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一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6)

1. 小青龍加石膏湯

即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治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白話文:

小青龍加石膏湯是用小青龍湯加二兩石膏,治療肺部脹滿咳嗽,並伴有上氣不暢、煩躁喘息,脈搏浮弱,心窩處有積水的情況。

2. 越婢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五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按成無己云:胃為十二經之主,脾治水穀為卑藏若婢。內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是湯所以謂之越婢者,以發越脾氣通行津液。外臺方一名越脾湯,或云起脾湯,即此義也。

白話文:

越婢湯治療因風水導致的惡風、全身腫脹,脈象浮弱不渴,持續自汗,沒有明顯發熱的症狀。

藥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掰開)。

使用方法:以上五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成無己說:胃是十二經脈之主,脾負責消化吸收水穀,像婢女一樣侍奉胃。內經記載:脾臟輔助胃運化津液。此方之所以稱為「越婢湯」,是因其能疏通脾氣,使津液運化通暢。 《外台秘要》中也收錄此方,名稱為「越脾湯」或「起脾湯」,意思相同。

3. 越婢加半夏湯

即越婢湯加半夏(半升)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白話文:

越婢加半夏湯是用越婢湯加上半夏(半升)來治療咳嗽並氣往上衝的症狀,這屬於肺脹,患者會喘息,眼睛看起來像要脫出來一樣,脈搏浮大。

4. 越婢加朮湯

即越婢湯加白朮(四兩)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

白話文:

越婢加朮湯是用越婢湯再加上白朮(四兩)的方劑。治療身體極度燥熱,導致津液耗損,皮膚毛孔張開,汗出過多,感受外邪(厲風),下焦(小腹以下)腳部無力,怕風的症狀,可以再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5. 加減麻黃湯

即麻黃湯加半夏、陳皮、紫蘇、生薑治肺感寒邪咳嗽。

白話文:

加減麻黃湯是用麻黃湯的基礎,再加入半夏、陳皮、紫蘇、生薑,來治療因為寒邪入侵肺部而引起的咳嗽。

6. 九寶湯

即麻黃湯加陳皮、紫蘇、桑皮、薄荷、大腹、生薑、烏梅煎服,治經年喘嗽通用。

白話文:

九寶湯

這是麻黃湯的改良方,加入了陳皮、紫蘇、桑皮、薄荷、大腹皮、生薑、烏梅等藥材煎服,適用於治療多年咳嗽喘息的症狀。

7. 三拗湯

即麻黃湯去桂枝,用生甘草(三錢),麻黃(不去節六分),杏仁(不去皮尖五十粒),治感冒風寒,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喘急。

白話文:

三拗湯:是用麻黃湯去掉桂枝,改用生甘草三錢、麻黃(不去節)六分、杏仁(不去皮尖)五十粒,來治療感冒風寒,伴隨鼻塞聲音沉重、說話困難、咳嗽氣喘的症狀。

8. 追魂湯

即三拗湯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分二帖,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蜚屍、氣絕、口噤。

白話文:

追魂湯:用三拗湯的藥材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分成兩劑服用,可治療突然昏厥、暴亡,以及中邪、鬼壓床、中邪導致屍體僵硬、氣絕、口不能開等症狀。

9. 五虎湯

即三拗湯加石膏、知母,治痰喘。一方去知母,加細茶,名「五拗湯」。

白話文:

五虎湯:就是三拗湯再加上石膏和知母,用來治療痰喘。還有一種方子,去掉知母,加入細茶,叫做「五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