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16)
卷二 (16)
1. 【三拗湯】
治氣實人因服黃耆過多而喘者。
麻黃(不去根節),甘草(生),杏仁(不去皮尖),加知母治風寒鬱於肺而夜喘嗽者。
上水二鍾,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鍾,食遠熱服。
白話文:
麻黃(不去根節)、甘草(生)、杏仁(不去皮尖),加上知母,可以治療風寒鬱於肺而導致夜間喘咳的症狀。
一方,治上氣喘滿,胸膈悶痛。用桃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者,研如泥,以水三碗,加大米泡透者半合,生薑二錢,切碎同煮成粥,空腹食之。有汗,能開遍身結滯,胸中瘀血。
白話文:
有一種藥方,可以治療上氣喘滿、胸膈悶痛的症狀。
藥方如下:
- 桃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者
- 研磨成泥
- 加水三碗
- 加入半合大米,先泡透
- 加入二錢生薑,切碎
- 一起煮成粥
- 空腹食用
服用此藥粥後,可以發汗,並能打開遍身結滯,消除胸中的瘀血。
2. 【五虎斬勞湯】
治喘急痰氣咳嗽,坐臥不寧。
麻黃(七錢),杏仁(去皮尖及雙仁,一錢),甘草四分,細茶(炒,八分),石膏(一錢半)水煎熱服。
一方,清火化痰,止喘定嗽,及痰唾稠黏。
白話文:
麻黃(七錢),杏仁(去掉外面果皮和尖端、雙仁去除,一錢),甘草四分,細茶(炒過,八分),石膏(一錢半)用水煎煮,趁熱服用。
貝母(去心,錢半),知母(去毛蜜炒,一錢半),桑白皮(炒,一錢),橘紅(一錢),栝蔞仁(炒研,一錢),茯苓(一錢),甘草(三分),五味子(十粒),石膏(研二錢),黃芩(一錢),枳實(八分),梔子(一錢),半夏(一錢)
上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水煎熱服。渣再煎。
白話文:
貝母(去除胚胎,1.5錢),知母(去除細毛,用蜂蜜炒過,1.5錢),桑白皮(炒過,1錢),橘紅(1錢),栝蔞仁(炒過並研磨成細粉,1錢),茯苓(1錢),甘草(三分),五味子(10粒),石膏(研磨成細粉,2錢),黃芩(1錢),枳實(八分),梔子(1錢),半夏(1錢)。
3. 咳嗽
咳嗽,所因浮風,緊寒,數熱,細濕,房勞,澀難。右關濡者,飲食傷脾,左關弦短,疲極肝衰,浮短肺傷,法當咳嗽。五臟之嗽,各視本部。浮緊風寒,沉數實熱,洪滑多痰,弦澀少血,形盛脈細,不是以息,沉少伏匿,皆是死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症內脈,參者稱停。春是上升之氣,夏是火炎上最重,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
一方,治痰嗽。嗽動有痰,痰出而嗽止者是。
白話文:
-
咳嗽是由於風寒侵入,內寒緊縮,數次發熱,陰虛濕熱,房勞過度,痰濕難化。
-
右關脈濡軟,是飲食傷害脾胃。左關脈弦緊短促,是疲勞過度,肝臟衰弱。浮短脈是肺部受損,這些都是咳嗽的徵兆。
-
五臟引起的咳嗽,要根據所在臟腑的具體情況來診斷。
-
浮緊脈是風寒引起的咳嗽,沉數脈是實熱引起的咳嗽,洪滑脈是痰多引起的咳嗽,弦澀脈是血虛引起的咳嗽,形盛脈細是氣虛引起的咳嗽,沉少脈是伏匿引起的咳嗽,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
-
只有浮大脈而咳嗽的人才能活下來,外在症狀和內在脈象相互參照,才能診斷出咳嗽的病因。
-
春季是上升之氣,夏季是火炎上最重,秋季是濕熱傷肺,冬季是風寒外來。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栝蔞仁,杏仁(炒。各等),春加薄荷、荊芥,夏加芩連,胸膈作悶加枳殼、紫蘇。
上水二鍾,生薑三片,煎服。
白話文: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栝蔞仁、杏仁(炒,各等份)。春季增加薄荷、荊芥;夏季增加黃芩、黃連;胸膈作悶者加枳殼、紫蘇。
一方,治感寒則嗽,此膈上有痰。聲啞者亦屬寒,此乍寒而嗽,宜加細辛、半夏、生薑以開之。
白話文:
此一方可以治療因為感冒而引起的咳嗽。這種咳嗽是由於膈膜上積存了痰液引起的。如果患者聲音沙啞,也屬於感冒。這時是受到風寒突然引起的咳嗽,應當加入細辛、半夏和生薑來治療,以開通痰道。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殼,片芩(炒),桔梗,蒼朮,麻黃,木通(各等)
上水一鍾半,生薑五片,水煎,食遠熱服。
一方,治風寒鬱於肺,夜嗽者用。
白話文: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殼、片芩(炒)、桔梗、蒼朮、麻黃和木通,各等份。
三拗湯加知母,取痰清,止肺火。肺浮有熱加黃芩。見喘門。
一方,治火嗽。夏月嗽者是也。
白話文:
三拗湯加入知母,用於清痰、清肺火。肺浮熱加黃芩。可參閱喘門。
黃芩,山梔,桑白皮,杏仁,甘草,知母,貝母,桔梗,天花粉,有痰加薑製半夏。
上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
一方,治陰虛咳嗽。午後嗽者是也。
白話文: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山梔: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桑白皮:清熱除濕,涼血止血。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知母: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桔梗:宣肺祛痰,開鬱宣揚。
天花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
有痰加薑製半夏:祛痰止咳,化痰散結。
川芎,當歸,芍藥,生地,麥冬,黃柏,知母,五味子(十二粒),桑白皮水煎服。
一方,治傷力嗽兼有痰。
白話文:
川芎、當歸、芍藥、生地黃、麥冬、黃柏、知母、五味子(十二粒),以桑白皮水煎服。
知母,白朮,茯苓,甘草,當歸,芍藥,麥冬,款冬花,貝母,天花粉水煎服。
一方,治乾咳嗽。乃痰鬱火邪在肺,必用苦梗以開之提之,滋陰降火為宜。此不得志者有此疾。
白話文:
知母、白朮、茯苓、甘草、當歸、芍藥、麥冬、款冬花、貝母和天花粉一起水煎服。
當歸,芍藥,熟地,桔梗,川芎,黃柏,竹瀝,知母
水煎,通口服。
白話文:
當歸:滋補氣血,活血化瘀。
芍藥: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熟地:滋補肝腎,益精養血。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竹瀝: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知母:滋陰清熱,潤燥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