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卷二 (4)
卷二 (4)
1. 卷二
汗出發潤喘不休者,肺先絕也。(肺為津液之帥,汗者人之液也,在內為血,在外為汗,出而似汗相著不流者,氣盡液也。著於發而黏,故發如潤,此津竭也。肺為氣之主,喘者疾息也。口張則有呼無吸,故出而不休,此氣脫也。)
身體大熱,形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心絕也。(心為形之君,神明之主也。陰盡則孤陽外越,故身大熟也。色如煙燻者,從火化也。神散則目直視,陽無依則頭搖也。)
唇吻反青,四肢□習者,此肝絕也。(吻者,口唇邊也。色當赤而黃,乃脾之本然,因被木所克,故從其勝而反青也。肝主筋藏血,血竭則筋脈無所養而引急。□者,汗出貌也。習者,鳥數飛也,言手足額動之狀,若汗之不期然自出,如鳥之習飛而無己時也。)
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脾絕也。(唇口應於脾,色當黃且赤,今轉為水侮而暗黑,則土敗可知。柔者,耎而膩也。汗者,液也。柔汗者,乃脾之真液,即俗之所謂冷汗是也。黃為土之本色,真液竭而真象露也。)
便尿自遺,狂言目反直視者,此腎絕也。(腎藏精志而司啟閉,二便自遺者,精力盡而禁約馳也。志失則狂言,精不上榮,則瞳子不能轉而直視也。)身汗如油(液外亡也),喘而不休(氣上脫也),水漿不下(胃氣無也),形體不仁(營衛離也),乍靜乍亂(神無主也),六脈無根則命絕也。
持脈大綱,輕手候之,脈見於皮膚之間者,心肺之應也。心肺在上,故其脈皆浮也。(浮大而散者,心也。浮澀而短者,肺也。)陽也,府也。重手按之,脈附於筋骨之間者,肝腎之應也。肝腎在下,故其脈皆沈也。(弦而且長者,肝也。沈而耎滑者,腎也。)陰也,藏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脈見於肌肉之間者,脾胃之候也。脾胃在陰陽相通之中,故其脈緩而大也。此五藏不病之脈也。(若短小而見於皮膚之間者,陰乘陽也。若洪大而見於肌肉之下者,陽乘陰也。)
脈有浮沈,診分輕重也。左寸先以輕手得之,是小腸屬表,後以重手得之,是心屬裡。心在肺下,主血脈,心脈循血脈而行,按至血脈而得為浮,稍加力,得脈道粗大為大,又稍加力,得脈道潤耎為耎,此即上文浮大而散之謂也。(若出於血脈之上,見於皮膚之間,是其浮也。若人於血脈之下,見於筋骨之分,是其沈也。)
右寸先以輕手得之,是大陽屬表,後以重手得之,是肺屬裡。肺居最高,主皮毛,肺脈循皮毛而行,按至皮毛而得為浮,稍加力,得脈道不利為澀,又稍加力,脈道縮入關中,上半指不動,下半指微動為短,此即上文浮澀而短之謂也。(若出於皮毛之上,見於皮膚之表,是其浮也。若入於血脈筋肉之分,是其沈也。)
在關先以輕率取之,是膽屬表,後以重不得之,是肝屬裡。肝在脾下,主筋,肝脈循筋而行,按至筋,得脈道如弓弦者為弦,稍加力,得脈道迢迢為長,此即上文弦長之謂也。(若出於筋上,見於皮膚血脈之間,是其浮也。若入於筋下,見於骨上,是其沈也。)
右關先以輕手得之,是胃屬表,後以重手取之,是脾屬裡。脾在心下,主肌肉,脾脈循肌肉而行,按至肌肉,得脈道如微風輕楊柳稍之狀為緩,稍加力,得脈道敦實者為大,此即上文緩而大之謂也。(若出於肌肉之上,見於皮毛之間者,是其浮也。若入於肌肉之下,見於筋骨之分者,是其沈也。)
左尺先以輕手得之,是膀胱屬表,後以重手取之,是腎屬裡。腎在肝下,主骨,腎脈循骨而行,按至骨上得之為沈,重手按之,脈道無力者為耎,舉指來疾流利者為滑,此即上文沈而耎滑之謂也。(若出於骨上,見於皮膚血脈筋肉之間,是其浮也。若入而至骨,是其沈也。)
右尺光以輕手得之,是三焦為表,再以稍重手得之,是心包絡為半表半裡(諸邪干心者,皆心包絡受之也),更以重手得之,是命門(兩臂居其左右)為裡,為相火,與方尺之氣通也(男以右尺為命門,女以左尺為命門,餘皆無所異也)。
白話文:
卷二
如果一個人不停地出汗、頭髮濕潤、氣喘不止,這表示肺的功能已經衰竭。(肺是管理體內津液的,汗是人體的液體,在體內是血,在外是汗,如果汗液像黏在一起一樣,無法流動,表示體內的氣已經耗盡,液體也乾涸了。汗液黏在頭髮上,導致頭髮濕潤,這是因為津液枯竭了。肺是主管呼吸的,氣喘就是呼吸急促。嘴巴張開時,只能呼氣不能吸氣,所以氣喘不止,這是因為氣已經脫離了身體。)
身體發熱像被火燒一樣,皮膚像被煙燻過一樣,眼睛直視、頭部搖晃,這表示心臟的功能已經衰竭。(心臟是形體的主宰,是精神的根本。陰液耗盡,孤陽就會向外擴散,所以身體會發燙。皮膚像被煙燻過一樣,是因為身體內的火氣太旺。精神渙散時,眼睛就會直視,陽氣沒有依附,頭部就會搖晃。)
嘴唇發青,四肢顫抖,這表示肝的功能已經衰竭。(嘴唇應該是紅潤的,黃色是脾臟的顏色,但因為受到肝的剋制,所以呈現青色。肝臟主管筋脈,儲藏血液,如果血液枯竭,筋脈就會失去滋養而變得抽搐。顫抖指的是四肢像鳥兒飛翔一樣,不停抖動,就像汗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沒有停止的時候。)
嘴巴周圍呈現黑色,出汗時汗液發黃,這表示脾的功能已經衰竭。(嘴唇和脾臟相對應,正常的顏色是黃中帶紅,現在變成黯淡的黑色,表示脾臟已經衰敗。柔汗指的是柔軟黏膩的汗,這種汗是脾臟的真液,也就是俗稱的冷汗。黃色是脾臟的本色,當真液枯竭,就會顯露出本來的顏色。)
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眼睛直視,這表示腎的功能已經衰竭。(腎臟儲藏精氣,主管大小便的開合,大小便失禁表示精氣耗盡,無法約束。意志喪失就會胡言亂語,精氣不能上輸,眼睛就無法轉動而直視前方。)全身出油汗,表示體液外泄;氣喘不止,表示氣脫離身體;水漿無法下嚥,表示胃氣耗盡;身體麻木,表示營衛之氣分離;時而安靜時而躁動,表示精神沒有歸屬。如果六脈沒有脈象,就表示生命已經走到盡頭。
診脈的要領是,輕輕按在皮膚表面可以摸到的脈象,代表心肺的功能。心肺在身體上方,所以它們的脈象都是浮的。(浮大而散的脈象代表心臟,浮澀而短的脈象代表肺臟。)這些脈象屬陽,屬府。用力按到筋骨之間可以摸到的脈象,代表肝腎的功能。肝腎在身體下方,所以它們的脈象都是沉的。(弦而且長的脈象代表肝臟,沉而柔軟滑利的脈象代表腎臟。)這些脈象屬陰,屬藏。不輕不重,按在肌肉之間可以摸到的脈象,代表脾胃的功能。脾胃在陰陽之間,所以它們的脈象是緩和而有力的。這些是五臟沒有疾病時的脈象。(如果脈象短小,出現在皮膚表面,表示陰氣過盛;如果脈象洪大,出現在肌肉深處,表示陽氣過盛。)
脈有浮沉,診斷時要仔細區分輕重。在左手寸口部位,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小腸屬表;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心屬裡。心臟在肺臟的下方,主管血液運行。心脈隨著血脈運行,按到血脈處摸到的脈象是浮的,稍加力按壓,摸到脈道寬大是「大」,再加力按壓,摸到脈道潤澤柔和是「耎」,這就是上面說的浮大而散。 (脈象如果出現在血脈之上,在皮膚表面,就是浮脈。如果脈象出現在血脈之下,在筋骨之間,就是沉脈。)
在右手寸口部位,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大腸屬表;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肺屬裡。肺臟在身體的最高處,主管皮膚毛髮。肺脈隨著皮膚毛髮運行,按到皮膚毛髮處摸到的脈象是浮的,稍加力按壓,摸到脈道不流暢是「澀」,再加力按壓,脈道縮回關部,上半指不動,下半指微動是「短」,這就是上面說的浮澀而短。(脈象如果出現在皮膚毛髮之上,在皮膚表面,就是浮脈。如果脈象進入血脈肌肉之間,就是沉脈。)
在關部,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膽屬表;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肝屬裡。肝臟在脾臟的下方,主管筋脈。肝脈隨著筋脈運行,按到筋脈處摸到像弓弦一樣的脈象是「弦」,稍加力按壓,摸到脈道綿長是「長」,這就是上面說的弦長。(脈象如果出現在筋脈之上,在皮膚血脈之間,就是浮脈。如果脈象進入筋脈之下,在骨頭上,就是沉脈。)
在右手關部,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胃屬表;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脾屬裡。脾臟在心臟的下方,主管肌肉。脾脈隨著肌肉運行,按到肌肉處摸到像微風吹拂楊柳枝條一樣的脈象是「緩」,稍加力按壓,摸到脈道敦實是「大」,這就是上面說的緩而大。(脈象如果出現在肌肉之上,在皮膚毛髮之間,就是浮脈。如果脈象進入肌肉之下,在筋骨之間,就是沉脈。)
在左手尺部,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膀胱屬表;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腎屬裡。腎臟在肝臟的下方,主管骨骼。腎脈隨著骨骼運行,按到骨骼上摸到的脈象是沉的,重手按壓,摸到脈道無力是「耎」,舉起手指來時脈道流利是「滑」,這就是上面說的沉而耎滑。(脈象如果出現在骨頭之上,在皮膚血脈肌肉之間,就是浮脈。如果脈象進入骨頭,就是沉脈。)
在右手尺部,先用輕手摸到的脈象,代表三焦屬表;再用稍重的手摸到的脈象,代表心包絡,介於表裡之間(各種邪氣侵犯心臟,都是心包絡承受的);再用重手摸到的脈象,代表命門(在左右兩臂),屬裡,是相火的根源,與腎臟的氣相通。(男子以右手尺部為命門,女子以左手尺部為命門,其他方面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