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蜀漆丸

用蜀漆、知母、升麻、白薇、地骨皮、麥門冬(各五分)、烏梅肉、鱉甲炙、葳蕤(各四分)、石膏(八分)、甘草(三分炙)、常山(六分)、豆豉(一合)熬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此方用無不瘥,加光明硃砂一兩神良。治嶺南瘴氣,乍熱乍寒,積勞似瘧皆主之,兼治痎瘧連年不瘥。忌海藻、菘菜、莧菜、生蔥、生菜、

白話文:

蜀漆丸配方:取蜀漆、知母、升麻、白薇、地骨皮、麥門冬各五分,烏梅肉、鱉甲(炙)、葳蕤各四分,石膏八分,甘草(炙)三分,常山六分,豆豉一合,一起熬煮、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每日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劑量至每次二十丸。此方療效甚佳,若再加入一兩光明硃砂,效果更神奇。主要治療嶺南地區的瘴氣,以及忽冷忽熱、勞累過度導致類似瘧疾的症狀,也適用於多年未癒的痎瘧。忌食海藻、菘菜、莧菜、生蔥、生菜。

用蜀漆、青術、香、升麻、鱉甲、炙牡蠣、熬硃砂、研豬苓、香豉(各四分)、常山、大黃(各八分),為末蜜和丸梧子大米湯下寸二丸日二服漸漸瘥至平復止治瘴瘧不瘥。

白話文:

蜀漆丸:

取蜀漆、青黛、丁香、升麻、鱉甲、炙牡蠣、煅硃砂、研磨好的豬苓、香豉(各四分),常山、大黃(各八分),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寸二分(約1.2公分),每日服用兩次,直到病癒為止。此方主治瘴氣引起的瘧疾久治不癒。

2. 蠲痹湯

治冷痹手足腰痛沉重及身體煩疼背項拘急

黃耆(蜜炙) 防風(去蘆) 羌活 赤芍藥(酒炒) 薑黃(炒) 當歸(酒洗各二錢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鍾,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一方無防風。

愚按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故用黃耆以實衛,當歸以調榮,羌活驅風,薑黃療痹,赤芍藥和肝,甘草和脾。黃耆畏防風,得防風而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白話文:

蠲痹湯治療因風寒濕邪導致的手腳、腰部疼痛沉重,以及全身痠痛、背部僵硬等症狀。

藥方組成:黃耆(蜜炙)、防風(去蘆)、羌活、赤芍藥(酒炒)、薑黃(炒)、當歸(酒洗,各2.5錢)、炙甘草(0.5錢)。

用法:以上藥材一劑,加水兩杯,生薑五片、大棗兩枚同煎,煎至一杯,飯前服用。也有一方不含防風。

說明:痹症是由風寒濕三種邪氣共同導致的。邪氣入侵人體,必然導致正氣虛弱。營氣不足則肢體麻木不仁,衛氣不足則肢體不能活動,因此方劑使用黃耆補益衛氣,當歸滋養營氣,羌活祛風,薑黃治痹,赤芍藥和解肝氣,甘草調和脾胃。雖然黃耆和防風是相畏的藥物,但黃耆與防風同用,反而能增強療效,這是藥物之間相畏相使的例子。

3. 舒經湯

即蠲痹湯,無黃耆、防風,有白朮、海銅皮、生薑,水煎去滓,入沉香汁少許,食前服,治臂痛不能舉。有人常苦左臂痛,或以為飲,或以為風為濕,諸藥悉投,繼以針灸,俱不得效,用此方而愈。蓋是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非風非濕。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

白話文:

舒經湯

此方即蠲痹湯加減,去掉了黃耆、防風,增加了白朮、海銅皮、生薑。水煎去藥渣後,加入少量沉香汁,飯前服用,可以治療手臂疼痛抬不起來的情況。曾有人長期飽受左臂疼痛的困擾,有人認為是飲邪,有人認為是風濕,試過各種藥物,也針灸治療,都無效,用了這個方子才痊癒。這是因為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致,並非風濕所引起的。腰部以下的疼痛,飯前服用;腰部以上的疼痛,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