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自序
自序
1. 自序
醫學之要,莫先於切脈,脈候不真,則虛實莫辨、攻補妄施,鮮不夭人壽命者。其次,則當明藥性,如病在某經當用某藥,或有因此經而旁達他經者。是以補母瀉子,扶弱抑強,義有多端,指不一定。自非兼貫博通,析微洞奧,不但呼應不靈,或反致邪失正。先正云:用藥如用兵,誠不可以不慎也。
白話文:
在醫學中,最重要的是診斷脈象,如果脈象不準確,就無法分辨虛實,錯誤地使用攻補之法,鮮有不危及性命的。其次,必須瞭解藥物的特性,如果疾病在某條經絡上,就應該使用對應的藥物,或者有些藥物可以透過某條經絡到達其他經絡。因此,補虛瀉實、扶助虛弱抑制強亢的原則有很多種,沒有固定的準則。如果不博覽羣書、貫通古今,深入理解藥物的奧妙之處,不僅無法靈活運用藥物,甚至可能損害身體的正氣而助長邪氣。古人說:用藥就像用兵,必須非常謹慎。
古今著本草者,無慮數百家,其中精且詳者,莫如李氏《綱目》,考究淵博,指示周明,所以嘉惠斯人之心,良方切至。第卷帙浩繁,卒難究殫,舟車之上,攜取為難,備則備矣,而未能要也。他如《主治》、《指掌》、《藥性歌賦》,聊以便初學之誦習,要則要矣,而未能備也。
白話文:
從古至今研究草藥的人,大約有幾百家。其中最有系統、最詳盡的,沒有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厲害的了。李時珍考據博學,說明周全明確,他的良方能讓人們得到好處,救治人命非常及時。只是書的篇幅太多,一下子很難全讀透。在車馬上,帶著這本書很不方便。雖然很齊全,但也不夠精簡。其他像《主治》、《指掌》、《藥性歌賦》這種書,雖然方便初學者朗誦背誦,但內容不夠全面。
近如《蒙筌》、《經疏》,世稱善本。《蒙筌》附類,頗著精義,然文拘對偶,辭太繁縟,而闕略尚多;《經疏》發明主治之理,制方參互之義,又著簡誤,以究其失,可謂盡善,然未暇詳地道、明制治、辨真偽,解處偶有付會,常品時多芟黜,均為千慮之一失。余非岐黃家,而喜讀其書,三餘之暇,特為諸家本草,由博返約,取適用者凡四百品,匯為小帙。
白話文:
最近的《蒙筌》和《經疏》,世人稱讚是好書。《蒙筌》分類收錄,頗能發揮精要,但文章拘泥對仗,辭藻過於繁瑣,而且遺漏之處還不少;《經疏》闡述主治的原理,制定方劑的相互配合,又顯得過於簡略。如果追究其失誤,可以說是相當完善,但沒有充分考慮藥物性質、明確藥方配製方法、辨別真偽,有的解釋勉強牽強附會,也有的常被作為尋常藥物而被刪除,都算是考慮不周的失誤。我雖然不是中醫,卻喜歡讀這類書,在空閒之餘,專門研究了各種本草書籍,由廣博回歸精簡,挑選出實用的藥物,總共有四百種,彙編成這本小冊子。
某藥入某經、治某病,必為明其氣味、形色所以主治之由,間附古人畏惡兼施、制防互濟、用藥深遠之意,而以土產、修治、畏惡附於後,以十劑宣、通、補、瀉冠於前,既著其功,亦明其過,使人開卷瞭然,庶幾用之不致舛誤。以去備則已備矣,以去要則又要矣。通敏之士,由此而究圖焉,醫學之精微,可以思過半矣。
題曰本草備要,用以就正於宗工焉!
休寧訒庵汪昂題於延禧堂
白話文:
當某種藥物進入某條經絡,治療某種疾病時,必須清楚其氣味、形色,才能瞭解其主治疾病的緣由。同時,也要參考古人對藥物的畏懼和喜愛、制約和互補的做法,以及用藥時深遠的意涵。此外,還應補充說明藥物的產地、加工方法和忌諱,並將十劑補、瀉、宣、通的藥方放在前面,既說明瞭藥物的功效,又指出了可能的過錯,讓讀者一目瞭然,避免用藥時出現差錯。
這樣一來,必要的資料就齊全了,重要的要點也明確了。聰敏的人們由此進一步研究探討,就能領悟醫學的精妙之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