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一 (4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2)

1. 【鉛紅散】

治風熱上攻,而鼻生紫赤瘡刺癮疹,俗呼肺風。

舶上硫黃,枯白礬(各五錢)

白話文:

治療風熱上攻,造成鼻子出現紫色或紅色的瘡或刺癮疹,民間稱之為肺風。

使用船運來的硫磺和枯白礬(各五錢)。

上為末,黃丹少許,染與病人面色同,每半唾津調塗,臨臥再塗,兼服升麻湯。

白話文:

將藥材打成粉末,加上少許的黃丹,調和成與病人膚色相同的顏色,每晚睡前用唾液調和塗抹一次,另外服用升麻湯。

2. 【升麻湯】

半夏,茯苓,白芷,當歸(各二錢),蒼朮,乾葛,桔梗,升麻(各一兩),枳殼,乾薑(各五分),大黃(蒸,五錢),芍藥(十錢半),陳皮,甘草(各一兩半),燈草(二十莖),水煎服。

白話文:

半夏、茯苓、白芷、當歸(各二錢),蒼朮、乾葛、桔梗、升麻(各一兩),枳殼、乾薑(各五分),大黃(蒸,五錢),芍藥(十錢半),陳皮、甘草(各一兩半),燈草(二十莖),以上藥物用水煎煮服用。

3. 【黃白散】

治鼻癰息肉、鼻痔等症。

雄黃,枯礬,細辛,甜瓜子各等為末搐入鼻中。

白話文:

雄黃、枯礬、細辛、甜瓜子各等量研成細末,取少許吹入鼻中。

4. 【辛荑膏】

治鼻癰息肉,窒塞不通,有時疼痛。

辛荑葉(二兩),細辛,木香,木通,白芷,杏仁(去皮尖,各五錢)

白話文:

辛荑葉二兩,細辛、木香、木通、白芷、杏仁(去皮尖)各五錢。

用羊骨髓、豬骨髓各一兩,熬膏赤黃色,放冷,入片腦,麝香各五分,為丸,塞鼻數日,肉自去之。

白話文:

將羊骨髓和豬骨髓各一兩,熬成膏狀,呈赤黃色,放涼後,加入片腦和麝香各五分,製成藥丸,塞入鼻孔數日,肉便會自然脫落。

5. 喉痹

其症先二日胸膈氣緊,出氣短促,驀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須臾不救。屬痰、屬火,屬熱,重者宜吐,宜刺出血,又針少商、照海二穴。

白話文:

起病時兩天前出現胸膈氣悶,呼吸急促,突然咽喉腫痛,手腳冰冷,呼吸不通暢,稍有延遲就死掉。屬於痰證、屬於火證、屬於熱證,病情嚴重的患者應該吐出痰液、刺血放血,另外還可以針刺少商和照海兩個穴位。

6. 【雄黃解毒丸】

治纏喉風、喉痹。

巴豆(七粒,三生四炒,去殼油存性),雄黃(好的皂子大一塊,研),鬱金(一個,嘽肚者,研)

上三味研細,每服半茶匙,茶調,細細呷下。如口禁咽塞,用小管吹藥喉中,須臾,吐利即醒。

白話文:

巴豆(七粒,經過三生四炒的過程,去除外殼,保留油質和藥性),雄黃(挑選好的皁子,取一塊大的,研磨成粉),鬱金(一個,選擇外皮光滑而沒有皺紋的,研磨成粉)。

如無前藥,用川升麻四兩,銼,水四碗,煎一碗,灌服。又無升麻,用皂角三挺,捶碎,擂水一鍾,灌服。或吐,不吐即安。

白話文:

如果沒有前一味藥,可以用四兩川升麻,切碎,加四碗水煎成一碗,灌服。如果沒有升麻,可以用三個皁角,搗碎,加一碗水擂勻,灌服。或者會吐,不吐就安然無恙。

7. 【牛蒡子湯】

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或生癰瘡,如有腐肉者。

牛蒡子(二錢),玄參,升麻,桔梗,犀角,黃芩,木通,甘草(各一錢),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牛蒡子(二錢),玄參、升麻、桔梗、犀角、黃芩、木通、甘草(各一錢),水煎,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