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二 (1)
卷二 (1)
1. 卷二
2. 脾胃
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澀,其證四肢滿悶,肢節燥痛,難以屈伸,身體沉重,心煩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惰,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膿血,胸滿短氣,咽膈不通,安臥嗜睡無力,不思飲食。
白話文:
脈象呈現弦、洪、緩而沉的狀態,按壓時感覺中層有澀滯感。這種情況的症狀包括:四肢脹滿悶痛,關節乾燥疼痛,難以彎曲伸展,身體感覺沉重,心中煩躁不安,體重忽胖忽瘦,四肢疲倦懶散,口中味覺喪失,大小便清澈量多,或者出現喝了水就直接小便的情況,或者大便乾澀難以排出,一兩天才能排一次。夏天容易出現腹瀉,吃下去的米飯等食物難以消化,有時大便會帶血或膿血,胸口脹滿、呼吸短促,喉嚨或食道感覺不通暢,喜歡安靜躺臥、嗜睡且身體無力,不想吃東西。
3. 【調中益氣湯】
升麻(二分),黃耆(一錢),甘草(五分),蒼朮(四分),木香(一分),人參(五分),柴胡(二分),陳皮(二分)
如時濕燥熱,是下元蒸蒸發也,加生地、黃柏。如大便虛,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常逼迫,血虛澀也,加歸身。
又治氣血俱虛頭痛,加
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細辛(二分)
上水二盞,煎服。
白話文:
【調中益氣湯】
這個藥方使用升麻兩分、黃耆一錢、甘草五分、蒼朮四分、木香一分、人參五分、柴胡兩分、陳皮兩分。
如果病症是時常感到濕、燥、熱,這是因為下焦的陽氣蒸發向上所導致的,可以加入生地和黃柏。如果出現大便虛弱、無法久坐,或者大便有便意卻解不乾淨,腹部經常感到壓迫,這是因為血虛導致腸道阻塞,可以加入當歸身。
此外,這個藥方也可用於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頭痛,可以加入川芎兩分、蔓荊子三分、細辛兩分。
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煮後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