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體用》~ 卷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中 (6)

1. 論噎膈礙食肌瘦二便不利

內經云:脾胃為倉廩之官,臟真高於肺,肺居膈上,平素操勞,三者氣陰默耗,脾連不及生化之源受戕,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水穀之精微日衰。蓋胃主肌肉,胃中之津液為人生天真之氣,胃脘之陽不敷布於五臟,肝木來侮,肝膽合為表裡,其氣皆剛,志主謀慮,謀慮動肝,肝膽內寄之相火擾中,中脘之液不使宣布,陽氣內結,陰血內枯,遂患噎膈。經謂:一陽發病,其傳為膈。

又云:三陽結謂之膈。此由情志不適,憂鬱日久,木火生痰,痰氣交阻,胃脫窒塞,不通,氣則上而不下,以致妨納,飲食食則還出,或時梗塞胸中,懊憹不安,嘔吐涎沫,脫腹𩞄雜食,則不能受納,脅肋隱痛,形肉羸瘦,肌膚枯澀,不擇大便燥結,登圊不爽,小便短赤,神疲肢倦,自覺氣從方脅逆上。明是木失調暢,胃汁枯槁,致成噎膈之候。

夫脾為肺母,水出高源,脾虛不能輸津。即經又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是以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今肺之氣化失司,脾之默連無權,胃失敷布之職,故陽氣結於上,陰液衰於下,噎膈所由成,肌肉為之瘦,二便隨之不利也。診脈虛數近弦,右寸關細數而沈按之,三伍不調。

蓋脈以胃氣為本,虛細數為胃液精氣內弱,兼弦兼數不調者,乃氣鬱血枯,木火內熾之徵也。舌苔光紅,中糙白,以脈參症,恐成關格之虞。治法一切酸收膩滯之品,有礙中州,殊非所宜,又不可燥熱滲利,恐妨津液,甚屬棘手。姑擬平肝鎮逆,和中救液,以養氣陰,一則冀其安穀轉機。

錄方質諸,明眼酌政。

吉林大參,黃秫米,紫巧英,甘蔗漿,釵石斛,白茯苓,椿杵頭糠,生藕汁,仙半夏,旋覆花,黃牛乳,川鬱金磨汁,老薑汁少許。

此大半夏湯合五汁飲增減法,為補胸胃氣,滋養胃陰,鎮肝陽,治噎膈肌瘦,胃汁枯槁,恢復元氣之潤劑也。用吉林人參,性甘微溫,以大補元氣而助胃院之液。蓋此症為胃陰久耗,脾連不及輸化,無權,肝陽上擾,致噎膈礙食之候也。用此以滋益元氣,培養真陰,則後天之化源藉以此恢復,而天真之氣得此輸布有權也。

釵石斛,色正黃,其汁多津,為輔助胃氣連化精微,輸津於五臟,灑陳於胃腑。津液足則肌瘦可充,神形得有膏澤矣。半夏得露透精製之法,俗呼為仙露半夏。半夏味甘平微辛,陽中陰也。大和胃氣以通陰陽之結。秫米甘潤肺之谷也。所以利大腸者,蓋大腸乃肺之合也。此味能清肺而潤腸,以通上下陰枯陽結,養胃而滋穀氣者也。

茯苓補心益脾,理噎氣,開胸膈,以宣上焦陽結而平衡逆。且與大參,石斛,半夏,秫米同行,有協和安胃之妙用。旋覆花鹹溫而能降逆,故仲景用

白話文:

內經有言:脾胃是身體營養物質的管理者,其功能高於肺部,而肺位在膈膜上方。日常過度勞累會悄悄消耗我們的氣血,導致脾臟無法正常運作,影響了營養物質的生成。脾臟無法幫胃部運送所需的水分與養分,使得食物的精華逐漸減少。胃部主管肌肉的養分,胃中的水分與養分是人體生命力的來源,當胃部的陽氣無法平均分配到其他臟器,肝臟會趁機幹擾,肝膽互為表裡,其性剛烈,若思考過度,會刺激肝臟,使肝膽內的火氣上升,幹擾中脘部位,導致胃部的津液無法順利運送,陽氣在內結聚,陰血逐漸乾涸,最終導致噎膈的發生。經典中指出,當陽氣生病,就會形成膈症。

再說,當三陽之氣結聚,也會造成膈症。這是因為情緒不佳,長期憂鬱,肝火旺盛,產生痰濕,痰與氣相互阻塞,胃部壅塞,食物無法順利通過,氣流只能上行不能下行,進食困難,食物吞下後可能又吐出,或是感到胸口悶堵,噁心,嘔吐泡沫,腹部飽脹,無法接受食物,肋骨疼痛,身形消瘦,皮膚乾澀,大便乾燥難解,排泄不暢,小便色黃量少,精神疲憊,四肢無力,感覺氣從側腹逆流而上。這顯然是肝臟失去調節,胃部津液枯竭,導致噎膈的症狀。

脾臟是肺臟的母親,水份源自高位,脾虛無法輸送津液。經典中亦提到,食物進入胃部後,會轉化為精氣,上行至脾臟,脾氣散佈精氣,讓其回到肺部,調節水份,下達膀胱。現在肺部的功能失調,脾臟的運作受限,胃部無法正常運作,因此陽氣在上部結聚,陰液在下部衰弱,噎膈由此形成,肌肉逐漸消瘦,大小便跟著出現問題。診斷脈象虛弱,接近弦脈,右手寸關脈細數,深按之下,脈象不調。

脈象以胃氣為基礎,虛細數表示胃液精氣內弱,加上弦脈和數脈不調,顯示氣血鬱結,肝火內燒。舌苔光滑紅色,中心粗糙,白色,結合脈象和症狀,恐怕會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治療上,所有酸性、油膩、滯滯的食物都會加重病情,燥熱、利尿的藥物也可能傷害津液,非常棘手。初步打算平肝、鎮定逆氣、調和中焦、滋養津液,以保護氣血陰陽,希望能夠改善胃口,轉換病情。

參考的藥方如下:吉林人參、黃秫米、紫巧英、甘蔗漿、釵石斛、白茯苓、椿杵頭糠、生藕汁、仙半夏、旋覆花、黃牛乳、川鬱金磨汁、老薑汁少許。

這是大半夏湯和五汁飲的增減版,用於補充胸胃氣,滋養胃陰,鎮定肝陽,治療噎膈、肌肉消瘦、胃部津液枯竭,恢復元氣的潤劑。吉林人參,性甘微溫,能大補元氣,協助胃部液體的生成。這個病症是因為胃陰長時間耗損,脾臟無法正常運轉,肝陽上擾,導致噎膈、進食困難。使用這個藥物可以滋補元氣,培養真陰,有助於後天的營養來源恢復,讓生命力得以順利運行。

釵石斛,色正黃,其汁多津,可以幫助胃氣轉化精華,將津液運送到各個臟器,散佈於胃部。津液充足,肌肉就能得到滋養,精神和形體都能獲得潤澤。仙半夏,經過特殊製程,能調和胃氣,通暢陰陽。黃秫米,甘甜潤肺,有利於大腸,因為大腸和肺部相連。這個成分能清肺潤腸,打通上下陰枯陽結,養胃滋補食物之氣。

茯苓,補心益脾,理順噎氣,開闊胸膈,宣通上焦陽結,平衡逆氣。與吉林人參、釵石斛、仙半夏、黃秫米一起使用,能協調安胃。旋覆花,鹹溫,能降逆,因此張仲景常用於治療噎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