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原著,華岫雲編

《種福堂公選良方》~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3)

1. 續醫案

(六一)拮据勞形,操持勞神,男子向老,下元精血先虧,陽失交護,浮越上冒,致耳目清空諸竅不爽。凡下虛者必上實,此非風火,由陰不配陽使然。

虎潛丸

(十九)肌柔色白,形氣不足,當知識年歲,龍雷突起無制,干嗆咳逆,情萌不遂,有夢遺精。見熱理嗽清熱,胃減墮入虛勞。能知命靜養,冀其漸次充復。

三才湯加蓮肉芡實茯神柏子仁

(五八)痢已八月,久痢自必傷腎,下失收納。據述泄氣糞通稍爽,非寒膩固澀所宜,用景岳理陰煎。

(二十)陽浮汗泄,衄血,皆下焦真陰不充。適值乘龍之喜,與病相悖。議填實下元之陰,制伏浮陽。

熟地,萸肉,五味,女貞子,旱蓮草,茯神,秋石,黑殼建蓮,蜜丸

(三九)瘧邪流入肝絡,莖舉,寐中夢擾,熱逼筋骨,液傷痠痛,正虛邪伏,滋養不效。

生鱉甲,生地,胡黃連,丹皮,黑山梔,青黛

(四一)酒客內有濕熱,瘍膿初愈,精神未復,小暑泛潮,外濕與內濕併合,致傷脾胃之絡,便血繼以吐血,久延肉消神倦,然脈絡之濕蒸熱蘊仍在。此病邪為本,虛為標,非補澀藥所宜。

茵陳,茯苓皮,厚朴,廣皮,海金沙,雞肫皮,大腹皮,楂肉,砂仁殼

(二六)目患,其來甚驟。醫投風藥寒涼,漸起翳障眵肉,欲遺未泄,已見淋濁。陰虛弱質,暑濕熱氣,直入於陰經,非欲速易愈之症。

石蟹,苦丁茶,金石斛,桑白皮,飛滑石,乾荷葉,夏枯草

(十五)稟質聰慧,當此已有知識,勤讀夜坐,陽升則上熱下冷,真陰不能生旺,長夏變幻腹疾,以溲濁痹熱論之,乃虛人暑伏脾胃,議用東垣法。

人參,煨葛根,廣皮,黃柏,生穀芽,澤瀉,茯苓,川連

(三一)形質偉然,吸氣不入,是腎病。自言心緒少適,六七年久藥無效,近來納食不運,夜必驚惕而醒。先以兩安心腎,鎮怯理虛。

人參,茯苓,龍骨,小麥,炙草,金箔

(四八)凡寒濕痹久則變熱,六氣客邪,悉從火化,邪客軀殼節骱,熱氣還蒸諸竅,膚腠癮疹搔癢。忌食酒肉,方可向愈。

羚羊角,犀角,殭蠶,粗桂枝,花粉,白蒺藜

(五一)中年食入,涎沫上壅吐食,此屬反胃。姑以淡薄滋味,清肅上氣。平昔飲酒惡甜,藥不宜重以損胃。

鮮枇杷葉,杜蘇子,降香,橘紅,蘆根,苡仁

(二四)上年產後,至今夏經轉寒凜,遂結氣瘕,自少腹攻至胃脘,脘痛,氣結宜開,先用金鈴子散。

延胡,金鈴子,青蔥管,山楂,生香附,蓬莪朮

(十一)平素飲食少用,已見脾胃不和。暑濕熱氣,從口鼻入,幕原受邪,邪氣蒸搏,口舌疳蝕,脾營胃衛,異氣混受,遂為瘧潮熱,稚質純陽,微冷熱勝。當以廓清三焦蘊伏,而脾胃最為衝要。

白話文:

[續醫案]

(六一)因操勞过度,耗损精气,男子容易衰老,下元精血首先亏损,阳气失于温煦,浮越上冒,导致耳目不清,诸窍不畅。凡是下焦虚弱的人,必然上焦实热,这不是风火所致,而是阴气不足以制约阳气所造成的。 方剂:虎潜丸

(十九)肌膚柔弱,面色苍白,形气不足,正值青春年少,却突然出现咳嗽、气逆,情志不遂,并伴有遗精。 表现为发热,应清热理肺止咳,避免损伤脾胃而导致虚劳。建议静养,慢慢调理恢复。方剂:三才汤加莲肉、芡实、茯神、柏子仁

(五八)痢疾已达八月之久,久痢必伤肾,下焦失于收纳。据描述,大便已稍通畅,并非寒邪、湿邪、实邪所致,故用理阴煎。方剂:景岳理阴煎

(二十)阳气浮越,汗多,鼻出血,都是下焦真阴不足所致。恰逢婚嫁之喜,与病情相悖。需填补下焦真阴,抑制浮阳。方剂:熟地、萸肉、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茯神、秋石、黑壳莲子,蜜丸制剂。

(三九)疟邪入侵肝络,阳具勃起,睡眠中梦扰不安,热邪逼迫筋骨,导致肢体酸痛,正气虚弱,邪气内伏,滋补无效。方剂:生鳖甲、生地黄、胡黄连、丹皮、黑山栀、青黛

(四一)酒客体内湿热,疮疡脓肿初愈,精神尚未恢复,小暑时节潮湿,外湿与内湿合邪,损伤脾胃经络,导致便血继而吐血,日久则肉消神倦,但脉络中的湿热蕴结仍在。此病邪气为本,虚弱为标,不宜使用补涩之药。方剂:茵陈、茯苓皮、厚朴、广皮、海金沙、鸡内金、大腹皮、山楂肉、砂仁壳

(二六)眼睛患病,病情发展迅速。医生采用风药寒凉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出现翳障、眵肉,欲排尿而未能排出,并出现淋浊。阴虚体质,暑湿热邪直入阴经,并非容易治愈的疾病。方剂:石蟹、苦丁茶、金石斛、桑白皮、滑石、荷叶、夏枯草

(十五)天资聪慧,已有知识积累,但勤于读书,夜间久坐,导致阳气上升,上热下寒,真阴不能滋生旺盛,长夏时节出现腹痛,从小便浑浊、身热来看,是虚弱体质在暑热季节感受邪气,损伤脾胃,故采用东垣法。方剂:人参、煨葛根、广皮、黄柏、生谷芽、泽泻、茯苓、川黄连

(三一)体格强壮,吸气困难,这是肾病。自述心绪不佳,六年七载服用药物无效,近期饮食不化,夜间经常惊醒。先要安心宁神,滋养肾气,调理虚弱。方剂:人参、茯苓、龙骨、小麦、炙甘草、金箔

(四八)凡是寒湿痹痛日久则会化热,六淫邪气,都可化热,邪气侵犯躯体关节,热邪熏蒸诸窍,皮肤出现瘾疹、瘙痒。忌食酒肉,方可逐渐痊愈。方剂:羚羊角、犀角、僵蚕、桂枝、花粉、白蒺藜

(五一)中年人饮食后,唾沫上涌,吐出食物,这是反胃。暂且用清淡的食物,以清肃上逆之气。平时饮酒,厌恶甜味,用药不宜过重,以免损伤脾胃。方剂:鲜枇杷叶、杜仲子、降香、橘红、芦根、薏苡仁

(二四)去年产后,至今夏季月经转为寒冷,因而形成气血瘀滞,从下腹部痛至胃脘部,胃脘部疼痛,气滞应予疏通,先用金铃子散。方剂:延胡索、金铃子、葱管、山楂、生香附、蓬莪术

(十一)平时饮食较少,已经出现脾胃不和。暑湿热邪从口鼻入侵,脾胃受邪,邪气搏击,口舌溃烂,脾、胃、营卫等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疟疾潮热,稚龄体质,纯阳之体,微寒热偏胜,当以疏通三焦蕴结之邪,而脾胃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