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38)
卷二 (38)
1. 【木香檳榔丸】
治痢疾裡急後重,開胸膈,破滯氣,散內熱,進飲食。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朮,枳殼,黃連,黃柏,大黃(各五錢),黑牽牛,香附米(各二兩)
上為末,水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溫水送下。
白話文: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朮、枳殼、黃連、黃柏、大黃(各 25 公克),黑牽牛、香附米(各 100 公克)
一方,有三稜、黃芩、當歸。
白話文:
一種藥方,含有三稜、黃芩、當歸。
2. 【百中散】
治一切痢疾。
米殼三兩,水浸少頃提起,去漠後,用白蜜炒黃色,厚朴切碎,以薑汁拌勻,炒令香熟淨,稱三兩,同為細末。每服一茶匙,以清米湯少加蜜調下。
白話文:
-
三兩米殼,用清水浸泡一會兒,取出後去掉外殼。
-
將米殼用白蜜炒至黃色。
-
將厚朴切成碎末,用薑汁拌勻,炒至香熟後,稱取三兩,與米殼一起研磨成細末。
-
每次服用一茶匙,用清米湯加少許蜂蜜調服。
3. 【調中湯】
治痢不拘新久,紅白雜下,裡急後重,腹痛。
蒼朮,白朮,當歸,白芍,滑石,青皮,黃芩,黃連(薑炒),生地(各一錢二分),檳榔(六分),上水二鍾,煎服。
白話文:
蒼朮、白朮、當歸、白芍、滑石、青皮、黃芩、黃連(生薑炒)、生地(各六公克),檳榔(三公克),加水400毫升,煎煮後服用。
4. 【升陽除濕湯】
治痢疾久而不愈,陽氣下陷。見泄門。
5. 【六陳湯劫劑】
青皮,陳皮,乾薑,甘草,烏梅,米殼
白話文:
青皮:未成熟的橘皮,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化痰的作用。
陳皮:成熟的橘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乾薑:生薑經乾燥後製成的藥材,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
甘草:一種豆科植物的根莖,具有益氣補脾、清熱解毒的作用。
烏梅:梅子的果實,具有斂肺止咳、固澀止瀉的作用。
米殼:稻穀外層的硬殼,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作用。
上水煎,空心服。
一方,治寒痢,青色為寒。用切乾薑如豆大,米飲服六七十粒,日三次用。
一方,治血痢神妙。乾薑火內燒黑,磁碗地下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空腹服用。
有一個方子,用於治療寒性痢疾,若大便顏色青綠則表明是寒性。將乾薑切成豆子大小,用米湯送服六十到七十粒,每日服用三次。
另有一個方子,對治療血痢有神奇的效果。將乾薑在火中燒至黑色,放在磁碗中待其冷卻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勻後服用。
6. 【升陽除濕防風湯】
治大便秘,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升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
白話文:
治療大便不通暢,或是感到腹部緊急卻排便困難,多次到廁所卻無法順利排便,或者只有少量的白色粘液,或是帶有少量血液,千萬不要使用瀉藥,應該提升體內的陽氣,這樣陰氣自然就會下降了。
蒼朮(四兩),防風(三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白芍(一錢),每服一兩,先將蒼朮片入水二碗,煎至一碗半,入諸藥同煎至一碗,空心服。
白話文:
蒼朮(四兩)、防風(三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白芍(一錢),每服一兩,先將蒼朮切片放入二碗水中,煎煮至剩下一碗半,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空腹服用。
7. 【芍藥湯】
治下血調氣,溲而便濃血。知氣行而血止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
白芍(一兩),當歸,黃連,黃芩(各五錢),官桂(二錢半),檳榔,大黃(各三錢),甘草(炙),木香(各二錢)
白話文:
-
白芍:1 兩
-
當歸:5 錢
-
黃連:5 錢
-
黃芩:5 錢
-
官桂:2 錢半
-
檳榔:3 錢
-
大黃:3 錢
-
甘草(炙):2 錢
-
木香:2 錢
每服五錢,水煎。如痢不減,漸加大黃。如汗後臟毒,加黃柏。
一方,噤口痢,百發百中。
鹿角二兩,煅存性,為末,大人三錢,小人一錢,酒調送下,不過一時即食。
一方,治赤痢及噤口痢,陽毒太甚。酒一碗,黃連三錢薑炒過煎,空心溫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如果痢疾沒有減輕,就逐漸加大黃的用量。如果出汗後還有內臟毒素,就加上黃柏。
有一個方法,治療噤口痢,百發百中。
取鹿角二兩,煅燒至性狀不再變化,研磨成粉末。成人每次服用三錢,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和服下,最多不超過一個時辰就可以吃東西。
另一個方法,治療赤痢和噤口痢,陽毒過於嚴重的情況。取酒一碗,黃連三錢用薑炒過後煎煮,空腹溫熱服用。
盦臍法治毒熱痢久不止,嘔惡不食,熱氣上攻,噤口不食。用田螺一個,連殼搗爛,入麝香少許,盦臍內,外川膏藥封之。
白話文:
用於治療熱毒痢疾時間長了,還一直沒好,還有嘔吐惡心、進食不佳、熱氣上攻口不能張、不能進食的情況。用田螺一個,連殼搗碎,加入少許麝香,敷於肚臍內,外面貼上膏藥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