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6)

1. 戊己丸

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等分,為細末,蒸餅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空心下,日三服。治脾胃受濕泄利不止,臍腹刺痛,米穀不化。亦治小兒疳氣下痢。

白話文:

用黃連去除雜質,吳茱萸去除梗炒,白芍藥各等分,磨成細末,加入蒸過的麵粉糊混合,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以濃鬱的米湯送服,空腹服用,每天三次。用於治療脾胃受濕導致的腹瀉不止,臍腹刺痛,米穀不消化等症狀,同時也可用於治療小兒疳氣下痢。

2. 變通丸

用川黃連去毛、吳茱萸湯泡過各二兩,同炒香,揀出各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桐子大,各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用黃連丸甘草湯下;白痢用茱萸丸,薑湯下;赤白痢各用十五丸,米湯下。此乃浙西河山純老方,救人甚效。

白話文:

將川黃連去除雜毛,吳茱萸用湯泡過,各取二兩,一起炒香,分別挑出磨成細末,用粟米飯和起來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分開收藏。每次服用三十丸。如果是赤痢,服用黃連丸,用甘草湯送服;如果是白痢,服用吳茱萸丸,用薑湯送服;如果是赤白痢,服用每種藥丸十五丸,用米湯送服。這是浙江西部地區經常使用的傳統藥方,對人體很有療效。

3. 左金丸

黃連(六兩)茱萸(一兩)同炒為末,神麯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薛立齋用白朮陳皮湯下,治肝火脅肋刺痛,或發寒熱,或頭目作痛,泄瀉、淋秘,一切肝又之症皆效。

白話文:

將黃連(六兩)和茱萸(一兩)一起炒至變成粉末,再加入神曲調和製成丸劑,每個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白開水送服。薛立齋曾經使用白朮、陳皮湯來送服此丸劑,治療由於肝火旺盛所導致的脅肋刺痛、寒熱交替、頭目疼痛、腹瀉、淋病,以及其他一切與肝臟相關的疾病,皆有療效。

4. 黃連阿膠丸

黃連(三兩)茯苓(二兩)為末,阿膠(一兩)炒末,水化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治脹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裡急後重,腹痛口燥煩渴便閉。

白話文:

把黃連(三兩)、茯苓(二兩)搗成粉末,阿膠(一兩)炒熟後搗成粉末,加水調和後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此藥方用於治療胃脹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裡急後重,腹痛口燥煩渴便閉等症狀。

5. 駐車丸

黃連(三十兩)乾薑(炮十兩)當歸去蘆(十五兩)為細末,另用阿膠(十五兩)炒珠為末,以醋煮成膏和前末為丸,每服三十丸,食前水飲下,治下痢腹痛,無問新舊、冷熱、膿血、日夜無度者。

白話文:

將黃連(三十兩)乾薑(炮製後十兩)當歸去蘆(十五兩)研磨成細末。另外,將阿膠(十五兩)炒成珠狀,研磨成細末,用醋煮成膏狀,再將前面的細末混合均勻,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水送服。此藥方可治療下痢腹痛,無論是新發的還是舊的,冷熱引起的,膿血便,晝夜不分,均可有效治療。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用黃連、黃芩、乾薑、人參,治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若食入口即吐者。

白話文: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使用黃連、黃芩、乾薑、人參四種中藥材組成的湯劑。

治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治療由於寒邪引起的傷寒,已經吐下過後,但仍然感到噁心、嘔吐、腹瀉的症狀。

若食入口即吐者:如果吃下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

6. 小駐車丸

當歸去蘆(二兩)訶子炮去核(一兩)乾薑炮、黃連去須(各三兩)為末,用阿膠(一兩三分)水煎汁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二十丸,飯飲下。治小兒冷熱不調,乳哺失節,泄瀉不止,下痢鮮血赤多,白少,腹痛後重,腸胃虛滑,便數頻,並減食困倦。

白話文:

使用當歸去蘆 (二兩)、訶子炮去核 (一兩)、乾薑炮、黃連去須 (各三兩) 研磨成細末,加入阿膠 (一兩三分) 水煎湯汁和成丸狀,如粟米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服用。用於治療小兒冷熱不調,乳哺失節,腹瀉不止,下痢鮮血赤多,白少,腹痛後重,腸胃虛滑,便數頻,並減食睏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