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一 (2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7)

1. 甘草湯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又治傷寒,脈代,心悸動,危困者。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二三天出現咽喉痛的,可以服用甘草湯;仍然不痊癒的,服用桔梗湯。又用於治療傷寒病,脈搏不規則,心悸動,危重病情的患者。

2. 甘草(二兩甘平)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3. 桔梗湯

一名甘桔湯,宋仁宗名如聖湯,即甘草湯加桔梗(一兩)。金匱治肺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服之則吐膿血也。亦治血痹。

白話文:

甘桔湯,別稱聖湯,由宋仁宗命名,是甘草湯加桔梗(一兩)而製成的藥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肺癰咳嗽、胸悶氣滿、怕冷、脈搏快、咽喉乾燥,時吐濁臭濃痰,最後吐出膿血,像米粥一樣。也可治療血痹。

按成無己雲:陽邪傳於少陰,邪熱為咽痛,服甘草湯則瘥。若寒熱相搏為咽痛者,服甘草湯若不瘥,與桔梗湯以和少陰之氣。蓋桔梗辛溫以散寒,甘草甘平以除熱。甘桔相合,以調寒熱。海藏加減法,加訶子皮(二錢),煎去滓飲清,名訶子散,治失音無聲。○如咳逆上氣者,加陳皮。

白話文:

根據成無己的說法:陽邪傳遞到少陰經,邪熱引起的咽痛,服用甘草湯就會痊癒。如果寒熱相搏引起的咽痛,服用甘草湯無效,加服用桔梗湯以調和少陰之氣。因為桔梗辛溫可以散寒,甘草甘平可以清熱。甘草和桔梗配合使用,可以調節寒熱。海藏在加減法中,加訶子皮(二錢),煎好後去除藥渣,只喝清液,稱為訶子散,用來治療失音無聲的症狀。如果出現咳嗽逆氣上行的症狀,加陳皮治療。

○如涎嗽者,加知母、貝母。○如酒毒者,加葛根。○如少氣者,加人參、麥門冬。○如唾膿血者,加紫菀。○如疫毒腫者,加鼠黏子、大黃。○如咳渴者,加五味子。○如嘔者,加生薑、半夏。○如目赤者,加梔子、大黃。○如胸滿膈不利者,加枳殼。○如不得眠者,加梔子。

白話文:

  • 如果有唾液和咳嗽的症狀,加入知母和貝母。

  • 如果有酒毒的症狀,加入葛根。

  • 如果有氣短的症狀,加入人參和麥門冬。

  • 如果有吐膿血的症狀,加入紫菀。

  • 如果有疫毒和腫脹的症狀,加入鼠黏子和黃。

  • 如果有咳嗽和口渴的症狀,加入五味子。

  • 如果有嘔吐的症狀,加入生薑和半夏。

  • 如果有眼睛發紅的症狀,加入梔子和黃。

  • 如果有胸悶和膈肌疼痛的症狀,加入枳殼。

  • 如果失眠,加入梔子。

○如心胸痞者,加枳實。○如膚痛者,加黃耆。○如面目腫者,加茯苓。○如咽痛者,加鼠黏子、竹茹。○如肺痿者,加阿膠,能續氣。○如發癍者,加防風、荊芥。○如聲不出者,加半夏。

白話文:

如果胸悶,加枳實。

如果皮膚疼痛,加黃耆。

如果臉部腫脹,加茯苓。

如果咽喉疼痛,加鼠黏子、竹茹。

如果肺結核,加阿膠,可以續氣。

如果發癍,加防風、荊芥。

如果聲音不出,加半夏。

4. 荊芥湯

即甘桔湯加荊芥、生薑治咽喉腫痛,語音不出,咽之痛甚。

白話文:

甘桔湯加入荊芥和生薑,治療咽喉腫痛、聲音不出、吞嚥時疼痛加重。

5. 桔梗甘草梔子湯

用桔梗、甘草、梔子等分,治豆瘡煩燥。

白話文:

使用等量的桔梗、甘草和梔子,可以治療痘瘡引起的煩躁。

6. 大黃甘草湯

用大黃(四兩)甘草(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治內熱熾盛,幽門不通,上衝吸門,食入反出。

白話文:

將大黃(四兩)和甘草(一兩)加入三碗水中煮,煮到只剩一碗水時,將藥汁溫服。用於治療內熱熾盛,幽門不通,上衝咽喉,吃進去反而又吐出來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