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劑》~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2)
1. 桂枝去桂加白朮湯
即桂枝湯去桂加白朮,治太陽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白話文:
桂枝去桂加白朮湯是用桂枝湯去除桂枝,再加入白朮的方劑。治療太陽傷寒病程在八九天左右,風寒濕邪互相侵犯,導致全身痠痛,無法翻身,沒有嘔吐和口渴的症狀,大便秘結,小便通暢的情況。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即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治汗下後仍頭痛、項強、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心下滿、痛、小便利者成結胸。小便不利為停飲,故加茯苓以行之。
白話文: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是用桂枝湯去掉桂枝,再加入茯苓、白朮,治療汗出之後仍然頭痛、脖子僵硬、發熱、不出汗、心口飽滿微痛、小便不利的症狀。如果心口飽滿、疼痛,而且小便不利,就屬於結胸的症狀。小便不利是因為體內水分停滯,所以加入茯苓來利水消腫。
3. 桂枝加附子紅花湯
即桂枝湯去大棗加附子、紅花治婦人傷寒表虛自汗,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經水適斷。
白話文:
桂枝加附子紅花湯是用桂枝湯去掉大棗,再加入附子、紅花,治療婦女傷寒,表現為表虛自汗、身體寒冷、四肢拘急、脈象沉而遲,月經剛結束的症狀。
4.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成無己云:「桂枝之辛熱走肺而益氣,甘草之甘平入脾而緩中,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白話文:
桂枝甘草湯
用四兩去皮的桂枝、二兩炙過的甘草,加三升水煮成一升,過濾掉藥渣後,一次服用。成無己說:「桂枝辛溫,走肺經,能益氣;甘草甘平,入脾經,能緩和中焦,用於治療發汗過多導致手抱胸前、心悸、想讓人按壓的症狀。」
5. 茯苓甘草湯
即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生薑,治傷寒汗出而不渴者。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是用桂枝甘草湯加茯苓和生薑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傷寒病,患者出汗但不覺得口渴的情況。
6.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即桂枝甘草湯加龍骨、牡蠣治因燒針煩躁者
白話文: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是用桂枝甘草湯加上龍骨、牡蠣,來治療因為燒針而煩躁不安的病症。
7. 桂苓五味甘草湯
即桂枝甘草湯加茯苓、五味子,治氣從小腹上衝胸咽,小便難時覆冒者。
白話文:
桂苓五味甘草湯:這是桂枝甘草湯加茯苓、五味子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氣體從下腹部向上衝到胸部和咽喉,同時小便困難,甚至尿液倒流的症狀。
8. 葛根湯
即桂枝湯加葛根、麻黃(三兩),治太陽病項背強、身體疼痛、無汗、惡風者。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
白話文:
葛根湯:就是桂枝湯加葛根和麻黃(各三兩),用於治療太陽病引起的頸項後背僵硬疼痛、渾身酸痛、不出汗、怕風的症狀。也用於治療太陽病與陽明病合併,出現腹瀉的症狀。
9. 葛根加半夏湯
即葛根湯加半夏(半升)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
白話文:
葛根加半夏湯是用葛根湯加半升半夏,治療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生病,沒有腹瀉,但是嘔吐的症狀。
10. 解肌湯
即葛根湯去生薑加黃芩,治溫病頭疼壯熱者。
白話文:
解肌湯:就是葛根湯去掉生薑,再加入黃芩,用來治療溫病引起的頭痛、發熱。
11. 陽旦湯
即桂枝湯加黃芩(二兩)治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
白話文:
陽旦湯是用桂枝湯的基礎,再加入黃芩(兩倍劑量),治療中風兼傷寒,症狀表現為脈搏浮弱、發熱、汗出時有時無、怕風、頸項僵硬、鼻塞鳴響、噁心嘔吐。
12. 陰旦湯
即陽旦湯,以桂心(易)桂枝,以乾薑易生薑,治傷寒股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者。
白話文:
陰旦湯與陽旦湯相同,只是將方劑中的肉桂改為桂枝,乾薑改為生薑。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導致的腿部關節疼痛,症狀表現為內寒外熱,以及虛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