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劑》~ 卷之二 (11)
卷之二 (11)
1. 蜀漆丸
用蜀漆、知母、升麻、白薇、地骨皮、麥門冬(各五分)、烏梅肉、鱉甲炙、葳蕤(各四分)、石膏(八分)、甘草(三分炙)、常山(六分)、豆豉(一合)熬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此方用無不瘥,加光明硃砂一兩神良。治嶺南瘴氣,乍熱乍寒,積勞似瘧皆主之,兼治痎瘧連年不瘥。忌海藻、菘菜、莧菜、生蔥、生菜、
白話文:
將蜀漆 、知母 、升麻 、白薇 、地骨皮 、麥門冬(各五分)、烏梅肉、鱉甲炙、葳蕤(各四分)、石膏(八分)、甘草(三分炙)、常山(六分)、豆豉(一合)煮熟搗碎過篩成末,用蜜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一次喝十丸,每天服用兩次,漸漸加量至二十丸。此方用過的人沒有不痊癒的,再加上光明硃砂一兩,藥性更佳。治療嶺南瘴氣,忽冷忽熱,積勞成疾類似瘧疾的症狀;兼治連年不愈的瘧疾。忌諱吃海藻、大白菜、莧菜、生蔥、生菜。
用蜀漆、青術、香、升麻、鱉甲、炙牡蠣、熬硃砂、研豬苓、香豉(各四分)、常山、大黃(各八分),為末蜜和丸梧子大米湯下寸二丸日二服漸漸瘥至平復止治瘴瘧不瘥。
白話文:
將蜀漆、青術、香、升麻、鱉甲、炙過的牡蠣、熬過的硃砂、研磨過的豬苓、香豉(各四分)、常山、大黃(各八分),這些藥製成末藥,以蜂蜜和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米湯送服,每天早晚各服用兩丸,症狀逐漸痊癒後才停止服用,治療瘴瘧不癒的症狀。
2. 蠲痹湯
治冷痹手足腰痛沉重及身體煩疼背項拘急
黃耆(蜜炙) 防風(去蘆) 羌活 赤芍藥(酒炒) 薑黃(炒) 當歸(酒洗各二錢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鍾,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一方無防風。
白話文:
黃耆(蜜炙)、防風(去蘆)、羌活、赤芍(酒炒)、薑黃(炒)、當歸(酒洗各二錢五分)、甘草(炙五分),以上藥材共為一服,用水二鍾,生薑(五片)和紅棗(二枚)一起煎煮至一鍾,飯前服用。也有一方不含防風。
愚按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故用黃耆以實衛,當歸以調榮,羌活驅風,薑黃療痹,赤芍藥和肝,甘草和脾。黃耆畏防風,得防風而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白話文:
我認為風、寒、濕三種病邪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痺病,又說邪氣侵犯的地方,那裡的正氣必定虛弱,榮氣虛弱就會麻木不仁,衛氣虛弱就會疼痛難忍,因此用黃耆來充實衛氣,當歸來調和榮氣,羌活來驅散風邪,薑黃來治療痺病,赤芍藥來調和肝氣,甘草來調和脾胃。黃耆畏懼防風,但如果得到防風的幫助,它的功效會更大,可見它們既互相畏懼,又互相作用。
3. 舒經湯
即蠲痹湯,無黃耆、防風,有白朮、海銅皮、生薑,水煎去滓,入沉香汁少許,食前服,治臂痛不能舉。有人常苦左臂痛,或以為飲,或以為風為濕,諸藥悉投,繼以針灸,俱不得效,用此方而愈。蓋是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非風非濕。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
白話文:
這就是蠲痹湯,沒有黃耆、防風,有白朮、海銅皮、生薑,用煎煮的方法製成,去除渣滓,加入少量沉香汁,在吃飯前服用,可以治療胳膊疼痛、無法抬舉。有人經常煩惱左臂疼痛,有人認為是喝酒造成的,有人認為是風濕造成的,各種藥物都用過了,接著用針灸,都收效不佳,使用了這個方子後才治好了。其實是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導致的,既不是風也不是濕。腰部以下的疼痛在飯前服用,腰部以上的疼痛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