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體用》~ 卷中 (4)
卷中 (4)
1. 論猝中口眼喎斜不能語言痰涎上壅
經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金匱云:正氣引邪,喎僻不遂。蓋肝主筋脈,脾主四肢,二者血虛無以榮養筋絡,外風引動內風,所以猝然肢體廢弛,遍身筋絡拘急,神識不清。緣肝陽挾動外風,乘隙襲湊空竅,痰熱無從宣泄,以致涎沫上壅,不能語言。
即經所謂: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蓋邪中陽絡,陽明之脈夾口環唇,以致口面喎斜。痰涎壅塞,竅絡氣不往來,語言蹇澀,所以見症如斯也。診得脈象左三部弦急而長,右寸關郁滑不調。以脈參症,症屬血虛內火招風,風中肝脾之經,正不敵邪,甚為棘手,勢慮抽掣痙厥之變。
姑擬熄風宣竅,滌痰通絡,一則冀其轉機。附方候政。
羚角片 真滁菊 橘絡 蠍尾 陳膽星 淡竹瀝 法半夏 煨明天麻 冬桑葉 鮮石菖根搗汁 白茯苓 純釣 聖濟大活絡丹
此法治猝中風痰宣竅通絡之要劑也。用羚角膽星桑菊為君者,以羚角性靈,有熄外風而靖肝陽之功。南星制以牛膽為滌痰宣絡之主宰。桑得箕星之精,菊具四氣輕清之品,為散隧絡之虛風而能清火。佐以竹瀝菖蒲二味為臣者。蓋竹瀝通絡豁痰,善開舌竅。得菖蒲用鮮搗汁者,為斬關奪門之將。
橘絡法半夏為祛太陰濕熱生痰和中之妙品。茯苓保守臟氣,為滲濕熱之淡味。得蠍尾色青屬肝,為祛風而通舌竅。正舌散之古劑也。使以天麻鉤藤輕可去實,為宣發清陽之用。復加大活絡丹者,有安內攘外之主帥。搜風滌痰開竅,則上來諸症可一鼓而除矣。
白話文:
經典上說:所有突然發生的強直病症都歸因於風邪,又提到:邪氣會聚集在氣血虛弱的地方。《金匱》上說:當正氣受到邪氣影響,就會出現口眼歪斜、行動不便的情況。因為肝臟主管筋脈,脾臟主管四肢,如果這兩者的血液不足,就無法充分滋養筋絡,外來的風邪引發體內的風邪,導致身體突然間失去力量,全身的筋絡緊繃,意識變得模糊。這是因為肝臟的陽氣攜帶外來風邪,趁虛而入,影響到身體的孔竅,使得痰熱無法正常排出,因而造成口水不斷上湧,無法正常說話。
正如經典所說:邪風來臨,就像風雨一樣迅速。這是因為邪氣影響到了陽絡,而陽明脈絡就在嘴巴周圍,因此導致口眼歪斜。痰涎阻塞了孔竅,使得氣息無法順暢流通,說話變得困難,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根據脈象顯示,左手三部脈象緊繃且長,右手寸關部位脈象混亂且不調。結合脈象和症狀分析,可以推斷出這是因為血液不足,內火招致風邪,風邪侵入肝脾經絡,正氣無法抵抗邪氣,情況十分棘手,有可能會發展成抽搐痙攣的危急狀況。
暫時考慮使用熄風宣竅,清除痰熱,疏通經絡的方法,希望能有所轉機。附上藥方待後續調整。
主要成分包括羚羊角片、滁州菊花、橘絡、蠍尾、陳膽星、淡竹瀝、法半夏、明天麻、冬季桑葉、新鮮石菖根搗汁、白茯苓、純釣、聖濟大活絡丹。
這是治療突然風邪入侵,清除痰熱,疏通經絡的重要藥方。選擇羚羊角、膽星、桑葉、菊花作為主要成分,因為羚羊角性質靈活,能夠平息外來風邪,調節肝臟功能。南星經過牛膽處理,成為清除痰熱,宣導經絡的主要成分。桑葉吸收了箕星的精華,菊花具有清新的特性,能夠清除經絡中的虛風,同時清火。輔助成分包括竹瀝和菖蒲,因為竹瀝能通絡豁痰,打開舌頭的孔竅;而新鮮的菖蒲搗汁則能像攻城掠地的將軍一樣,快速清除障礙。
橘絡和法半夏是去除太陰濕熱,化痰和胃的好品種。茯苓能保護臟腑,幫助排濕熱。蠍尾的青色代表肝臟,能祛風,並有助於舌頭的孔竅。這就是正舌散的古老配方。使用天麻、鉤藤等輕盈的成分,能去除實邪,幫助清陽升發。加入大活絡丹,則能安撫內在,抵抗外邪,搜尋風邪,清除痰熱,打開孔竅,這些症狀就可以被一次性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