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劑》~ 卷之三 (9)
卷之三 (9)
1. 薯蕷丸
用薯蕷(三十分)甘草(二十八分)桂枝、神麯、大豆黃卷、當歸、乾地黃(各十分)川芎、芍藥、白朮、麥門冬、杏仁、防風(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人參、阿膠(各七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大棗(百枚)為膏,共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為劑,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白話文:
薯蕷丸
用山藥(30克)、甘草(28克)、桂枝、酒麴、黃豆粉、當歸、熟地黃(各10克)、川芎、芍藥、白朮、麥門冬、杏仁、防風(各6克)、柴胡、桔梗、茯苓(各5克)、人參、阿膠(各7克)、乾薑(3克)、白蘞(2克)、大棗(100枚)製成膏劑。將以上21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酒送服,每次一丸,一百丸為一個療程,用於治療虛勞、各種不足以及風邪引起的各種疾病。
2. 牛黃清心丸
用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朮(各一兩半)、柴胡、桔梗、芎藭、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神麯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二兩半、羚羊角屑、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兩)、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一兩七錢半、白蘞、乾薑炮各七錢半、牛黃(研一兩二錢)、犀角屑(二兩)、雄黃(研飛八錢)、乾山藥(七兩)、甘草(銼炒五兩)、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及二黃、腦、麝四味另研外為細末,入余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慼、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狂癲、神情昏亂。
白話文:
牛黃清心丸
本方使用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朮(各1.75克)、柴胡、桔梗、川芎、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蓮子心(麩炒黃,研磨)各1.5克、神麴(研磨)、蒲黃(炒)、人參(去蘆)各2.25克、羚羊角屑、麝香(研磨)、龍腦(研磨)各1克、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1.75克、白蘞、乾薑(炮製)各0.75克、牛黃(研磨1.5克)、犀角屑(2克)、雄黃(研磨,飛昇0.8克)、乾山藥(7克)、甘草(銼,炒5克)、金箔(1200片中取400片)做丸衣、大棗(100枚)蒸熟去皮核研磨成膏。除了大棗、杏仁、金箔、雄黃、龍腦、麝香這六味藥之外,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與其餘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大棗膏做成藥丸,每2克做成10丸,用金箔做丸衣。每次服用一丸,溫水送服,飯後服用。此方主治各種風邪緩慢侵襲而不易痊癒、言語遲緩不清、心神不安健忘、神志恍惚不定、頭暈目眩、胸悶煩躁、痰涎壅塞、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心氣不足、神志不安、驚恐害怕、悲傷憂慮、虛煩少眠、喜怒無常,甚至發狂癲癇、神情昏亂等症狀。
3. 硃砂丸
用硃砂(五錢)全蠍炒去毒天麻、白附子、姜蠶炒、乾姜、炮牛黃(各五分)、麝香(一分)為末,粳米和丸如漆米大,每服三十丸,薄荷湯下。治小兒口眼喎斜,筋脈牽引。
白話文:
硃砂丸
將硃砂五錢,與全蠍(炒去毒性)、天麻、白附子(都需炒)、姜蠶(炒)、乾薑、炮製過的牛黃(各五分)、麝香(一分)研磨成粉末,再用粳米做成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服三十丸,用薄荷湯送服。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口眼歪斜,以及筋脈牽引所致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