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11)
卷二 (11)
1. 【開鬱湯】
治惱怒思慮,氣滯而鬱,一服即效。
香附(童便浸炒),貝母(去心。各一錢半),蒼朮,撫芎,神麯(炒),山梔(炒),橘紅,茯苓,枳殼,蘇梗(各一錢),甘草(三分),有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錢。有熱加芩、連各八分,柴胡一錢。血鬱加桃仁、紅花各八分。濕加白朮、羌活各一錢。氣加木香五分,檳榔八分。食積山楂、砂仁各七分。
上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開鬱湯,主要治療因為生氣、煩惱或過度思考,導致氣機不順暢而鬱結的狀況,通常服用一劑就能見效。
藥材組成:
香附(用男童小便浸泡後炒過),貝母(去除內心。各用一錢半分),蒼朮,川芎,神麯(炒過),山梔子(炒過),橘紅,茯苓,枳殼,紫蘇梗(各用一錢),甘草(三分)。
如果有痰,可以加入半夏、天南星各一錢。 如果有熱象,可以加入黃芩、黃連各八分,柴胡一錢。 如果是血鬱,可以加入桃仁、紅花各八分。 如果濕氣重,可以加入白朮、羌活各一錢。 如果氣滯嚴重,可以加入木香五分,檳榔八分。 如果因為飲食積滯,可以加入山楂、砂仁各七分。
煎煮方法:
用水一碗半,加上生薑三片,一起煎煮,溫熱時服用。
2. 【秘傳降氣湯】
治上盛下虛,上盛則頭目昏眩,痰實嘔逆,胸膈不快。下虛則腰腳無力,小便頻數,大便秘澀。
骨碎補(去毛炒),訶子(炮去核),草果仁(煨),半夏曲,桔梗(各五錢),桑白皮(炒,二兩),地骨皮(炒),枳殼(炒),五加皮,陳皮,柴胡,甘草(各一兩)
上末,蒸一伏時,曬乾,每服二錢。又能調順陰陽,通利三焦。如痰嗽加半夏。心肺虛滿加人參茯苓。上熱加黃芩。下虛加附子。婦人加當歸。滾水調服。
白話文:
【秘傳降氣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上實下虛的狀況。所謂上實,指的是頭暈目眩、痰多嘔吐、胸口悶脹不舒服。所謂下虛,指的是腰腿無力、小便頻繁、大便乾硬難解。
藥材包含:骨碎補(去除絨毛後炒過)、訶子(炮製後去核)、草果仁(煨過)、半夏曲、桔梗(各五錢),桑白皮(炒過,二兩),地骨皮(炒過)、枳殼(炒過)、五加皮、陳皮、柴胡、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蒸一個時辰後曬乾,每次服用二錢。這個方子還可以調和陰陽,疏通三焦。如果咳嗽有痰,可以加入半夏。如果心肺虛弱、感覺脹滿,可以加入人參和茯苓。如果上方有熱象,可以加入黃芩。如果下方虛弱,可以加入附子。婦女可以加入當歸。用熱開水沖泡服用。
3. 【抑肝開鬱湯】
治寡居獨陰婦女,惡寒發熱,類瘧疾者,久不愈成勞病。
柴胡(二錢半),赤芍,牡丹皮(去木,一錢半),青皮(炒,二錢),當歸(五分),生地(五分),地骨皮(一錢),香附(童便炒,一錢),川芎(七分),連翹(五分),梔子(炒,一錢),甘草(三分),神麯(八分)
上銼,水一鍾半,水煎服,渣再煎服,送下交感丹。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獨居、陰氣過盛的婦女,她們會出現怕冷發熱,症狀類似瘧疾,久病不癒會轉成虛勞的病症。
藥方組成是:柴胡(二錢半),赤芍,牡丹皮(去除木心,一錢半),青皮(炒過,二錢),當歸(五分),生地(五分),地骨皮(一錢),香附(用童子尿炒過,一錢),川芎(七分),連翹(五分),梔子(炒過,一錢),甘草(三分),神麯(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一碗半的水煎煮服用,藥渣可以再煎一次服用,同時配合交感丹一起服用。
4. 【大枳殼丸】
治一切酒食傷,胸膈痞悶疼痛,飲食不消,兩脅刺痛,嘔逆噁心。
莪朮,厚朴,人參,青皮,黑豆,枳殼,茯苓,木香,陳皮,白朮,半夏,麥芽,神麯,三稜(各一兩),檳榔,大黃(各三兩),乾生薑(五錢)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每五十丸,滾白水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各種因為飲酒或飲食過量所導致的損傷,像是胸口和橫膈膜部位感覺堵塞、悶痛,消化不良,兩側肋骨像被針刺一樣的疼痛,想吐或噁心等症狀。
藥材成分有:莪朮、厚朴、人參、青皮、黑豆、枳殼、茯苓、木香、陳皮、白朮、半夏、麥芽、神麯、三稜(以上各一兩),檳榔、大黃(以上各三兩),乾生薑(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十顆,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