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6)
卷二 (6)
1. 【調胃散】
治陰陽氣不和,三焦痞膈,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八般瘧疾,四時傷寒,頭目肢節疼痛,腹脹滿,嘔吐噁心,痰嗽,手足虛腫,五種膈氣,噎塞寒熱,水瀉諸痢,脾胃不和,飲食減少,並治。
藿香,甘草(炙),陳皮(去白),厚朴(去皮薑製),半夏曲(每一兩用生薑三兩半制)上五味,各二兩同為細末。每服四錢,生薑三片煎,食前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身體陰陽之氣不協調,導致三焦(上、中、下三部分)不暢通,胸腹悶脹,以及五勞七傷(身體過度勞累導致的各種損傷),在山林霧氣中所感染的疾病,各種瘧疾,四季感受風寒引起的疾病,頭部、眼睛、四肢關節疼痛,肚子脹滿,想吐、噁心,咳嗽有痰,手腳虛弱腫脹,五種不同的胸膈氣滯,噎食、胸悶、忽冷忽熱,水瀉、各種痢疾,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各種情況,都可以用這個藥方治療。
藥方組成:藿香、炙甘草、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厚朴(去除外皮並用生薑炮製)、半夏曲(每一兩半夏曲用三兩半生薑炮製),以上五種藥材,每種都取二兩,一起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三片生薑煎水後服用,在吃飯前服用。
2. 【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虛弱,不能飲食,嘔吐,不時腐氣。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半),橘紅(五錢)
上銼,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藿香安胃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導致吃不下東西、想吐、以及時常有腐敗氣味從胃部往上衝的情況。
藥方組成: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半),橘紅(五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碗的量,不論什麼時間,溫熱服用。
3. 氣滯
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又曰:沉弦細動,皆氣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怒則氣上,喜則緩,驚則亂,恐則下,勞則耗,悲則急,思則結,皆能致疾,氣無補法,亦有當補者。
白話文:
把脈時摸到脈象沉在底下,就知道是氣的問題。如果脈沉到極點甚至摸不太到,而且脈象又澀又弱,就比較難治療。如果脈象是沉而滑,就表示氣的問題同時還夾雜著痰飲。另外,如果脈象是沉、弦、又細又動,這些都是氣痛的症狀,心痛的脈象會出現在寸部,腹痛會在關部,下腹部的疼痛則會在尺部,脈象會很明顯的顯示出來。發怒會使氣上衝,高興會使氣變緩慢,受到驚嚇會使氣亂,恐懼會使氣下陷,過度勞累會消耗氣,悲傷會使氣急促,思慮過度會使氣鬱結,這些都會導致疾病。氣本身沒有所謂的補法,但有些情況下還是需要適當的補氣。
4. 【蘇子降氣湯】
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
蘇子(一錢五分),厚朴,陳皮,半夏,官桂,前胡(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一鍾半,姜三片煎。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虛陽上亢,氣機升降失常,導致上半身氣盛而下半身虛弱,痰液壅塞的情況。
藥材組成:紫蘇子(一錢五分),厚朴、陳皮、半夏、肉桂、前胡(各一錢),甘草(五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再放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
5. 【流氣飲子】
治男子婦人五臟不和,三焦氣壅,心胸痞悶,咽塞不通,腹脅膨脹,嘔吐不食,及上氣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腫,大便秘結,小便不通。及治憂思太過,陰陽之氣鬱結不散,壅致成痰。又治腳氣腫痛,喘急腹脹,大便不通,及氣攻肩背脅肋走注疼痛。
紫蘇葉,青皮,當歸,芍藥,烏藥,茯苓,桔梗,半夏,川芎,黃耆,枳實(各七分),防風甘草,陳皮,木香,連皮大腹子(各五分)每七錢,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白話文:
【流氣飲子】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男女因為五臟功能失調,導致三焦之氣阻塞不通,引起的心胸鬱悶不舒,咽喉堵塞不暢,腹部和兩側脹滿,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以及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咳嗽痰多,臉部浮腫,四肢腫脹,大便乾硬不通,小便不利等症狀。
另外,也能治療因為過度憂慮思慮,導致體內陰陽之氣鬱結無法疏散,鬱積成痰的狀況。這個藥方還能治療腳氣腫痛,呼吸急促腹脹,大便不通,以及氣在肩背、兩側胸肋之間游走導致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 紫蘇葉、青皮、當歸、芍藥、烏藥、茯苓、桔梗、半夏、川芎、黃耆、枳實(各取七分),防風、甘草、陳皮、木香、連皮大腹子(各取五分)。
使用方法: 每次取藥七錢,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服。
6. 【橘皮一物湯】
治諸氣攻刺,及感冒寒、暑、濕,初傷通用。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悶亂,嘔吐吞酸,噯氣少食。
橘皮一兩,洗淨,新汲水煎服。
白話文:
【橘皮一物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氣機不順引起的疼痛,就像氣體在身體內亂竄、刺痛一樣,以及剛開始感染風寒、暑熱、濕氣等引起的感冒,都可以使用。凡是因為喝酒、飲食不當所導致的胃部不適,例如胸口悶脹、堵塞不舒服、想吐、吐酸水、打嗝、食慾不振等症狀,都可以用這個藥方。
只需要準備橘皮一兩(約30克),洗乾淨,用剛汲取的新鮮水煎煮後服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