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一 (3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6)

1. 芎辛湯

即芎辛湯加附子、川烏、南星、乾薑等分,每服四錢,姜五片,芽茶少許,水煎服。治一切偏正頭痛不可忍者。除發熱者不當服。其餘痰厥、飲厥、腎厥等症,只以此藥調鍾乳粉間服。治頭痛緊捷之法,無以逾此。頭痛多用石膏,取其能墜痰飲,恐其性寒,故以鍾乳代之。

白話文:

芎辛湯加減方,加入附子、川烏、南星、乾薑等份量,每次服用四錢,加薑五片,少許茶葉煎服。能治療各種程度劇烈的頭痛。但發燒者不宜服用。其他像痰厥、飲厥、腎厥等症,則可用此藥方調配鍾乳粉服用。治療頭痛緊迫迅速的方劑,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頭痛常用石膏,因為它能降下痰飲,但因其性寒,所以用鍾乳粉代替。

2. 白龍丸

即芎辛湯加藁本、白芷各等分為細末,每藥四兩,入煅過石膏半斤,水丸,每兩分作八丸,薄荷清茶食後嚼下一丸,治男婦一切風症,遍身瘡癬,手足頑麻,偏正頭疼,鼻塞腦悶,大解傷寒頭風,又治霧露之氣或發熱,療風蛀牙疼,用一丸分作三次,乾擦後用鹽湯漱之,更用蔥茶嚼下。

白話文:

白龍丸

將芎辛湯的藥方,加入等量的藁本和白芷,磨成細粉。每種藥材用四兩,再加入半斤煅燒過的石膏,製成水丸。每兩藥丸分成八粒,飯後用薄荷清茶送服一粒,可治療男女各種風濕症、全身皮膚病、手足麻木、偏頭痛、鼻塞頭昏、傷寒引起的頭痛,以及因霧露寒濕引起的發熱。 治療風濕牙痛時,取一粒藥丸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後用乾布擦拭牙齒,再用鹽水漱口,最後嚼服蔥茶。

3. 通關散

即芎辛湯加撫芎、川烏、白芷為細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清或薄荷湯調下,治中風、傷寒發熱、惡風頭痛、目眩、鼻塞、聲重、肩背拘急、身體痠疼、肌肉瞤動、牙關緊急、久新頭風、眼暗。

白話文:

通關散

此方以芎辛湯為基礎,再加入川芎、川烏、白芷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蔥白茶或薄荷水送服。主治中風、傷寒發熱、怕風頭痛、頭暈目眩、鼻塞、聲音嘶啞、肩背僵硬疼痛、全身酸痛、肌肉抽搐、牙關緊閉、久治不癒的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4. 川芎丸

即芎辛湯加防風、薄荷、桔梗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食後臨臥茶清細嚼一丸,消風壅、化痰涎、利咽膈、清頭目,治頭痛、旋眩、心忪煩熱、頸項緊急、肩背拘倦、肢體煩疼、皮膚瘙癢、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面上遊風狀如蟲行。

白話文:

川芎丸是用芎辛湯的藥方,再加入防風、薄荷、桔梗,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像芡實一樣大小的丸藥。飯後睡前,用淡茶送服,細細嚼碎一丸。此藥能消除風邪壅塞,化解痰涎,通利咽喉,清利頭目,治療頭痛、頭暈目眩、心煩氣悶、頸項僵硬疼痛、肩背酸痛乏力、四肢疼痛、皮膚搔癢、頭昏眼痛、鼻塞聲音嘶啞、臉上感覺有風在遊走,像蟲子爬行一樣的感覺。

5. 五積散

調中順氣除風冷化痰飲治脾胃宿冷,腹肋脹痛,胸膈停痰,嘔逆噁心,或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心腹痞悶,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體怠惰,寒熱往來,飲食不進,及婦人血氣不調,心腹撮痛,經候不調,或閉不通。

麻黃(去根節六兩) 肉桂(去粗皮) 芍藥(各三兩) 甘草(炙三兩) 蒼朮(米泔浸廿四兩) 厚朴(去粗皮四兩) 陳皮(去白六兩) 半夏(湯洗七次) 茯苓(各三兩) 枳殼(去穰炒六兩)桔梗(去蘆頭十二兩) 川芎 當歸(去蘆各三兩) 乾薑(炮四兩) 白芷(三兩)

上除肉桂枳殼二味別為粗末,外十三味同為粗末,慢火炒令色轉攤冷,次入桂枳殼末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按海藏五積論云:麻黃桂芍藥甘草,即麻黃桂枝各半湯也;蒼朮甘草陳皮厚朴,即平胃散;枳殼桔梗陳皮茯苓半夏,即枳桔二陳湯兼川芎當歸湯治血,又加乾薑為厚朴散。此數藥相合,為解表溫中泄熱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雖為內寒外感,表裡之分所制,實非仲景表裡麻黃桂枝姜附之的方也。

至於冷積嘔吐泄痢癥瘕時疾疫氣項背拘急,加蔥自豆豉;厥逆加吳茱萸;寒熱咳逆加棗;婦人難產加醋,始知用之非一途也。惟知活法者擇之。

白話文:

五積散

此方能調理脾胃、順暢氣機、驅除風寒、化解痰飲。主治脾胃積寒導致的腹部肋骨脹痛、胸膈痰滯、嘔逆噁心;或因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引起的胸腹痞悶、頭昏腦脹、肩背僵硬、四肢乏力、寒熱交替、食慾不振;以及婦女血氣不調、心腹絞痛、月經不調或閉經不通等症狀。

藥物組成:麻黃(去節六兩)、肉桂(去粗皮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三兩)、米泔浸蒼朮(二十四兩)、厚朴(去粗皮四兩)、陳皮(去白六兩)、湯洗七次的半夏(三兩)、茯苓(三兩)、枳殼(去瓤炒六兩)、桔梗(去蘆頭十二兩)、川芎(三兩)、當歸(去蘆三兩)、炮乾薑(四兩)、白芷(三兩)。

其中肉桂、枳殼兩味藥單獨研磨成粗粉,其餘十三味藥混合研磨成粗粉,用文火炒至顏色變深後攤涼,再加入研磨好的肉桂、枳殼粉末拌勻。每次服用三錢,用煎藥一盞半的水,加生薑三片,煎至一盞藥汁,過濾藥渣後溫服。

此方根據《海藏五積論》的原理配伍而成,融合了麻黃桂枝各半湯、平胃散、枳桔二陳湯以及川芎當歸湯、厚朴散等方劑的功效。此方具有解表溫中、泄熱除痰、消痞調經的功效,適用於內寒外感、表裡證候,但與仲景的表裡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有所不同。

針對不同情況,可適當加減藥物:如出現冷積導致的嘔吐、泄瀉、癥瘕、時疫等,伴有項背拘急者,可加入蔥白和豆豉;厥逆者,可加入吳茱萸;寒熱咳嗽者,可加入大棗;婦女難產者,可加入醋。 此方用法靈活多變,需醫生根據實際情況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