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一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4)

1. 【上清散】

清頭目上焦火邪,兼腮腫牙爪,合涼膈散,或合清胃散用,好。

白話文:

清頭目上焦火邪,兼帶腮腫牙疼,適合作涼膈散,或者與清胃散一起使用,效果好。

白話文:

  • 薄荷:具有清涼解暑、鎮靜安神、疏風解表、消炎止痛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鎮靜安神、美容養顏的功效。

  •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利咽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益中氣、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止痛消腫的功效。

  • 荊芥: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疏散風熱、消暑除煩的功效。

  •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益氣補血、降火明目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熱安神的功效。

上水二鍾,煎服。

2. 【消風散】

治丹毒屬血風血熱,亦治頭面赤腫,或成瘡癤。

荊芥穗,甘草(炙),陳皮厚朴(各五錢),白殭蠶,蟬退,人參茯苓防風川芎藿香羌活白芷

白話文:

荊芥穗、甘草(炒過)、陳皮、厚朴(各五錢),白僵蠶、蟬退、人參、茯苓、防風、川芎、藿香、羌活、白芷。

上為末,荊芥茶清湯調服。

3.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而發陰斑,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熏於肺,傳於皮膚,如蚊蟲形狀,而非錦紋也。

蒼朮(一錢五分),陳皮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川芎(各一錢),麻黃桂枝(各五分)

白話文:

蒼朮(7.5克),陳皮、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川芎(各6克),麻黃、桂枝(各3克)。

上水二鍾,姜三片煎。

4. 【東垣升陽降火湯】

治肌熱煩悶,面赤食少,喘嗽有痰,右關脈或緩或數,濕熱所致。

白話文:

羌活:保健強身、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疼痛。

甘草:保護緩和臟器的功效,補氣清熱、益氣補中、清熱解毒。

黃耆: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強壯機體,補氣固表。

蒼朮:益氣養血、止汗固表、健脾除濕、消食化積、除風止痛、安胎止帶。

升麻:發汗解表、宣肺通陽、託瘡排膿、截瘧癍、解毒透疹。

柴胡:疏肝解鬱、升舉陽氣、退熱解表、和解少陽、調經止痛。

人參:生津止渴、補氣益血、益精補髓、安神益智、延年益壽。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寧心安神、保肝利膽。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寧心安神、退虛熱骨蒸、除煩止渴。

石膏: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斂陰止汗、除煩止渴、退虛熱。

上水二鍾煎。

5. 【滋陰降火湯】

治臟腑積熱,六經有餘之火,方見虛損門。

6. 【桃仁承氣湯】

治邪熱傳裡,熱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滿痛,身目黃疸。

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一兩),木香(五錢),甘草(二錢半)

白話文:

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60公克),木香(15公克),甘草(7.5公克)

上水煎,生薑五片,棗三枚,看上下食前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