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劑》~ 卷之一 (14)
卷之一 (14)
1. 麻黃湯
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麻黃(三兩去節,甘溫) 桂枝(二兩去皮,辛熱) 甘草(一兩炙,甘平)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辛溫)
白話文:
麻黃(三兩,除去節,甘味藥性溫熱) 桂枝(二兩,除去皮,辛味藥性溫熱) 甘草(一兩,炙過,甘味藥性平) 杏仁(七十個,除去皮和尖端,辛味藥性溫熱)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白話文:
將麻黃、桂枝、葛根、甘草四味中藥,放入九升水中煮,先將麻黃煮至剩下七升,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物,繼續煮至剩下二升半,過濾渣滓,趁溫熱時服用八杯,蓋上棉被至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喝粥,其他方面按照桂枝法將息。
元戎云:夏加知母、黃芩、石膏,恐有癍黃之變。惟冬與春病人素虛寒者,不宜加此。成無己云:本草有曰: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也。實為寒邪在表,皮腠堅實,榮衛盛,津液內固之表實,非腹滿便難之內實也。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盛而中蘊,輕劑所以揚之,即麻黃、葛根之輕劑耳。
白話文:
夏天的時候,元戎先生說:加了知母、黃芩、石膏,恐怕會傷及黃膽。只有在冬天和春天的時候,病人身體虛弱、怕冷的,不適合加這些藥材。成無己先生說:本草有記載說:輕劑能夠去除實邪,像麻黃、葛根類藥材就是輕劑。所謂的實邪,是指寒邪在體表,皮肉堅實,氣血充盈,津液固守在體表的實證,不是肚子脹滿或大便不通的內實。聖濟經裏說:如果汗不出,皮肉嚴密,邪氣盛體內,用輕劑來發散,也就是麻黃、葛根這類的輕劑。
又云: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麻黃、甘草開肌發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氣。
白話文:
中醫典籍《內經》中提到:寒邪侵襲體內,應以甘溫之藥治療,佐以苦辛之藥增強療效。其中,麻黃和甘草具有開肌發汗的作用,桂枝和杏仁則可散寒下氣,共同起到祛寒解熱、宣肺通竅的作用。
2.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即麻黃湯去桂枝加石膏,治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風氣通於肝,風邪外甚,故以純甘之劑發之。
白話文:
麻黃湯去桂枝加石膏,用於治療出汗且呼吸急促,但沒有發高燒的患者。內經說:「肝臟苦且急躁,食用甘味食物可以緩和肝臟。」風邪的外邪太過嚴重,因此使用純甘味藥方來發散風寒。
3. 甘草麻黃湯
即麻黃湯去杏仁、桂枝,治風水。
白話文:
去掉麻黃湯中的杏仁、桂枝,可以治療風水。
4. 麻黃附子甘草湯
即甘草麻黃湯加附子(一枚)治少陰病二三日無里症者,用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溫經氣。金匱名麻黃附子湯,治水之為病。
白話文:
當病人出現少陰病的症狀,並且發作了兩三天,卻沒有出現裡急後重症狀時,可以用甘草麻黃湯加附子的方法來治療。
麻黃和甘草的甘味可以驅散表面的寒邪,附子的辛味可以溫暖經絡裡的氣,這被稱為「麻黃附子湯」,可以用來治療水氣引起的疾病。
5. 麻黃附子細辛湯
即前方去甘草,加細辛,治少陰病,如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潤之。」麻黃之甘以解少陰之寒,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脈沉,小屬少陰者。
白話文:
現在前方將甘草去掉,加上細辛,來治療少陰病,如果治療之後反而發熱,脈象沉細的人。內經說:「寒邪傷害於內,治療時使用甘味溫熱的藥物,佐以苦味辛辣的藥物,用辛味藥來滋潤少陰。」麻黃的甘味用來解除少陰的寒邪,細辛、附子的辛味用來溫暖少陰經絡。脈象沉細,是小屬少陰的表現。
6. 麻黃加朮湯
即麻黃湯加白朮(四兩)治濕家身煩疼者及風濕相搏腰以上腫
白話文:
麻黃湯加入白朮(四兩),用於治療濕氣重、身體疼痛的人,以及風寒濕氣相搏擊,導致腰部以上腫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