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福堂公選良方》~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5)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5)
1. 續醫案
人參,茯苓,廣皮,炙草,炒白芍,當歸,棗仁,生薑
龐
久損精神不復,刻下土旺,立春大節,舌碎齶腐,陽升陰不上承,食不知味,欲吐,下損及胃,最屬不宜。
人參,炒麥冬,紫衣胡桃肉,熟地,雞子黃,茯神
褚
氣鬱,肝不疏泄,神狂譫語,非是外感,乃七情之病,先進滌痰湯法。
川連,膽星,石菖蒲,半夏,鉤藤,山梔,遠志,橘紅
方
風溫上受,心營肺衛皆熱,氣不宣降則痞脹,熱熏膻中則神迷,此上焦客邪,想有酒食內因之濕,互相挾持,七八日未能清爽,以梔豉湯主之。
山梔,豆豉,杏仁,鬱金,蔞皮,鮮菖蒲
郭
(小姐)診脈左勁似數,右寸虛大,中下虛濡,面色㿠白,少寐消渴,納穀最少。經候不至已十四月。上年夏秋間,頭面肢體曾發風疹,此屬血液內奪,陽動化風,以和肝清熱得安。今思藏血統血,固在肝脾,必得陽明脈絡充旺,斯血海流行稱職,議甘補佐以兩和方意。
人參,炙黑甘草,歸身,赤白制首烏,茺蔚子,酒炒白芍,桂圓肉,小黑穭豆皮
潘
下血,純用苦寒,幸得補陽,救正陰陽造偏。浮腫咳喘,此藏聚失司。當春升發泄之候,宜通補攝納,治其肝腎;若耆朮呆補,恐助濁凝,有脹滿之變。
人參,五味,茯苓,車前,熟地炭,炒杞子,炒歸身,巴戟肉
袁
脈濡,面赤呃嘔吐自利,此太陰脾陽受傷,濁陰逆侮,高年不可純消,擬用理中法。
人參,炒黃乾薑,厚朴(薑汁炒),炒半夏
又
中下陽微,嘔呃下利,溫中不應,恐延衰脫。夫陽宜通,陰宜守,此關閘不致潰散。春回寒谷,生氣有以把握,候王先生主議。
人參,附子,炮姜,炒粳米,赤石脂,生白芍
宋
(四七)脈濡澀,減食不運,脘中常痛,糞後血下如線。按經云:陰絡傷則血下溢。閱前方補陰不應,反滋脹悶。蓋因不明經營操持,多有勞郁,五志過動,多令化熱,氣鬱血熱,三焦失於宣暢。若非條達氣熱,焉望血止。
於朮炭,枳實炭,鬱金,廣皮,炒焦桃仁,炒白芍,炙草,茯苓
褚
晨起未納飲食,吐痰致嘔減谷,胃陽傷也。由多進知柏所致,其苦寒胃先受傷矣。先用小半夏湯加黍米。
席
積勞氣血凝遏,脘悶肋痹食減。治以宣通脈絡。
桃仁,當歸鬚,鬱金,柏子仁,小胡麻,桑葉,桑芽膏丸
施
(三五)忽然神迷,逾時自醒,病起一年,頻發漸近。今診脈細弱,必未實熱,此因憂慮,情志受傷,手厥陰膻中之清真,為濁涎所阻。內因之病,理難速攻,姑以宣通神明,兼理痰氣為治。
午服,鮮菖蒲根,天南星,遠志,竹節附子,茯苓,薑汁,夜服白金丸
徐
(三四)聲音不宣,痰出鼻竅,上焦肺氣窒塞。經營著急,傷肺;酒熱熏蒸,亦主傷肺。宜辛涼以宣之,薄味以清之。每日吃淡豆腐花一杯
白話文:
[續醫案]
龐:病人久病傷神,現在正值土旺季節(立春前後),舌頭破爛,口腔潰瘍,陽氣上升但陰氣不能承接,吃東西沒味道,想吐,胃部受損,情況非常不好。
褚:病人氣鬱,肝氣不疏泄,精神錯亂,胡言亂語,不是外感疾病,而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致,先用滌痰湯類的方劑治療。
方:病人風溫感冒,心、肺皆熱,氣機不宣降導致胸悶脹滿,熱邪熏蒸心胸導致神志不清,這是上焦有邪氣,可能還有飲食積滯引起的濕邪,互相糾纏,七八天都沒有好轉,用梔豉湯治療。
郭:(小姐)脈象左邊有力而快,右邊寸脈虛大,中下焦脈象虛弱濕潤,面色蒼白,睡眠少,口渴,食慾差,月經已經十四個月沒來了。去年夏秋季節,頭面和四肢曾經長過風疹,這是血液內有不正常的氣血運行,陽氣活動化為風邪,要以疏肝清熱的方法來治療。現在要考慮到藏血和統血的功能,都依靠肝脾,必須讓陽明經脈充足,才能讓血海正常運行,因此用甘溫的藥物來調和。
潘:病人下血,只用苦寒藥物治療是不行的,幸好能補陽氣,才能挽救正氣,避免陰陽失調。浮腫咳嗽氣喘,這是臟腑功能失調。春天是升發泄瀉的季節,應該通補兼顧,治療肝腎;如果單純用溫補的藥物,恐怕會加重濁邪凝聚,導致脹滿。
袁:脈象濕軟,面色紅赤,呃逆嘔吐,腹瀉,這是脾陽受損,陰邪上逆,老年人不能單純瀉下,擬用理中湯類方劑治療。
又:病人中下焦陽氣虛弱,嘔吐呃逆,腹瀉,溫中藥物無效,恐怕病情會加重,危及生命。陽氣應該通暢,陰氣應該收斂,要避免氣血潰散。春天回暖,生機勃發,待王先生來診治。
宋:(四十七歲)脈象濡澀,食慾減退,胃脘部經常疼痛,大便後有血,像細線一樣。根據經書記載,陰絡受損就會導致出血。之前用補陰的藥物無效,反而加重脹悶。這是因為不明原因的勞累憂鬱,七情過度,導致化熱,氣鬱血熱,三焦氣機不暢。如果不疏通氣熱,血是止不住的。
褚:早晨起來沒有吃東西,吐痰嘔吐,食慾減退,這是胃陽受損。由於之前服用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等寒涼藥物)導致胃先受損。先用小半夏湯加黍米治療。
席:病人因過度勞累導致氣血凝滯,胸悶,肋部疼痛,食慾減退。治療方法是用宣通脈絡的藥物。
施:(三十五歲)病人突然神志不清,過一段時間自己清醒,這種病已經有一年了,發作越來越頻繁。現在脈象細弱,一定不是實熱,這是因為憂慮,情志受傷,手厥陰經(膻中穴)的清氣被濁邪阻滯。內因性疾病不容易快速治療,先用宣通神志,兼理痰氣的方法治療。白天服用藥物,晚上服用白金丸。
徐:(三四歲)聲音嘶啞,痰液從鼻孔流出,上焦肺氣阻塞。勞累著急傷肺;飲酒和熱邪熏蒸也傷肺。應該用辛涼的藥物宣通,用清淡的藥物滋養。每天喝一杯淡豆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