臥時溫酒

下以美膳壓之本方去桂附名六味丸熟地黃用縮砂蜜八錢制治腎水真陰不足

根術湯治水腫心下如盤邊如旋盤

根實(十枚),白朮(二兩)

右二味水煎溫分三服腹中輕即常散也

平胃散,治胃中宿食不化蔾藿人宜之

厚朴(去皮),薑汁(炒。三兩),陳皮(泡去浮白。三兩),甘草炙(三兩),蒼朮(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黃。四兩)

右四味為散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二陳湯,治脾胃痰濕

半夏(薑製。二錢五分),茯苓(錢半),陳皮(略去白。一錢),生薑(三片),甘草(炙。一錢)鳥梅肉(半個)

右六味水煎空心溫服燥痰減半夏生薑加麥門冬(去心)竹瀝郁痰干效去牛夏用蜜煎姜加川貝母(去心)火痰加黃連竹茹老痰加蛤紹海石

四君子湯治胃氣虛弱飲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參(一錢),白朮(炒黃。一錢),茯苓(一錢),甘草(炙。六分)

右四味水煎空心溫服

四物湯,治營血虛熱

熟地黃(二錢),歸身(一錢),白芍藥(錢半),川芎藭(八分)

右四味水煎溫服肥盛多濕痰及嘔逆少宜便溏者禁用

保元湯,治營衛氣血不足

黃耆(三錢),蜜酒(炙),人參(三錢),甘草(炙。一錢)水煎空心服

生脈散,治熱傷肺胃虛熱喘嗽脈虛無力

人參(三錢),麥門冬(去心。二錢),五味子(一錢)水煎不時熱服二冬膏治肺胃燥熱痰澀咳嗽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

右二味等分熬膏煉白蜜收不時含熱咽之

桔梗湯,治冬時伏邪發於少陰咽痛不瘥及風熱肺氣不清喘嗽喉中介介如梗狀肺痿肺癰初起並得服之

桔梗(三錢),甘草(二錢),右二味水煎緩緩服之

防己黃耆湯,治風濕相搏客在皮膚關節疼痛腰巳下疼重脈浮自汗惡風

防已(酒洗。錢半),黃耆(錢半),白朮(一錢),生薑(四片)大棗(二枚。擘),甘草(炙。八分)

右六味水煎熱服後當如蟲行皮中腰已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遶腰下溫令微汗差,喘加麻黃冒氣不和加芍藥氣上衝加桂枝下有陳氣加細辛(陳氣者久積之寒氣也)

白話文:

[卷四]

半夏湯

將半夏(五錢,用泡製過的)、乾薑(三錢,炮製過的)、炙甘草(三錢)、人參(三錢)、黃芩(三錢)、黃連(一錢)、大棗(四枚,掰開)這七味藥,用水煎煮後,溫熱分三次服用。

七氣湯

此方用於治療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鬱結在心腹而導致絞痛,服用寬膈破氣藥後反而加重的情況,服用此方即能見效。

將人參(一錢半)、炙甘草(一錢)、肉桂(一錢)、半夏(一錢)、生薑(七片)這五味藥,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崔氏八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臟陽氣不足,虛火不能歸於腎元的情況。

將熟地黃(八兩)、山茱萸(肉,四兩)、乾山藥(稍微烘焙過,四兩)、牡丹皮(三兩)、白茯苓(去皮,三兩)、澤瀉(去毛,三兩)、附子(用童子小便浸泡後煮過,去皮臍切,一兩)、肉桂(去掉粗皮,不要見火,一兩)這八味藥,研磨成粉末後,用煉過的白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臨睡前用溫酒送服,之後再吃些精緻的食物壓住藥性。本方去掉肉桂和附子,則成為六味丸,熟地黃改用縮砂蜜(八錢)調製,用於治療腎水真陰不足。

根術湯

此方用於治療水腫,症狀為心下部位腫脹如盤,邊緣如旋盤狀。

將根實(十枚)、白朮(二兩)這兩味藥,用水煎煮後,溫熱分三次服用,腹部感到輕鬆即停止服用,改為常服散劑。

平胃散

此方用於治療胃中積食不化,經常吃粗糙食物的人適合服用。

將厚朴(去皮)、薑汁炒過的蒼朮(三兩)、陳皮(泡過後去掉白色部分,三兩)、炙甘草(三兩)、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去皮,再用麻油拌炒至黃色,四兩)這四味藥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溫服。

二陳湯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痰濕。

將半夏(用薑製過,二錢五分)、茯苓(錢半)、陳皮(稍微去掉白色部分,一錢)、生薑(三片)、炙甘草(一錢)、烏梅肉(半個)這六味藥,用水煎煮後,空腹溫服。若為燥痰,則減少半夏和生薑的用量,加入麥門冬(去心)和竹瀝;若為郁痰,則去掉半夏,用蜜煎生薑,並加入川貝母(去心);若為火痰,則加入黃連和竹茹;若為老痰,則加入蛤蚧和海石。

四君子湯

此方用於治療胃氣虛弱,食慾不振,精神倦怠,食量減少。

將人參(一錢)、炒黃的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炙甘草(六分)這四味藥,用水煎煮後,空腹溫服。

四物湯

此方用於治療營血虛熱。

將熟地黃(二錢)、當歸身(一錢)、白芍藥(錢半)、川芎(八分)這四味藥,用水煎煮後,溫服。體型肥胖、濕氣重、多痰及嘔吐、腹瀉者不宜服用。

保元湯

此方用於治療營衛氣血不足。

將黃耆(三錢,用蜜酒炙過)、人參(三錢)、炙甘草(一錢),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生脈散

此方用於治療因熱邪傷及肺胃,導致虛熱喘咳,脈象虛弱無力。

將人參(三錢)、麥門冬(去心,二錢)、五味子(一錢),用水煎煮後,不拘時熱服。

二冬膏

此方用於治療肺胃燥熱,痰液黏稠,咳嗽不止。

將天門冬(去心)和麥門冬(去心)這兩味藥等量,熬製成膏,再用煉過的白蜂蜜收膏,不拘時含化或熱水送服。

桔梗湯

此方用於治療冬季潛伏的邪氣,在少陰經爆發引起的咽喉疼痛,久治不癒,以及風熱導致肺氣不清,咳嗽氣喘,喉嚨有梗塞感,還有肺痿、肺癰初期都可以服用此方。

將桔梗(三錢)和甘草(二錢)這兩味藥,用水煎煮後,慢慢服用。

防己黃耆湯

此方用於治療風濕之邪侵襲,客於皮膚,導致關節疼痛,腰部以下疼痛沉重,脈浮,自汗,怕風。

將防己(用酒洗過,錢半)、黃耆(錢半)、白朮(一錢)、生薑(四片)、大棗(二枚,掰開)、炙甘草(八分)這六味藥,用水煎煮後,熱服。服藥後應感覺有如蟲子在皮膚裡爬動,腰部以下感覺像冰一樣,之後坐在被子上,再用一床被子裹住腰部以下,使之微微出汗即可痊癒。若有喘氣,則加入麻黃;若氣機不調,則加入芍藥;若氣向上衝,則加入桂枝;若下焦有陳寒,則加入細辛(陳寒指久積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