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一 (4)
卷一 (4)
1. 【搜風順氣丸】
治腸胃積熱,以致膈間痞悶,大腸結燥,小便赤澀,腸風痔漏,腰膝痠痛,肢節頑麻,手足癱瘓,行步艱辛,語言謇澀。三十六般風,七十二般氣,無不治之。此藥宣通氣血、清熱潤燥、通利大小便,則諸病自愈。
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菟絲子(酒浸焙乾,),牛膝(酒浸二宿),乾山藥(各二兩),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郁李仁(湯泡去皮研,二兩),大黃(五錢,半生半熟),有加二兩者,有五兩者。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米飲任下,早晚各一服。覺大腸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此藥膏粱之家肥甘大過,以致大便結燥,尤宜服之。老人大腸無血最宜。
白話文:
【搜風順氣丸】
這個藥丸是治療腸胃積熱,導致胸膈之間感覺痞悶不舒服,大腸乾燥便秘,小便赤黃澀痛,腸風痔瘡,腰部膝蓋痠痛,肢體關節麻木,手腳癱瘓無力,走路困難,說話不流利等症狀的。它能治療各種風邪和氣滯導致的疾病。此藥能疏通氣血、清除熱氣、潤燥、通利大小便,各種病症自然就能痊癒。
藥方成分有: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火麻子(稍微炒過,去殼後另外研磨)、菟絲子(用酒浸泡後烘乾)、牛膝(用酒浸泡兩晚)、乾山藥(各二兩)、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研磨,二兩)、大黃(五錢,一半生用一半熟用),有的藥方會加到二兩,有的會加到五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茶水或米湯送服,早晚各服一次。如果感覺大腸稍微蠕動,就用羊肚肺羹來滋補身體。這個藥丸特別適合平時吃太多肥甘厚味導致大便乾燥的人服用,尤其適合大腸血氣不足的老年人。
2. 【烏龍丹】
川烏(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入龍腦麝香(各一分。又云各一錢)
上研令勻,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先以生薑汁研化,次以暖酒調服,早晚各進一服。五七丸便抬手足,十丸可自梳頭。
一方,治中風口眼歪斜,用巴豆七枚去皮爛研,左喎塗右手心,右喎塗左手心,仍將熱水一碗安手心中,須臾便正洗去,頻頻抽扯手中指,好。
一方,治中風三年不較者,松葉一片細切,以酒一斗煮取三升,頓服,汗出立瘥。
白話文:
【烏龍丹】
將川烏(去除皮和臍)、五靈脂各五兩,與龍腦、麝香各一分(或者說各一錢)混合研磨均勻,加水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先用生薑汁研開化散,再用溫酒調服,早晚各服一次。服用五到七丸,手腳就會可以活動,服用十丸左右,就能夠自己梳頭了。
另一方
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使用巴豆七枚,去除外皮後搗爛研磨,左邊歪斜塗在右手心,右邊歪斜塗在左手心,然後將一碗熱水放在手心中,過一會兒,口眼就會恢復正常,洗淨塗抹的藥物,並頻繁拉扯手的中指,就會好了。
另一方
治療中風三年都沒有好轉的情況,將松葉一片切細,用一斗酒煮成三升,一次喝完,出汗後就會立刻痊癒。
3. 【選奇湯】
治眉疼不可忍,此乃風疾先兆也。
羌活,防風(各二錢),甘草(二錢,夏生冬炒),黃芩(四制,冬月不用,一錢)
每服一兩,時時服,免風起。
白話文:
治療眉骨疼痛到難以忍受,這通常是風邪疾病將要發作的徵兆。
使用羌活、防風(各二錢),甘草(二錢,夏天使用生的,冬天則炒過使用),黃芩(經過四種炮製方式,冬天不用,用一錢)。
每次服用一兩,隨時都可以服用,可以避免風邪發作。
4. 【起左湯】
治氣厥、痰厥、血虛、癱左,即四物二陳加順氣安神之藥。
烏藥(童便煮,一錢),桔梗,枳殼(炒),秦艽,橘紅,生地(各八分),半夏(姜炒),白茯苓,黃芩(酒炒,各一錢),當歸(酒洗),芍藥(酒炒),羌活,川芎(各七分),甘草(炙),枳實(去穰炒,各五分),細辛(二分),南星(炮,八分),心神不寧加茯神、遠志、歸身。
上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服。
白話文:
【起左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氣厥、痰厥、血虛、以及半身不遂,基本上是在四物湯和二陳湯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些能順氣和安定心神的藥材。
藥材包含:烏藥(用童子尿煮過,約3.8克),桔梗,枳殼(炒過),秦艽,橘紅,生地(各約3克),半夏(用薑炒過),白茯苓,黃芩(用酒炒過,各約3.8克),當歸(用酒洗過),芍藥(用酒炒過),羌活,川芎(各約2.6克),甘草(炙過),枳實(去掉果肉炒過,各約1.9克),細辛(約0.8克),南星(炮製過,約3克)。如果心神不寧,可以加茯神、遠志、歸身。
將以上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以及五片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