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17)
卷二 (17)
1. 【知母茯苓湯】
治肺喘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陰不足,六味地黃丸為要藥。
白話文:
治療肺部喘息咳嗽不止,伴有時冷時熱的症狀,以及自發性出汗。屬於陰虛的情況,六味地黃丸是重要的藥物。
茯苓(八分),甘草(二分),知母(一錢),五味子(九粒),人參(五分),薄荷(五分),薑半夏(八分),柴胡(一錢),白朮(八分),款花(七分),桔梗(六分),麥冬(去心,一錢),黃芩(一錢),川芎(五分),阿膠(五分),薑一片,水煎服。
白話文:
-
茯苓(16克)
-
甘草(4克)
-
知母(3克)
-
五味子(9粒)
-
人參(10克)
-
薄荷(10克)
-
薑半夏(16克)
-
柴胡(3克)
-
白朮(16克)
-
款花(14克)
-
桔梗(12克)
-
麥冬(去芯,3克)
-
黃芩(3克)
-
川芎(10克)
-
阿膠(10克)
-
薑一片
以上藥材水煎服。
2. 【貝母丸】
治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去心),桑白皮,五味子,甘草(炙,各半兩,知母(一錢半),款冬花(二兩),杏仁(去雙仁、皮尖,麩炒二兩)
白話文:
-
貝母(去除中心):可以清肺化痰,潤肺止咳。
-
桑白皮:可以清肺潤肺,化痰止咳。
-
五味子:可以補肺益氣,生津止渴。
-
甘草(炙,各半兩):可以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的刺激性。
-
知母(一錢半):可以清肺熱,化痰止咳。
-
款冬花(二兩):可以清肺化痰,潤肺止咳。
-
杏仁(去雙仁、皮尖,麩炒二兩):可以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臨臥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沉於肺中,以知母、貝母、地骨皮降肺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於肺,不宜用涼藥,以五倍子斂而降之。治嗽而脅痛,先以青皮疏通肝氣,後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薑汁服之。治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薑汁,水煎服。
白話文:
(一)上等(藥)磨成細末,煉製成像龍眼般大的蜜丸,每天晚上睡覺前含化一丸。
(二)早上咳嗽得多的人,胃中有食物積滯,到這個時候火氣沉降於肺中,可以用知母、貝母、地骨皮來降低肺火。
(三)黃昏咳嗽得多的人,火氣浮在肺部,不宜服用涼藥,可以用五倍子來斂降火氣。
(四)治療咳嗽且脅部疼痛,先用青皮來疏通肝氣,然後用二陳湯加上南星、香附、青黛、薑汁服用。
(五)治療肺部脹氣而咳嗽,無論是左邊還是右邊都睡不好覺,這是痰液挾帶瘀血阻礙氣機而引起的疾病,宜用四物湯加上桃仁、訶子、青皮、竹瀝、薑汁,水煎服。
3. 【潤肺散】
治嗽而失聲音。
訶子,五味子,五倍子,黃芩,甘草各等分為末,煉蜜丸,噙化。
一方,治食積痰嗽。早晨嗽多者是。
白話文:
訶子、五味子、五倍子、黃芩、甘草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含化。
知母(炒),貝母(炒),地骨皮,黃連,陳皮,半夏,山楂薑三片,水煎服。
一方,氣塞作嗽而有疾。
白話文:
知母(炒)、貝母(炒)、地骨皮、黃連、陳皮、半夏、山楂、薑三片,一起用清水煎煮成湯藥,服用。
二陳湯加栝蔞仁、蘿蔔子、桔梗、枳殼,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服。
白話文:
將二陳湯加入栝蔞仁、蘿蔔子、桔梗和枳殼,加水一碗半,生薑三片,一起煎煮服用。
一方,治嗽劫藥。
五味子(五錢),甘草(二錢半),五倍子,風化硝(各一錢)
為末,煉蜜丸,噙化。
白話文:
有一個方子,用來治療咳嗽。
五味子(五錢),甘草(二錢半),五倍子,風化硝(各一錢)
把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含服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