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方論》~ 凡例 (2)
凡例 (2)
1. 凡例
乃爾分門分方,第知有證之可尋,徒列方以備員,亦何知有方之神奇變化,考其所用之精妙乎?是編非但論其方之因,方之用,詳其藥性,君臣法制,命名之義而已,必論其內外新久之殊,寒熱虛實之機,更引諸方而比類之,又推本方而互通之。論一病而不為一病所拘,明一方而得眾病之用,遊於方之中,超乎方之外,全以活法示人,比之《方考》,稍有一得耳。
一、僭評方論,非取文章。故所批閱,必於眼目肯綮,指出所以然,以質證同志。人有共目,則人有同心,非敢僭為臆說也。
一、茲選不侫本以數年心目,遍搜古今名醫經論,刪纂其要,定為《古今名醫匯粹》八卷,實為經論無方之書。茲選《方論》附在末部,因剞劂費繁,茲編先出,用質四方同志。以為可教,祈珠玉見投,以慰飢渴,即當補入正集,用慶大觀。
白話文:
凡例
這本書按照不同的門類和方劑分類,只知道有可以查找的證候,單純列出方劑以充實篇幅,又怎麼能知道方劑的神奇變化,考究它使用的精妙之處呢?本書不僅論述方劑的緣由、用途,詳細解釋藥物的性質、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則,以及命名的意義,更要探討內外、新久、寒熱虛實等不同的病機,進一步比較類似的方劑,並推究方劑之間的相互聯繫。討論一種疾病不會被單一疾病所局限,闡明一個方劑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的用途,在方劑的運用中遊刃有余,又能超越方劑本身,完全以活用的方法示人,比起《方考》,略有心得而已。
第一,評述方劑,不是為了追求文采。所以批閱的地方,必定在關鍵之處,指出原因,以求證諸同道。大家意見一致,才能同心同德,並不敢妄自臆斷。
第一,本書精心篩選,歷經數年思考,廣泛蒐集古今名醫的經論,刪減其精要,編纂成《古今名醫匯粹》八卷,實際上是一部沒有方劑的經論書籍。這次選取《方論》附在最後,因為校勘工作費時費力,所以本書先行出版,用來徵求四方同道的意見。如果認為值得參考,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以解我編纂的渴望,日後將會補入正集,以慶祝這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