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原著,華岫雲編

《種福堂公選良方》~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溫熱論·續醫案 (11)

1. 續醫案

鮮省頭草(五錢)滾水泡湯和入竹瀝(五錢)

分作三次服

(二八)繞腰近臍,久痛若空,秋深屆冬,四肢不暖,此由幼年精未充旺早泄,既損難復,八脈失司,是陰傷及陽,藥須達及奇經,可冀漸效。

鹿茸,淡蓯蓉,巴戟,當歸,茯苓,虎膝骨,牛膝,大茴,羊肉膠丸

(二四)精濁已久,行步無力,食冷口吐酸水,陽氣微弱,治在脾腎。

益智仁,家韭子,覆盆子,葫蘆巴,遠志,小茴,菟絲子,金櫻膏丸

(四五)陽結於上,陰泄於下,晨泄多因腎虛,陰傷及陽,胃口自憊,舌畏辛辣,不受桂附之猛烈,虛腫虛脹,先宜固劑。

人參,禹餘糧,赤石脂,五味子,砂仁末

(三七)精遺越日,陰火忽沖,神亂肉瞤筋惕,此陰不戀陽,以補虛鎮攝收斂。幸年壯胃口不敗,可以全愈。

熟地,萸肉,五味,龍骨,湖蓮,茯神,遠志

(六八)望七男子,下元必虛,操持縈思,陽墜入陰,精腐即化紫黑之色,宿者出竅,新復瘀結,溺出不痛,非久積宿腐。據述常飲火酒,酒毒辛熱,必先入肝。腎虛宜溫補,肝宜清涼。閱方用歸脾湯,且非嚴氏法,雜湊成方,焉能治此大症。

細生地,清阿膠,黑穭豆皮,赤芍,丹皮,童便一杯衝入

(五十)陽維脈循行外踝,遇勞形辦事,環跳跗骨痠麻而痛。丹溪云:麻為氣虛。蓋年力已衰,不得安養怡悅。痿論云:意傷肢欲廢矣。且痛處肉消形癟,無腫赤之象,此氣血不布涵濡筋骨,不足之症,比比然。

生精羊肉,虎脛骨,肉蓯蓉,枸杞子,沙苑,巴戟肉,牛膝,當歸,川石斛

(四四)少腹有形,左脅䐜脹,內發必肌肉麻木,嘔吐痰沫不爽,此屬肝厥,由乎懷抱抑鬱,不得條達,數載病不肯愈者為此。

淡吳萸,川楝子,生香附,南山查,青橘葉,牡蠣

(二二)壯年脈芤少神,色痿肉瘦,食進不充形骸,不耐煩勞,乃內損也。節欲養精,安神養氣,藥用血肉有情,氣血兼補,年少望其生振。

河車,人參,熟地,五味,山藥,茯神,蓮肉,芡實

(六十)吸受暑熱異氣,入表中之裡,為淋痛溺赤,形肥,素有痰濕,議通太陽。

桂枝,木豬苓,茯苓,萆薢,海金沙,寒水石

(五九)夏至陰生,忽然口喎頰斜,耳竅無聞,此非外來之邪,皆由男子望六,下元已空,下虛則上實,水虧風內起。凡腎以溫為養,肝宜涼乃平,溫養腎精,必佐涼肝,水中有真陽內蓄,是為命根,蓋肝膽相火內寄,性惡熱燥,用七方中之複方。

熟地,磁石,龜板,丹皮,五味,天冬,枸杞,蓯蓉,菊花炭,川斛

(七七)高年宿疝不愈,入夏陰囊足跗脹大,乃陰臟之真漸竭,腑中陽氣不行,一派濁陰迷漫,述二便皆不通爽,明知老弱久虛;然呆補必助濁壅塞,議通陽一法。

白話文:

續醫案

(一)用鮮省頭草五錢,以滾水泡湯,再加入竹瀝五錢,分三次服用。

(二)病人年齡二十八歲,腰部靠近肚臍處長期疼痛,感覺像是空虛一般,秋天深入冬天時,四肢冰冷。這是因為幼年時精氣未充盈旺盛,就出現早洩,導致損傷難以恢復,八脈失調,陰氣受損影響到陽氣。藥物需能到達奇經八脈,才能期待逐漸見效。處方:鹿茸、淡蓯蓉、巴戟、當歸、茯苓、虎膝骨、牛膝、大茴香,製成羊肉膠丸服用。

(三)病人年齡二十四歲,長期精液濁白,行走無力,吃冷食會嘔吐酸水,陽氣虛弱,治療應著重於脾腎。處方:益智仁、韭菜子、覆盆子、葫蘆巴、遠志、小茴香、菟絲子,製成金櫻膏丸服用。

(四)病人年齡四十五歲,陽氣結聚在上,陰氣洩瀉在下,晨間遺精多半是因為腎虛,陰氣受損影響到陽氣,胃口差,舌頭怕辛辣食物,不能服用桂枝、附子的猛烈藥物,身體虛腫脹,先應使用固澀的藥物。處方:人參、禹餘糧、赤石脂、五味子、砂仁末。

(五)病人年齡三十七歲,每天遺精,陰火突然上衝,精神恍惚,肌肉抽搐,這是因為陰氣不守陽氣,需補虛、鎮攝、收斂。幸好病人年富力強,胃口尚好,可以痊癒。處方:熟地黃、萸肉、五味子、龍骨、蓮子、茯神、遠志。

(六)病人年齡六十八歲,七旬老人,下元必定虛弱,操勞過度,思慮過多,陽氣下墜進入陰氣,精液腐敗變成紫黑色,宿久的精液排出體外,新的精液又瘀積在一起,排尿時不痛,不是久積宿腐造成的。據病人所述,經常飲用烈酒,酒毒辛熱,必定先傷及肝臟。腎虛應溫補,肝則宜清涼。參考用歸脾湯,但那不是嚴氏的正規方法,是雜湊而成的方劑,怎能治癒這種大病?處方:生地黃、阿膠、黑豆皮、赤芍藥、丹皮,加一杯童尿衝服。

(七)病人年齡五十歲,陽維脈循行於外踝,勞累做事時,環跳穴、跗骨處痠麻疼痛。丹溪先生說:「麻木是氣虛。」病人年紀已老,得不到安養,痿論說:「意傷肢欲廢矣。」而且疼痛部位肌肉消瘦,形體消癟,沒有腫脹發紅的症狀,這是氣血不能佈散滋潤筋骨,屬於不足的病症,這種情況很常見。處方:生羊肉、虎脛骨、肉蓯蓉、枸杞子、沙苑子、巴戟天、牛膝、當歸、石斛。

(八)病人年齡四十四歲,少腹部有形體的脹滿,左脅肋脹滿,內臟發病時肌肉必定麻木,嘔吐痰沫,不能順利排出,這是肝厥,是由於懷抱抑鬱,不能舒暢,這種病好幾年都治不好的原因就是這個。處方:吳茱萸、川楝子、生香附、南山楂、青橘葉、牡蠣。

(九)病人年齡二十二歲,壯年人脈象浮弱,精神不足,面色萎黃,肌肉消瘦,吃進的食物不能充實形體,不能忍受勞累,這是內部損傷。應節慾養精,安神養氣,藥物要用有情之物,補氣血兼顧,年輕人服用後希望能夠振奮精神。處方:河車、人參、熟地黃、五味子、山藥、茯神、蓮子、芡實。

(十)病人年齡六十歲,吸收暑熱異氣,進入表裡之間,導致小便淋痛、尿赤,形體肥胖,本來就有痰濕,應當疏通太陽經。處方:桂枝、豬苓、茯苓、萆薢、海金沙、寒水石。

(十一)病人年齡五十九歲,夏至陰氣生長之時,突然口角歪斜,面頰傾斜,耳朵聽不見聲音,這不是外來的邪氣,都是因為男子到六十歲左右,下元精氣已虛,下焦虛弱則上焦實,陰液虧虛則風邪內生。凡是腎臟都以溫補為養,肝臟宜清涼才能平順,溫養腎精,一定要佐以清肝,水中有真陽內蓄,這是生命的根本,蓋因肝膽相火內寄,性惡熱燥,用七方中之複方。處方:熟地黃、磁石、龜板、丹皮、五味子、天冬、枸杞子、蓯蓉、菊花炭、石斛。

(十二)病人年齡七十七歲,長期患疝氣未癒,夏天時陰囊和足跗脹大,這是陰臟的真氣漸漸衰竭,腑中陽氣不能運行,一派濁陰瀰漫,大便小便都不通暢,明顯知道是老年人久病虛弱;但是單純補益必定助長濁氣壅塞,應當採取通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