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一 (24)
卷一 (24)
1. 【上清散】
清頭目上焦火邪,兼腮腫牙爪,合涼膈散,或合清胃散用,好。
薄荷,川芎,防風,桔梗,甘草,荊芥,菊花,玄參,黃芩
上水二鍾,煎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上清散】可以清除頭部和上焦部位的火熱邪氣,同時也能治療腮部腫脹、牙齦腫痛等症狀。可以和涼膈散或清胃散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藥方組成:薄荷、川芎、防風、桔梗、甘草、荊芥、菊花、玄參、黃芩。
服用方法:用水兩碗煎煮後服用。
2. 【消風散】
治丹毒屬血風血熱,亦治頭面赤腫,或成瘡癤。
荊芥穗,甘草(炙),陳皮,厚朴(各五錢),白殭蠶,蟬退,人參,茯苓,防風,川芎,藿香,羌活,白芷
上為末,荊芥茶清湯調服。
白話文:
治療丹毒屬於血風血熱的病症,也可以治療頭面部紅腫,或形成瘡癤的狀況。
藥材包含:荊芥穗、炙甘草、陳皮、厚朴(各五錢),白殭蠶、蟬蛻、人參、茯苓、防風、川芎、藿香、羌活、白芷。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荊芥茶清湯調服。
3.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而發陰斑,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熏於肺,傳於皮膚,如蚊蟲形狀,而非錦紋也。
蒼朮(一錢五分),陳皮,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川芎(各一錢),麻黃,桂枝(各五分)
上水二鍾,姜三片煎。
白話文:
治療內傷或外感引發的陰斑,這種情況是虛火沒有根基而失控,聚集在胸腔,向上薰蒸到肺部,再傳到皮膚表面,看起來像蚊蟲叮咬的形狀,而不是像錦緞花紋那樣。
藥材使用:蒼朮(一錢五分),陳皮,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川芎(各一錢),麻黃,桂枝(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
4. 【東垣升陽降火湯】
治肌熱煩悶,面赤食少,喘嗽有痰,右關脈或緩或數,濕熱所致。
羌活,甘草,黃耆,蒼朮,升麻,柴胡,人參,黃芩,黃連,石膏
上水二鍾煎。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肌肉發熱、煩躁悶熱,臉色發紅、食慾不佳,喘氣咳嗽且有痰,右寸關脈的脈象時而和緩時而快速,這些都是濕熱造成的。
藥方組成:羌活、甘草、黃耆、蒼朮、升麻、柴胡、人參、黃芩、黃連、石膏。
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煮服用。
5. 【滋陰降火湯】
治臟腑積熱,六經有餘之火,方見虛損門。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臟腑積熱,以及六經(中醫理論中的六個主要經絡系統)過盛的火氣,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在「虛損門」(中醫典籍中討論虛損疾病的章節)找到。
6. 【桃仁承氣湯】
治邪熱傳裡,熱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滿痛,身目黃疸。
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一兩),木香(五錢),甘草(二錢半)
上水煎,生薑五片,棗三枚,看上下食前後溫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邪熱傳入體內,熱蓄積在膀胱,病人會出現像發狂的症狀,小便正常但大便會變黑,小腹脹滿疼痛,身上和眼睛出現黃疸。
藥材包含: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一兩),木香(五錢),甘草(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並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三顆,觀察飯前或飯後,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