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童序

回本書目錄

童序

1. 童序

乙已夏,武林武蝶生先生,言及新安汪訒庵《本草備要》、《醫方集解》二書簡要易明,鄉僻無醫之所與不知醫之人,讀之瞭然。且卷帙無多,行李便於攜帶其中。醫方無不神效,歷試歷驗,洵為有濟於世之書。惜坊本舛訛漶漫,幾至不能卒讀。如能重訂鋟行,亦造福不小。

京江包松溪、包美東、包子璥諸君子聞之欣然,願為重刊,而蝶翁遂以仇校自任,於是松溪諸君⿰酉居金開雕。雕既成,有謂方書中精詳而罕傳者頗多,此書淺略,且已遍行海內,家有其書,何必多此一舉?此蓋泥於海鹽吳遵程之說。不知吳氏之《成方切用》、《本草從新》即因汪氏書而推廣之,良足補所未備,然例以先河後海之義,則汪氏安可忽者。擬俟此書工竣,即續刊吳氏之書,以與汪氏書相輔而行,此特先河之義也。

噫嘻,醫豈易言哉!病情萬變,治不一端。近之淺學急求速化,往往鈔撮湯頭,藥性編寫為歌訣,人挾一冊,率爾懸壺,以性命為嘗試。曾有友人偶患腸風,以柿乾燒灰,飲服而愈。醫者驚為奇方,紀而錄之,不知即載在《本草備要》柿干注內,則是醫家於此二書罕有涉其淺而領其略也,遑問其他。今之重梓是書,正以其淺而易明,略而知要,以便於人人之用耳。

若夫高材敏達之士,欲廣究醫理之奧,則最古之《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最博之《千金》、《外臺》諸書俱在,原不以淺略域之也。抑聞之,行遠自邇,登高自卑,苟由此而尋源竟委,以遊灝博而歸於精微。為三折肱之良醫,登一世於仁壽,是二書者,又未必非梯航之一助云。

道光二十五年仲冬月童濂敘於揚州

白話文:

道光二十五年夏天,武林(今杭州)的武蝶生先生說,新安(今安徽一帶)汪訒庵所著的《本草備要》和《醫方集解》這兩本書,簡明扼要,淺顯易懂,即使是偏僻鄉村沒有醫生的地方,或是對醫學一竅不通的人,讀起來也能明白。而且這兩本書的冊數不多,攜帶很方便,其中的醫方藥方都非常有效,經過多次驗證,確實是對世人有幫助的書。可惜的是,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版本錯誤很多,字跡模糊,幾乎讓人無法讀完。如果能重新校訂刊印,也是一件造福大眾的好事。

京江(今江蘇鎮江)的包松溪、包美東、包子璥幾位先生聽了這個建議,非常高興,願意出資重新刊印這兩本書。武蝶生先生就自告奮勇地承擔了校對的工作。於是,包松溪先生他們就在金陵(今南京)開工雕版印刷。書快要印好時,有人說,醫學書籍中精深詳盡且很少流傳的很多,這兩本書內容淺顯簡略,而且已經廣泛流傳於各地,家家戶戶都有,何必多此一舉呢?這大概是被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縣)吳遵程的說法給迷惑了。殊不知吳氏的《成方切用》和《本草從新》,其實就是根據汪氏的書加以推廣擴展的,確實彌補了汪氏書中的不足。但從「先有河,後有海」的角度來說,汪氏的書怎麼可以忽略呢?我們打算等這本書印刷完成後,就接著刊印吳氏的書,讓它和汪氏的書相輔相成,這也是尊崇「先河」的意義。

唉!醫學這門學問哪是輕易可以談論的啊!病情千變萬化,治療方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種。現在有些學識淺薄的人,急著追求快速見效,往往只是抄錄一些方劑和藥性,編寫成歌訣,人人都拿著一本,就隨便開始行醫,拿人命當試驗品。曾經有位朋友偶爾患了腸風(一種腸道疾病),用柿子乾燒成灰,用水沖服後就痊癒了。有些醫生竟然將此視為奇方,記錄下來,卻不知道這個方法其實就記載在《本草備要》中柿子乾的條目裡。由此可見,現在的醫生對於這兩本書,很少去深入研究,只是略知一二,更別說其他方面了。現在我們重新刊印這兩本書,正是因為它們淺顯易懂,簡明扼要,方便讓大眾都能夠使用。

至於那些資質高、領悟力強的人,如果想要深入研究醫學的奧秘,那麼最古老的《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以及內容最廣博的《千金方》、《外臺秘要》等醫學典籍,都在那裡,本來就不是用淺顯的內容來限制他們的。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登高必須從低處開始。如果能從這兩本書入手,尋根究底,最終也能夠學到廣博精深的醫學知識,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好醫生,讓眾生都能長壽安康。這兩本書,或許也能成為他們醫學道路上的助力。

道光二十五年仲冬月,童濂在揚州寫了這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