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一 (4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5)

1. 【芎歸湯】

治血虛頭痛。

川芎,當歸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血虛引起的頭痛。

使用川芎、當歸。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四神散】

治婦人血風眩暈,頭痛。

菊花,當歸,旋覆花,荊芥穗(各等)

白話文:

準備菊花、當歸、旋覆花、荊芥穗,各取適量。

上共為末,每服二錢,蔥白三寸,茶末二錢,水一鍾半煎,食遠熱服。

秘方,貼頭風熱痛。

大黃,朴硝(各等)

為末,井底泥和作餅,貼兩太陽穴,神效。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加入三寸蔥白、兩錢茶末,用一碗半水煎煮,飯後熱服。

這個秘方可以治療頭風熱痛。

將大黃和朴硝等量磨成粉末,加入井底泥做成餅狀,貼在兩邊太陽穴,效果非常神奇。

3. 【選奇湯】

治眉骨痛不可忍,大效。

羌活,防風(各二錢),甘草(二錢,夏生冬炒),酒芩(一錢)

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羌活、防風各二錢,甘草二錢(夏生冬炒),酒芩一錢。

4. 【祛風清熱散】

治風熱頭目昏痛,偏正頭風頭痛鼻塞,俱治。

細辛(一分半),酒芩二錢,白芷(一錢二分),防風(八分),柴胡稍(八分),川芎(一錢),荊芥(七分),羌活(七分),甘草(五分),蔓荊子(三分),天麻(七分),石膏(一錢半),菊花(七分)水煎,食遠熱服。

白話文:

細辛(0.75公克),酒芩(6公克),白芷(0.6公克),防風(0.4公克),柴胡(0.4公克),川芎(0.6公克),荊芥(0.35公克),羌活(0.35公克),甘草(0.25公克),蔓荊子(0.15公克),天麻(0.35公克),石膏(0.75公克),菊花(0.35公克),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趁溫熱時服用。

治偏正頭痛應驗方耳中,或左或右,如抽筋痛者,半邊頭痛是也。用黃蠟一二兩,鐵杓內化開,將白紙蠟面上拖過,如蠟紙樣。每一紙闊二寸,長五寸,將真蘄艾揉軟,薄攤蠟紙上,以筋卷為筒,一頭插耳孔內,一頭用火捻之,令煙氣入耳,熱氣透入腦,其痛即止,再不發。右耳痛插右,左耳痛插左耳,不過二次,效。

白話文:

治療偏正頭痛的有效方法:

單側耳中的疼痛或是左側或右側,就像是抽筋疼痛一樣,半邊頭痛就是這種情況。使用一到兩兩的黃蠟,在鐵勺內融化開,將白紙在蠟面上拖過,就像蠟紙一樣。每張紙的寬度為二寸,長度為五寸,將真艾草揉軟,薄薄攤在蠟紙上,用筋捲成筒狀,一端插入耳孔內,一端用火捻點燃,讓煙氣進入耳朵,熱氣滲透到腦部,疼痛就會停止,並且不再發作。右耳疼痛就插入右側,左耳疼痛就插入左側耳朵,最多不超過兩次,就會見效。

校艾葉,按《本經》及諸註釋云:生於田野復道者佳,未嘗以州土拘也。世俗反目此為野艾,惟以蘄州產者貴重之,殊不知蘄產者九牛草形類艾,世俗遂以艾呼之,實非艾也。為穰絮絨長,作印色極佳,氣雖艾香,而力實不及。

白話文:

艾葉的品種,根據《本經》和各種註釋,認為生長在田野和道路邊的艾葉最好,並沒有限定哪一個地方的艾葉最好。世俗卻反其道而行之,將這種生長在野外的艾葉稱為野艾,反而將蘄州產的艾葉視為珍品。而實際上,蘄州產的艾葉是一種叫做九牛草的植物,形狀很像艾葉,所以世俗就將其誤稱為艾葉。這種植物的絨毛很長,可以用來製作印章的印泥,氣味雖然也有艾葉的香味,但實際功效卻遠遠不及真正的艾葉。

5. 眩暈

左手脈數熱多,脈澀而有力為死血。右手脈實有痰積,脈大是久病,為氣血俱虛,痰濁不降也。此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痰也。眩,言其黑。暈,言其轉。無痰不能作眩。經云:諸風眩暈,皆屬肝木。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暈。又或七情鬱而生痰,痰因火動隨氣上厥,此七情致虛而眩暈也。

白話文:

左手脈搏數而熱,脈搏澀而有力,為死血。右手脈搏實而有痰積,脈搏大是久病,由於氣血俱虛,痰濁不降所致。這種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痰。眩暈,說的是它的發黑。暈眩,說的是它的旋轉。沒有痰不能形成眩暈。經典上說:各種風眩暈,都屬於肝木。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這四種邪氣乘虛而入而眩暈。還有的是七情鬱結而生痰,痰因火動隨氣上行,這是七情致虛而眩暈。

淫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氣虛而眩暈也。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故使諸血失道妄行,此血虛眩暈也。

治方

白話文:

如果過度縱慾,讓腎臟功能不足而無法收氣歸元,就會使氣血逆流,這也會造成氣虛而昏眩。而如果出現吐血、衄血、崩漏等症狀,是肝臟功能不足,因此無法收斂榮氣,造成血流失道而妄行,這也是血虛昏眩的原因。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殼,黃芩,蒼朮,羌活,白朮薑三片,水煎。

白話文: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殼、黃芩、蒼朮、羌活、白朮、生薑三片,以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