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福堂公選良方》~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2)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2)
1. 續醫案
白通湯去蔥白
周
(五一)正視一物見二,睨視則否。凡積勞氣泄陽傷,當夏熱氣再大泄,雖曰肝竅開目,實臟真精華會聚之處,當甘緩理虛,酸收其散,大忌苦降辛開。
桂圓肉,枸杞子,炙黑甘草,五味子,山萸肉,菊花炭
俞
(五一)久嗽失音,飲食仍進,自覺淹淹無力,此是內傷勞倦。夏月泄利,是暑濕氣感,不在本病之例。食減肉消,治嗽無益,以肺痿論。
白芨,生黃耆,炙甘草,苡仁,黃精
周
(二一)蓐勞,下元先空,咳音不轉,必致嘔吐,是衝脈虛,氣逆上攻,熏蒸肺臟。延及不飢減食,腹痛便溏,乃清內熱泄肺醫嗽之誤。
炒當歸,生白芍,炙草,南棗肉
吳
(五二)平昔飲酒,夏令再受地濕之感,內外濕邪傷陽,阻遏氣機流行,遂致一身盡腫,針刺出水,稍癟復腫,皆由陽氣已衰,水濕無以分逐。苟非氣雄通陽,陰凝何以走泄。所服八味湯,僅溫煦腎陽,與陽維不合。
川烏,附子,生白朮,茯苓,木香,黑豆皮
曹
(三八)陰火喉痹。
滋腎丸
李
(四四)勞必疝墜,按之有聲而解,是虛而氣乘,非因寒也。閱所服之藥,半屬辛熱,不知質偏精血內空,法當攝固,不必偏熱偏寒。
熟地,茯神,炒遠志,線魚膠,柏子仁,五味子,紫胡,桃肉,沙苑子
管
(六七)少腹有形,六七年漸加腹滿,述臨暮納食,夜必腹鳴瘕泄,蓋老年坎陽日衰,坤土不運,濁陰下聚。凡冷滯肥膩食物宜忌,勿預家務,怡悅情懷,以為卻病之計;若徒恃醫藥,非養生之法矣。
人參,菟絲子,葫蘆巴,茯苓,舶茴香,上肉桂,補骨脂,砂仁,金鈴子,肉果山藥糊搗丸
吳
(十七)脅中刺痛,血逆,心中漾漾隨嗽吐出,兼有嘔惡腹痛,此笄年情志鬱勃,陽氣多升,絡血逆行,經水不下,恐延乾血重症。
山楂,桃仁,柏子仁,丹皮,延胡,益母草
張
(二十)暑入心胞,煩熱多驚,舌苔黃而不渴。
連翹,犀角尖,益元散,大竹葉,石菖蒲,川貝
周
(二四)先開稟薄,壯盛精氣不足,形神勞動,陽乃浮越。精血皆有形,非旦夕可生,培養無形元氣,可生有形之精血。勿誦讀煩心,勿搖精動腎,靜養百日,壯年可以生復。
兩儀煎
孔
(四六)頭風傷目,是內起之風。屢投發散清涼,藥不對症,先傷胃口。仿內經辛苦急,食甘以緩之。
枸杞子,桂圓肉,茯苓,炒熟半夏
楊
(四一)肝風化熱犯胃,噁心痞悶,食入作脹,口渴,議養胃制肝。
人參,金石斛,烏梅肉,麥冬,新會皮
施
坐不得臥,胸滿氣喘,暑風濕氣漫處三焦,太陽膀胱不開,邪郁生熱,氣痹生腫,先議開三焦氣分之窒。
杏仁,白蔻仁,滑石,寒水石,豬苓,廣皮,厚朴,茯苓皮
白話文:
[續醫案]
(五一)看東西一個變成兩個,斜眼看就沒事了。凡是勞累過度,導致陽氣受損,夏天再受熱氣侵襲,雖然說是肝經開竅於目,但眼睛其實是臟腑真氣精華聚集的地方,應該用甘甜溫和的藥物來調理虛損,用酸味收斂散亂的氣血,絕對不能用苦寒瀉下和辛溫發散的藥物。 (方劑:桂圓肉、枸杞子、炙黑甘草、五味子、山萸肉、菊花炭)
(五一)久咳失聲,還能吃飯,自己感覺疲倦乏力,這是內傷勞累所致。夏天的腹瀉是暑濕之氣入侵,與本病無關。食慾減退、消瘦,治療咳嗽無效,應當從肺痿的角度考慮。(方劑:白芨、生黃耆、炙甘草、苡仁、黃精)
(二一)生產後勞累,下元先虛,咳嗽聲音嘶啞,必然會嘔吐,這是衝脈虛弱,氣逆上衝,熏蒸肺臟。延誤治療導致不飢、食慾減退、腹痛、大便溏瀉,這是因為清熱瀉肺治療咳嗽的錯誤方法。(方劑:炒當歸、生白芍、炙甘草、南棗肉)
(五二)平時愛喝酒,夏天又受了地濕之氣的侵襲,內外濕邪傷了陽氣,阻遏了氣機的運行,於是導致全身浮腫,針刺放水後,稍微消腫又重新腫起來,都是因為陽氣衰弱,水濕無法排出。如果不使陽氣旺盛,陰寒凝滯又怎能排出呢?所服用的八味湯,只是溫煦腎陽,與陽維脈不合。(方劑:川烏、附子、生白朮、茯苓、木香、黑豆皮)
(三八)陰虛火旺導致的喉嚨阻塞。(方劑:滋腎丸)
(四四)勞累導致疝氣墜下,按壓有聲音然後就好了,這是虛弱而氣機乘虛而上,不是因為寒邪。看病人所服用的藥物,一半都是辛熱的,不知道他的體質偏向於精血虧虛,應該收斂固攝,不必偏用寒熱。(方劑:熟地、茯神、炒遠志、線魚膠、柏子仁、五味子、紫胡、桃肉、沙苑子)
(六七)小腹部有腫塊,六年七年間逐漸腹脹,說到傍晚進食,晚上必定腹鳴脹痛、腹瀉,這是老年人腎陽日衰,脾土運化失調,濁陰下聚。凡是寒涼滯塞、肥甘厚膩的食物都應該忌口,不要參與家務,保持心情愉悅,才能去除疾病;如果只依靠藥物,不是養生的方法。(方劑:人參、菟絲子、葫蘆巴、茯苓、舶茴香、上肉桂、補骨脂、砂仁、金鈴子、肉果山藥糊搗丸)
(十七)脅肋部刺痛,血逆,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隨咳嗽吐出,並且伴有嘔吐、腹痛,這是青春年華的情志鬱結,陽氣多升,血絡逆行,月經不通,恐怕會發展成乾血重症。(方劑:山楂、桃仁、柏子仁、丹皮、延胡、益母草)
(二十)暑熱侵入心包,煩躁不安、驚悸,舌苔黃厚但不口渴。(方劑:連翹、犀角尖、益元散、大竹葉、石菖蒲、川貝)
(二四)先天稟賦不足,壯年精氣不足,形神勞動過度,陽氣浮越。精血都是有形的物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成的,培養無形的元氣,才能生成有形的精血。不要誦讀煩心,不要損傷精氣、腎氣,靜養百日,壯年就可以恢復。(方劑:兩儀煎)
(四六)頭痛眩暈傷及眼睛,這是內風引起的。多次服用發散清熱的藥物,藥物不对症,反而傷了胃口。《內經》說辛苦急則食甘以緩之,以此為法。(方劑:枸杞子、桂圓肉、茯苓、炒熟半夏)
(四一)肝風化熱犯胃,噁心、胸悶、食後腹脹、口渴,應當養胃、制肝。(方劑:人參、金石斛、烏梅肉、麥冬、新會皮)
坐臥都不舒服,胸悶氣喘,暑濕風邪瀰漫於三焦,太陽膀胱經不通,邪氣鬱結化熱,氣機阻滯導致腫脹,首先應該疏通三焦氣分的阻塞。(方劑:杏仁、白蔻仁、滑石、寒水石、豬苓、廣皮、厚朴、茯苓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