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二 (2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5)

1. 嘈雜

嘈雜是痰因火動,治痰為先。薑炒黃連、炒梔子、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

一方,嘈雜,此乃食鬱有熱,炒梔子、黃連、枳實不可無。

白話文:

嘈雜是痰液受火氣激動而引起的,治療痰液應優先處理。用薑炒黃連、炒梔子、黃芩作為君藥,南星、半夏、陳皮作為佐藥,痰液熱度較高時,可加青黛。

一方,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朮、白朮、梔子,薑五片,水煎服。

一方,眩暈嘈雜是火動其痰,又謂之心嘈。二陳湯加芩、連、梔子之類。

白話文:

如果患者體型肥胖,且症狀嘈雜,燥吵不安,則在二陳湯的基礎上,酌情加入防風、蒼朮、白朮、梔子各適量的藥材,再加入薑五片,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2. 【芩連二陳湯】

治痰因火動,胃口作嘈。

甘草(炙),山梔(炒),南星(炮),黃連(薑炒),黃芩(炒),陳皮,茯苓,半夏(薑製),熱多加青黛。

白話文:

  1. 甘草(炒):具有清熱解毒、益氣補脾的功效。

  2. 山梔(炒):具有清熱涼血、瀉肝降火的功效。

  3. 南星(炮):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4. 黃連(薑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5. 黃芩(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6.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祛痰止咳的功效。

  7.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8. 半夏(薑製):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如果熱重(熱證嚴重)可以加青黛。

上水一鍾半,薑三片煎。

一方,心嘈索食。

白朮(炒),黃連(薑炒),陳皮(各等分)

上為末,作丸,白湯下七八十丸。

白話文:

用水一杯半,薑三片煎煮。

一個處方,用於心煩想吃東西。

白朮(炒過),黃連(用薑炒過),陳皮(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製作成丸劑,每次用白開水送服七十到八十粒。

一方,心嘈不喜食,此濕痰氣鬱。用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丸服。方見虛損門。

白話文:

一方,心煩躁亂、不喜歡吃東西,這是濕痰積聚、氣體鬱結引起的。使用三補丸加上蒼朮、倍量香附丸來治療。配方見虛損門。

一方,治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朮、白朮、炒梔子,水煎服。

白話文:

一方,治療肥胖人羣的嘈雜煩躁症。使用二陳湯,再少量加入撫芎、蒼朮、白朮、炒梔子,以水煎服。

一方,五更時嘈雜,因人多思慮,以致血虛有痰。四物湯加香附、梔子仁、黃連、貝母、栝蔞仁。

白話文:

在夜間五更時分存在嘈雜喧嘩的症狀,這可能是由於思慮過多導致的,因為思慮過多會造成血虛生痰。可以服用四物湯,並加入香附、梔子仁、黃連、貝母、栝蔞仁等藥材進行治療。

3. 吞酸

吞酸與吐酸不同,吐酸是平日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鬱積之久,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成酸水而出。吞酸者,濕熱鬱於肝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必用糲食蔬菜自養。

白話文:

吞酸與吐酸不同,吐酸是平常津液順著上升的氣鬱積而成的。鬱積久了,濕氣中生熱,所以從火氣化成,最後成為酸水吐出來。吞酸的人,是濕熱鬱積在肝臟而發出來的,潛藏在肺和胃之間,一定要用粗糙的食物和蔬菜來保養。

4. 【加味平胃散】

治吞酸或宿食不化。

蒼朮(不制),陳皮,厚朴,甘草,神麯(炒),麥芽(炒),每五錢,薑三片煎。

一方,治鬱積酸。

白話文:

蒼朮(不要另作加工),陳皮,厚朴,甘草,神曲(炒),麥芽(炒),每樣五錢重,再加三片生薑一起煎。

陳皮,半夏,茯苓(各一兩),吳茱萸(炒,一兩),黃連(炒,一兩半),蒼朮(一兩),枳實(五錢炒)

白話文:

陳皮、半夏、茯苓(各一兩),吳茱萸(炒一兩),黃連(炒一兩半),蒼朮(一兩),枳實(炒五錢)。

上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二三十丸,食遠服。冬月倍茱萸,夏月倍黃連。

一方,治噯氣,此胃中有鬱火,膈上有稠痰故也。

白話文:

使用末藥,將蒸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粒,飯後一段時間再服用。冬天時茱萸的用量加倍,夏天時黃連的用量加倍。

有一個方子,用來治療噯氣,這是因為胃中有鬱積的熱火,膈膜上有濃稠的痰所致。

南星,半夏,軟石膏,香附,梔子(炒),或作丸,或作湯,俱可服。

一方,治吐清水。

白話文:

南星、半夏、軟石膏、香附、梔子(炒熟),可以做成丸劑或湯劑,皆可服用。

蒼朮(土炒),茯苓,滑石(煅),白朮(炒),陳皮,水煎服。

白話文:

土炒蒼朮、茯苓、煅滑石、炒白朮、陳皮,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