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卷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2)

1. 卷二

三歲以上,乃以一指取寸關尺三部脈,常以六至為率(七至亦不為病)。加則為熱,減則為寒,皆如大人診法也。(浮弦為乳癇,弦緊為風癇,虛澀為慢驚,沈弦為腹痛,弦實為氣不和,牢實為便秘,沈細為冷乳不消,沈滑為宿食不化。)或小或大,或沈或細,皆為宿食停滯。浮大為傷風,伏結為物為疳勞,沈數為骨蒸有熱也。

嬰兒病赤瓣餐泄,脈小手足寒難已;脈小手足溫易己。小兒脈亂,身熱汗出,不食食即吐(上層有珠狀者),多為變蒸。

小兒四肢末獨冷,股慄惡塞,面赤氣洶,涕淚交至,必為痘疹(或見其顆赤,目亦呵欠,煩悶乍涼乍熱,及耳後有紅絲紋縷,脈來數盛者,皆痘疹之候也)。

諸病宜忌脈(附張石頑先生諸脈順逆)。

中風:宜浮渥,忌急實數大。

中風口噤:緩弱為順,急實大數為逆。

中風不仁,痿躄不遂:虛耎緩為順,堅急疾為逆。

中風遺尿盜汗:緩弱為順,數盛為逆。

中風便尿阻澀:滑實為順,虛澀為逆。

中惡:宜浮緩,忌堅數浮大。

中惡腹滿:緊細微滑為順,虛大急數為逆。

中毒:宜洪大而遲,忌細微浮大數疾,為順微細虛澀為逆。

傷寒未得汗:宜陽脈,忌陰脈。浮大為陽易已,沈小為陰難已。

傷寒已得汗:宜陰脈洪大,宜陽脈沈細。沈小安靜為順,浮大躁疾為逆。

中寒猝倒:沈伏為順,虛大為逆。

溫病未得汗:宜陽脈,忌陰脈。數盛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

溫病得汗後:沈小安靜者生,盛躁不衰者死。

溫毒發斑,言語發狂:脈實便秘為順,脈虛便滑為逆。

溫病:(斑色紫黑,如果實之靨,雖便秘,能食,便通即逝;狂妄躁渴,昏不知人,下後呃逆者,陽去入陰者死。)時行疫癘:數盛滑利為順,沈細虛澀為逆。

大頭天行:數盛滑利為順,沈細虛澀為逆。(凡時行疫癘及大頭天行,皆由濕土之邪內伏,故左手脈多弦小,右手脈多數盛。總宜辛涼內奪為正,切忌辛熱外散,尤忌發表。若脈陰陽俱緊,頭痛身熱而下利,足冷者必死。)

效嗽初起:宜浮耎,忌堅急弦小。浮耎和滑為順,沈細數學為逆。

久嗽:緩弱為順,弦急實大為逆。

勞瘵骨蒸:虛小緩弱為順,堅大澀數為逆,最忌弦細數疾。

腹脹:宜浮大,忌沈小。關部浮大耎滑為順,虛小短澀為逆。

鼓脹:滑實流利為順,虛短微澀為逆。

下痢初起:宜沈細,忌浮大。

下痢發熱:宜浮,忌數。

下痢兼積:宜實大耎滑,忌虛弱。

久痢:沈細和滑為順,浮大眩急為逆。沈小細弱,按之無神者不治。

癲疾:宜實大,忌沈細。虛滑大為順,澀小為逆,堅急而小者不治。

狂疾:大實為順,沈澀為逆。

消渴:宜數大,忌虛小。數大耎滑沈為順,細小浮短堅實為逆。

水腫:宜浮大,忌沈細。浮大耎弱為順,澀細虛小為逆。沈細滑利,雖危可救。虛小散澀者不治。

上氣喘咳:宜伏匿,忌堅強。耎緩滑為順,澀數堅大為逆。堅則無胃氣也。如瀉者不治。

喘急:宜浮滑,忌短澀。手足溫者為順,手足冷者為逆。澀則無胃氣也。脈數者不治。

霍亂:宜浮洪,忌微遲。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皆所忌也。霍亂脈伏為冷,食停滯胃氣不行,不可便斷為逆。惟搏大者難治,既吐且利,不宜復見實大也。霍亂止而脈代,為元氣暴虛,不能接續,不可便以為逆。厥冷遲微者難治,陽氣本衰,加以暴脫,非溫補不能救也。

白話文:

三歲以上的孩子,診脈時用一根手指按在寸、關、尺三個部位,正常的脈搏跳動速率大約是每分鐘六次(每分鐘七次也算正常)。如果脈搏跳動加快,表示有熱;如果脈搏跳動減慢,表示有寒。這些診斷方法都跟診斷大人一樣。(脈搏摸起來像浮在水面又像繃緊的琴弦,表示可能有乳癇;脈搏像繃緊的琴弦又很急促,表示可能有風癇;脈搏摸起來虛弱又阻塞不順暢,表示可能有慢驚風;脈搏沉在下面又像繃緊的琴弦,表示可能有腹痛;脈搏像繃緊的琴弦又很有力,表示可能是氣機不順;脈搏像牢固的繩子又很硬實,表示可能有便秘;脈搏沉在下面又很細,表示可能是因為寒冷導致乳食不消化;脈搏沉在下面又很滑,表示可能是因為有積食沒有消化。)如果脈搏時大時小、時沉時細,都表示可能是因為有積食停滯。脈搏摸起來浮在表面又很大,表示可能是因為傷風感冒;脈搏沉在下面又結成一團,表示可能是因為吃進不該吃的東西或是因為疳積勞損;脈搏沉在下面又跳很快,表示可能是因為骨蒸有熱。

嬰兒拉肚子,大便像紅色的瓣狀物,如果脈搏細小、手腳冰冷,不容易好;如果脈搏細小、手腳溫暖,就容易好。小孩子的脈搏混亂,身體發熱又流汗,吃不下東西,如果吃了就吐(吐出來的東西表面有像珠子一樣的東西),大多是因為變蒸。

小孩子四肢末端特別冰冷,身體發抖,覺得很悶,臉色潮紅,呼吸急促,眼淚鼻涕一起來,這一定是出痘疹(或是看到皮膚上有紅色的小顆粒,眼睛也一直打哈欠,覺得煩躁、一下冷一下熱,耳朵後面出現紅色的絲狀紋路,脈搏跳得又快又強,這些都是出痘疹的徵兆)。

各種疾病適合或禁忌的脈象(附帶張石頑先生關於各種脈象順逆的說法)。

中風: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柔和,忌諱脈搏急促、有力、跳動很快又大。

中風導致口不能開:脈搏緩和無力是順症,脈搏急促、有力、跳動很快又大是逆症。

中風導致身體麻木、肢體癱瘓:脈搏虛弱、柔軟、緩和是順症,脈搏堅硬、急促、跳動很快是逆症。

中風導致小便失禁、盜汗:脈搏緩和無力是順症,脈搏跳動很快又強是逆症。

中風導致大小便不通暢:脈搏滑順有力是順症,脈搏虛弱阻塞是逆症。

中惡: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緩和,忌諱脈搏堅硬、跳動很快、浮在表面又很大。

中惡導致腹脹:脈搏緊繃、細微、滑順是順症,脈搏虛弱、很大、急促、跳動很快是逆症。

中毒:適合脈搏洪大而慢,忌諱脈搏細微、浮在表面、很大、跳動很快,脈搏微細虛弱阻塞是逆症。

傷寒還沒發汗:適合陽脈,忌諱陰脈。脈搏浮在表面又大是陽脈,容易好,脈搏沉在下面又小是陰脈,不容易好。

傷寒已經發汗:適合陰脈洪大,適合陽脈沉細。脈搏沉在下面又小又平靜是順症,脈搏浮在表面又大又躁動是逆症。

中寒突然昏倒:脈搏沉在下面摸不到是順症,脈搏虛弱又大是逆症。

溫病還沒發汗:適合陽脈,忌諱陰脈。脈搏跳動很快又強是順症,脈搏細小無力是逆症。

溫病發汗之後:脈搏沉在下面又小又平靜表示能活,脈搏強盛躁動不減表示會死。

溫毒導致發斑、胡言亂語:脈搏有力又便秘是順症,脈搏虛弱又腹瀉是逆症。

溫病:(斑疹的顏色呈紫黑色,像果實的疤痕,即使便秘,但如果能吃東西,大小便通暢就會好轉;如果狂妄躁動、口渴、昏迷不認人,下藥後打嗝,表示陽氣消退轉為陰症,會死亡。)流行性傳染病:脈搏跳動很快、滑順是順症,脈搏沉在下面、細微、虛弱阻塞是逆症。

大頭瘟:脈搏跳動很快、滑順是順症,脈搏沉在下面、細微、虛弱阻塞是逆症。(凡是流行性傳染病和大頭瘟,都是因為濕土之氣潛伏在體內所導致的,所以左手的脈象大多像繃緊的琴弦又細小,右手的脈象大多跳動很快又強。總體來說,應該用辛涼的藥物從內部清除病邪,切忌用辛熱的藥物從外部發散,尤其忌諱用發汗的藥物。如果脈搏陰陽兩側都很緊,頭痛、發燒又拉肚子,腳卻冰冷,表示一定會死亡。)

咳嗽剛開始: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柔軟,忌諱脈搏堅硬、急促、像繃緊的琴弦又細小。脈搏浮在表面、柔軟、平和、滑順是順症,脈搏沉在下面、細微、跳動很快是逆症。

咳嗽很久:脈搏緩和無力是順症,脈搏像繃緊的琴弦、急促、有力又大是逆症。

勞瘵骨蒸:脈搏虛弱、細小、緩和無力是順症,脈搏堅硬、很大、阻塞、跳動很快是逆症,最忌諱脈搏像繃緊的琴弦又細小又跳很快。

腹脹: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大,忌諱脈搏沉在下面又小。關部脈搏浮在表面、很大、柔軟、滑順是順症,脈搏虛弱、細小、短促、阻塞是逆症。

鼓脹:脈搏滑順、有力、流暢是順症,脈搏虛弱、短促、細微、阻塞是逆症。

拉肚子剛開始:適合脈搏沉在下面又細,忌諱脈搏浮在表面又大。

拉肚子又發燒: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忌諱脈搏跳動很快。

拉肚子又伴有積食:適合脈搏有力、很大、柔軟、滑順,忌諱脈搏虛弱。

拉肚子很久:脈搏沉在下面、細微、平和、滑順是順症,脈搏浮在表面、很大、急促是逆症。脈搏沉在下面、細小、無力,按下去沒有感覺,表示無法治癒。

癲癇:適合脈搏有力又大,忌諱脈搏沉在下面又細。脈搏虛弱、滑順、大是順症,脈搏阻塞、細小是逆症,脈搏堅硬、急促又細小表示無法治癒。

狂躁症:脈搏很大又有力是順症,脈搏沉在下面又阻塞是逆症。

消渴症:適合脈搏跳動很快又大,忌諱脈搏虛弱又小。脈搏跳動很快、大、柔軟、滑順、沉在下面是順症,脈搏細小、浮在表面、短促、堅硬、有力是逆症。

水腫: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大,忌諱脈搏沉在下面又細。脈搏浮在表面、很大、柔軟、無力是順症,脈搏阻塞、細小、虛弱是逆症。脈搏沉在下面、細微、滑順表示即使危險也能救活。脈搏虛弱、細小、散亂、阻塞表示無法治癒。

氣喘咳嗽:適合脈搏伏在下面摸不到,忌諱脈搏堅硬。脈搏柔軟、緩和、滑順是順症,脈搏阻塞、跳動很快、堅硬、大是逆症。脈搏堅硬表示沒有胃氣。如果有腹瀉表示無法治癒。

呼吸急促: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滑順,忌諱脈搏短促阻塞。手腳溫暖是順症,手腳冰冷是逆症。脈搏阻塞表示沒有胃氣。脈搏跳動很快表示無法治癒。

霍亂:適合脈搏浮在表面又洪大,忌諱脈搏細微又遲緩。脈搏有力表示病在體內,脈搏虛弱表示病在體外。脈搏阻塞都是禁忌。霍亂的脈象沉在下面表示身體發冷,是飲食停滯導致胃氣不通,不可輕易判斷為逆症。只有脈搏跳動很大表示很難治癒,如果又吐又拉,不應該再出現脈搏有力又大的情況。霍亂停止但脈搏跳一下停一下,表示元氣嚴重虛弱,無法接續,不可輕易判斷為逆症。手腳冰冷、脈搏遲緩細微表示很難治癒,是因為陽氣本來就衰弱,加上突然脫失,不用溫補的方法無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