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二 (4)
卷二 (4)
1. 【香殼丸】
消食化氣,醒脾去積,消痰。
青皮,陳皮(各四兩),蘿蔔子(炒),木香,三稜,莪朮,神麯,麥芽(各一兩),枳殼(二兩),半夏(二兩半),香附(一兩半),檳榔,山楂,草果(各一兩),枳實(麩炒,二兩),巴豆(二十粒),膈痛加乳香、沒藥(各二錢。)
上為末,水丸加生薑汁二兩,量老幼虛實,用溫水送下十九至二三十丸止。
一方,治傷酒食,心內不快,滿悶。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神麯,麥芽,白豆蔻,砂仁,人參,白朮,酒傷加乾葛。
上水一盞,姜三片煎。
白話文:
【香殼丸】
這藥丸的主要功效是幫助消化,消除脹氣,使脾胃恢復功能,去除體內積滯,並能化解痰液。
藥材成分包含:青皮、陳皮(各150克),炒過的蘿蔔子、木香、三稜、莪朮、神麯、麥芽(各37.5克),枳殼(75克),半夏(93.75克),香附(56.25克),檳榔、山楂、草果(各37.5克),麩皮炒過的枳實(75克),巴豆(20粒)。如果是胸膈疼痛,可以加入乳香、沒藥(各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製成藥丸,並加入約75克的生薑汁。用量應根據年齡大小、體質虛實來調整,一般用溫水送服19到30顆藥丸即可。
另一方,可以用來治療因吃太多食物或飲酒過量而導致的心裡不舒服、胸腹脹悶。
藥材成分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神麯、麥芽、白豆蔻、砂仁、人參、白朮。如果是飲酒過量導致的,可以加入乾葛。
將以上藥材加水一杯,並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
2. 【止麻清痰飲】
治口舌麻木,涎及嘴角,頭面亦麻,或嘔吐痰涎,或頭眩眼花,噁心,並遍身麻木。
黃連,半夏(薑製,七次),栝蔞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鹽水洗),天麻(各一錢二分),細辛,甘草(各五分),南星(薑、礬、皂角煮過,一錢),血虛加當歸,氣虛加人參(各一錢)。亦有十指麻木,胃中有濕痰死血,加蒼朮、白朮、少佐熟附子。行經中死血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各八分,韭汁三四匙。
上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加竹瀝半酒鍾,薑汁三四匙,食遠服。忌生冷魚腥,發風發熱之物。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口舌麻木,流口水到嘴角,頭面也麻木,或者嘔吐痰涎,或者頭暈眼花、噁心,以及全身麻木的症狀。
藥材包含:黃連、半夏(用薑汁炮製七次)、栝樓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用鹽水洗過)、天麻(以上各用一錢二分),細辛、甘草(以上各用五分),南星(用薑、明礬、皂角煮過,用一錢)。如果血虛,加入當歸;如果氣虛,加入人參(以上各用一錢)。
有些人手指麻木,是因為胃裡有濕痰和瘀血,可以加入蒼朮、白朮,並稍微加一點熟附子。如果是月經期間有瘀血,可以用四物湯,再加入桃仁、紅花各八分,以及韭菜汁三四湯匙。
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三片薑,煎煮至八分,加入半盅竹瀝、薑汁三四湯匙,飯後服用。忌吃生冷、魚腥、容易引發風症或發熱的食物。
3. 【健脾化痰開鬱行氣丸】
又兼四物養脾陰不足。
南星(姜煮),大半夏(姜礬煮,各四兩),,陳皮(四兩),蒼朮(泔浸炒),白朮(炒),芍藥(炒。各四兩),香附米(童便浸炒),梔子(炒),栝蔞仁(炒),茯苓,貝母(去心。各三兩),枳實,神麯(炒),山楂(去核),地黃(酒),歸身(酒),川芎,黃連(炒),甘草(炒),黃芩(炒。各二兩)
上蒸餅丸,溫水送下。
白話文:
此藥方還兼顧到使用四物湯來滋養脾陰不足的情況。
藥材包含:用生薑煮過的南星、用生薑和明礬煮過的大半夏(各160克),陳皮(160克),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蒼朮、炒過的白朮、炒過的芍藥(各160克),用童子尿浸泡後炒過的香附米,炒過的梔子,炒過的栝蔞仁,茯苓、去心的貝母(各120克),枳實,炒過的神麯,去核的山楂,用酒製過的地黃,用酒製過的當歸身,川芎,炒過的黃連,炒過的甘草,炒過的黃芩(各80克)。
將以上藥材製成藥丸,用溫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