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體用》~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論寒飲咳嗽遇寒氣喘頻發

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又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緣脾肺氣虛,輸化失常,以肺為五臟華蓋,下通水道,敷布精液之源,脾為散輸水津之木,而肺不通調,寒飲阻氣,脾不散精,聚濕生痰,以脾為肺之母,痰飲以脾濕為母,脾中之濕濁內蘊肺經,寒飲停蓄,據為山險,另闢窠囊,緣膻中大氣不得展布,由巨陽之氣不得吸引。

病經有年,遇寒咳嗽,氣逆痰喘頻發,發即痰隨氣升,呼吸不利,喉間如水雞之鳴馴,且不得平臥,每交寅卯之時,氣逆益甚,背膂惡寒,筋絡痠楚,胸脅引痛,咳逆倚息,即經又謂咳逆上氣厥在胸中是也。良由水飲挾寒邪內襲於肺,壅遏肺氣,氣失肅化之權,使然。耳診得脈象,右寸關弦緩而滑,以弦為飲,滑則為痰,緩則氣虛之徵,舌白而膩,以脈參症,明是脾肺氣虛,塞飲內射為患。治之之法,金匱有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利之。

白話文:

古籍記載,受寒喝冷會傷肺,喝下去的東西會經過胃,轉化精氣,往上輸送給脾,脾氣再散布精氣,向上歸於肺,調節水分,往下輸送給膀胱。由於脾肺氣虛,運化失常,肺作為五臟之首,下通水道,是精液的源頭,脾則負責散布水分,但肺氣不通,寒飲阻礙氣機,脾也無法散布精氣,積聚濕氣生成痰液。因為脾是肺的根本,痰飲則源於脾的濕氣,脾中濕濁內蘊肺經,寒飲停滯,形成障礙,另闢蹊徑,導致膻中氣機無法舒展,陽氣無法吸引。

這個病人患病多年,遇寒就咳嗽,氣逆痰喘頻繁,每次發作痰液都隨氣往上涌,呼吸不順暢,喉嚨像雞叫一樣,而且不能平躺,每到凌晨一兩點,氣逆更加嚴重,後背發冷,筋骨痠痛,胸側疼痛,咳嗽不止,必須倚靠休息,這也符合古籍記載的「咳逆上氣厥在胸中」的描述。這是由於水飲夾雜寒邪入侵肺部,阻塞肺氣,肺氣失去肅降的能力,才導致這種情況。耳診發現脈象右寸關弦緩而滑,弦代表水飲,滑代表痰液,緩則代表氣虛,舌苔白膩,根據脈象和症狀,可以確定是脾肺氣虛,寒飲內停所致。治療方法,古籍《金匱要略》中記載:「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利之。」

」先擬宗仲景小青龍湯法,外散寒邪以溫肺氣,內蠲痰飲以理脾濕而搗窠巢。附方於左,請政。

清水炙麻黃 法半夏 淡乾姜 旋覆花 嫩桂枝 杭白芍 清炙甘草 白杏仁 北細辛 北五味 白茯苓 橘白 炒白果

白話文:

先參考仲景的小青龍湯方劑,以溫散寒邪、溫肺氣,同時化解痰飲、理脾濕,達到徹底治療的效果。附方如下:

麻黃用水炙,半夏去皮,淡乾姜,旋覆花,嫩桂枝,杭白芍,甘草用水炙,白杏仁,北細辛,北五味子,白茯苓,橘白,白果炒制。

此小青龍湯加味法,為散寒溫肺,消痰蠲飲,治寒水在胃,久咳肺虛之古劑也。川麻黃桂枝為君者,蓋麻黃以清炙之,輕清而浮,辛溫以散寒,其形中空,能去上焦風寒鬱遏,宣清陽以驅肺經風寒,開毛孔而通腠理。

桂枝辛甘而溫,稟天之陽氣而得土金之味,能解肌表寒邪,其症為客邪外襲,水飲內蓄,阻留脾肺,釀成痰飲,結為窠囊,以致痰喘咳逆,觸寒頻發,此陰氣太盛,陽氣不布之候也。借麻桂內通陽氣,外散陰邪,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耳。用細辛姜夏芍味為臣者,以細辛治寒飲上逆,溫中下氣,開胸中之滯結,破停水之凝痰。

白話文:

這個加味青龍湯,是用來散寒溫肺、消痰蠲飲的,主要治療寒水在胃、久咳肺虛。其中,川麻黃和桂枝是主藥,麻黃經過清炙,輕清浮散,辛溫散寒,由於空心,能去除上焦的風寒鬱結,宣散陽氣以驅散肺經的風寒,打開毛孔,疏通腠理。桂枝辛甘溫,秉承了天陽之氣,又帶有土金之味,能夠解肌表寒邪,治療因外邪入侵,水飲內蓄,阻滯脾肺,釀成痰飲,形成囊腫,導致痰喘咳嗽,遇寒就發作的病症。這屬於陰氣過盛,陽氣不布的狀態。透過麻桂內通陽氣,外散陰邪,治療水氣遊走不定的情況,因此採用辛溫的藥性來散水。細辛、生薑、夏枯草、芍藥是佐藥,細辛可以治療寒飲上逆,溫中降氣,打開胸中滯結,破除停滯的水氣凝痰。

錢製半夏辛以消胸滿之咳逆,苦以燥脾濕而和胃,故其形寒飲冷,寒濕釀痰之症,此味朱有專功也。五味收肺氣耗散之精,乾姜行陽散寒溫肺以消痰,白巧健胃而安肺,合桂枝則外解形寒,內和營衛之善品,並用酸苦以安肺,一散一斂,培其化源也。甘草散邪扶正,炙則溫脾肺而和,中有協力,安內攘外之監製。

白茯苓生於古松之下,感水土之氣而成,補脾以滲濕,通利痰水。痰水者,即寒飲之源也。蓋痰飲之源正在脾濕,濕去而痰無所生,此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旋覆花性溫味苦,祛痰水而止咳嗽,理上焦之寒飲,降肺中之逆氣。杏仁橘白為開肺豁痰,降氣平喘之佐。白果性本收斂,為定喘安肺清金之使,故往哲定喘湯中有合而用之。

如內之水飲既蠲,脾肺得輸化之權,而外之客寒頓解

白話文:

半夏性辛,可以消除胸悶咳嗽,苦味可以燥脾濕和胃,所以它擅長治療因寒飲冷食、寒濕凝結而產生的痰症。五味子能收斂肺氣,耗散肺中精氣;乾薑溫陽散寒,溫肺消痰;白芍健胃安肺;桂枝則外解形寒,內調營衛,是治療外寒內虛的良藥。這幾味藥結合在一起,以酸苦味安肺,一散一斂,培護肺氣的化生之源。

甘草散邪扶正,炙甘草溫脾肺而和中,與其他藥物互相協作,起到安內攘外的作用。

白茯苓生長在古松之下,吸收水土之氣而成,它可以補脾滲濕,通利痰水。痰水就是寒飲的根源。因為痰飲的根源在脾濕,濕氣去除,痰就無處生長,這就是所謂的「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旋覆花性溫味苦,可以祛痰水止咳嗽,理順上焦的寒飲,降下肺中逆氣。杏仁、橘白是開肺豁痰、降氣平喘的輔藥。白果性本收斂,可以定喘安肺清金,是治療哮喘的使藥,所以古代醫家在定喘湯中加入白果。

當體內的寒飲消除,脾肺恢復運化功能,外來的寒邪也會迅速消失。

2. 論熱痰咳嗽氣喘自汗觸勞而發

經云諸痿喘嘔諸逆衝上皆屬於熱,熱為薰蒸之氣,痰由熱薰津液所化。又云勞風為病發在肺下,肺朝百脈為五臟之華蓋,肺受熱蒸咳出青黃濃濁之痰,緣體質金水兩稟不足,肺失布氣,腎失納氣,氣陰偏虛為病之本也。

脾中之濕熱素多,胃中之壯火素盛,二者交煽而互蒸結為濁痰,久結不散透開肺膜,竊踞山險,結為窠囊,使薰蒸之熱,有形之痰□□其間,致肺氣不輸,胃氣不清,水穀之飲食釀化濁痰而為病之標也。

氣直不利上奔於肺則為咳嗽,氣喘外溢皮膚則為自汗溱溱,觸勞而發,發即痰隨氣升,氣逆痰滯,咯吐不爽,鼾齁有聲,喘促呼吸不利,自汗神疲,飲食改減,不得平臥,每交寅卯之時咳逆憎劇,皆緣熱痰結成窠囊為第,所以見症如斯也。診得脈象兩關弦滑,寸數尺短,以脈參症,本虛標實,求痊非易,而且汗病之又進一層矣,慎防喘厥之變,姑擬肅肺清胃豁痰平喘降逆法以搗窠囊而刈根株,附方請 政。

白話文:

古籍記載,各種痿症、喘息、嘔吐、逆氣上衝,都屬於熱症。熱氣是一種薰蒸之氣,痰則是由熱氣薰蒸津液所化。又說,勞風病發於肺部,肺氣通達全身百脈,是五臟的華蓋,肺部受熱薰蒸就會咳嗽,吐出青黃濃濁的痰。這是因為體質先天不足,肺氣無法布散,腎氣無法納收,氣陰虛弱,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脾臟裡濕熱過多,胃中火氣旺盛,兩者相互交織薰蒸,形成濁痰。濁痰長期積聚,無法散開,穿透肺膜,佔據肺部,形成囊狀物,使薰蒸的熱氣和有形的痰積聚在裡面,導致肺氣不通,胃氣不清,飲食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釀化成濁痰,成為疾病的外在表現。

氣逆不能向上,衝擊肺部,就會咳嗽;氣喘外溢皮膚,就會出汗;勞累就會發病,發病時痰隨氣上,氣逆痰滯,咳吐不暢,呼吸鼾聲如雷,喘促呼吸困難,出汗乏力,飲食減少,不能平躺,每到寅卯時分咳嗽加重,都是因為熱痰形成囊狀物所致,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脈象兩關弦滑,寸脈、數脈、尺脈都短,結合脈象和症狀,可知病症是本虛標實,想要痊癒並不容易,而且比汗病更進一步了,要謹慎預防喘厥的變化。現在打算用肅肺清胃、豁痰平喘、降逆的方法,來破除痰囊,根除病根,請您審閱藥方。

粉沙參 川貝 淡芩 淡竹瀝(薑汁一匙和沖)炒蘇子 冬瓜子 生蛤亮(青黛四分拌打)天花粉 白杏仁 白茯苓 友牡蠣 浮海石 陳海蜇 荸薺

此清肅肺胃降逆平喘法為治窠囊痰結咳嗽之妙劑也。用粉沙參甘淡微寒之性以行清肅之令,差肺主氣,肺氣清則周身之氣翕然從之下行,此味能肅化肺經結熱,為治咳嗽之首品。炒蘇子降氣消痰開結肅肺而平喘逆,川貝杏仁滌熱潤肺,平胸脅之逆氣,定喘止咳,宣氣機之阻滯而蠲肺膜隧絡之結痰,白茯苓感天地太和之氣化,不假根而成,性淡滲理脾兼守臟氣,開胸益腎,使胸中痰濁由巨陽吸引而化合之,沙參有助肺胃布納之功,動因此症為本虛標實之制也。

白話文:

這方子以沙參、川貝、淡芩、淡竹瀝、炒蘇子、冬瓜子、生蛤亮、天花粉、白杏仁、白茯苓、牡蠣、浮海石、陳海蜇、荸薺等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因痰結在肺胃而引起的咳嗽,是清肅肺胃降逆平喘的良方。沙參甘淡微寒,能清熱化痰,滋陰潤肺;炒蘇子降氣消痰,開結肅肺,平喘逆;川貝、杏仁滌熱潤肺,平胸脅之逆氣,定喘止咳;白茯苓化濕健脾,開胸益腎,幫助痰濁化解。各味藥材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肺胃,清熱化痰,降逆平喘,有效緩解咳嗽症狀。

冬瓜子甘平有土金合德之義,能清肺金止咳而治胸中痰熱,蓋其瓜瓠瓤爛而子存性獨清,為清肺開胃之功獨優。牡蠣收浮越之正氣,潛陽救逆而固腠理,則自汗可斂矣。淡芩性本微寒而苦,為瀉肺清脾胃濕熱壯火之朱品,蓋脾土為肺金之母,而脾濕為生痰之源,濁痰阻氣皆脾胃濕熱所為也。此味清胃火理脾濕以滌熱痰,降肺清金而利氣機,投於是症尤為輔佐專味。

生蛤殼佐以青黛,咸而微寒,咸能軟堅,寒以泄熱,為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滌濃濁之結痰,化薰蒸之熱氣。淡竹瀝甘寒佐薑汁辛溫者,寒因熱州,熱因溫引,取此以消胸中結聚之濁痰,有驅寇搗巢迅不掩耳之巨功也。天花粉氣稟甘潤,為治煩熱咳嗽脾肺蘊熱之使。浮海石鹹平能化老痰結塊,以逐寇賊山險之竊踞而消肺膜□□之結痰。

白話文:

冬瓜性甘平,能清肺止咳,化解胸中痰熱。這是因為冬瓜的果肉柔軟,種子卻堅硬,具有獨特的清肺開胃功效。牡蠣能收斂浮散的正氣,滋陰降火,固護腠理,因此可以止住自汗。淡芩性微寒,苦味,能瀉肺清脾胃濕熱,因為脾土是肺金的根本,而脾濕是生痰的根源,濁痰阻氣都是脾胃濕熱造成的。淡芩清胃火,理脾濕,滌熱痰,降肺清金,利氣機,對於這種病症特別有效。

蛤殼性咸微寒,能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化解濃痰,驅散熱氣。淡竹瀝甘寒,薑汁辛溫,寒能降熱,溫能引熱,二者合用可以消解胸中積聚的濁痰,快速有效。天花粉甘潤,用於治療煩熱咳嗽,脾肺積熱。浮海石鹹平,能化解陳年痰結,清除肺膜積痰。

海蜇荸薺湯名雪羹,蓋海蜇得夏雨和陽之氣以生,賴海水咸凝之味而成,隨波逐浪,質性清潔,能消窠囊之濁痰

白話文:

"海蜇荸薺湯,又稱為雪羹。海蜇在夏季雨水與陽光的滋養下生長,依靠海水的鹹味凝結而成形。它隨波逐流,性質清潔,能夠消除腫塊或囊袋中的混濁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