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一 (16)
卷一 (16)
1. 【白虎湯】
治陽明經病,發熱目痛,鼻乾頰赤,或大汗後表證已解,或吐下後邪氣未除,餘熱在裡,心胸煩渴,甚欲飲水,一日內三四服。
石膏(四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加粳米三十餘粒。
上水一盞半煎。咳嘔加陳皮、半夏。煩渴不已,加人參。發汗不解,脈浮者,加羌活、蒼朮(各一錢二分。)
白話文:
治療陽明經的疾病,症狀是發燒、眼睛疼痛、鼻孔乾燥、臉頰發紅,或是大量出汗後表證已經解除,又或者是嘔吐或腹瀉後邪氣沒有完全清除,殘餘的熱邪還在體內,造成心中煩躁口渴,非常想喝水,一天之內可以服用三到四次。
藥材組成: 生石膏(四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另外加入粳米三十多粒。
將上述藥材加水一碗半煎煮。如果有咳嗽嘔吐的症狀,可以加入陳皮和半夏。如果煩躁口渴的症狀持續不止,可以加入人參。如果發汗後發燒的症狀沒有解除,而且脈象浮在表面,可以加入羌活和蒼朮(各一錢二分)。
2. 【大承氣湯】
治胃熱譫語,五、六日不大便,及少陰症口燥咽乾,舌苔黃黑及生芒刺,急宜下之。
大黃(五錢),厚朴(一錢),枳實(二錢),芒硝(二錢),去芒硝,名小承氣湯。去厚朴、枳實加甘草,名調胃承氣湯。
上水二盞,先煎樸實,後入硝黃煎。此藥立下死胎。
白話文:
【大承氣湯】
用來治療胃部有熱導致胡言亂語,五、六天沒有大便,以及少陰病症出現口乾舌燥,舌苔呈現黃黑色且長出芒刺的情況,必須趕快用藥瀉下。
藥方組成:大黃(五錢)、厚朴(一錢)、枳實(二錢)、芒硝(二錢)。
如果將芒硝去除,就叫做小承氣湯。如果去除厚朴、枳實,加入甘草,就叫做調胃承氣湯。
煎藥方法:用兩碗水,先煎煮厚朴和枳實,之後再加入芒硝和大黃一同煎煮。這個藥方也能夠讓死胎排出。
3. 【黃連解毒湯】
治傷寒雜病,熱毒煩悶,乾燥嘔逆,呻吟喘滿,或下後發熱,飲水不解,以此治之。
黃芩,黃連,黃柏,大梔子(各等分),如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生半夏三枚、厚朴二錢、茯苓二錢。
上每服一兩,水二盞,姜三片煎。
白話文:
治療傷寒等各種疾病,因為熱毒引起的煩躁悶亂、口乾嘔吐、呻吟喘氣、胸腹脹滿,或是服藥後反而發熱,喝水也無法緩解的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藥方組成是:黃芩、黃連、黃柏、大梔子(每種藥材的份量都相同)。如果出現腹脹、嘔吐,或是想要腹瀉的情況,每次服用時可以額外加入生半夏三枚、厚朴二錢、茯苓二錢。
使用方法是:每次取藥一兩,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
4. 【六神通解散】
治時行,三月後謂之晚發,頭痛身熱,惡寒,脈洪數,先用九味羌活湯,不愈,後服此藥。
麻黃,甘草,黃芩,石膏,蒼朮,加川芎,羌活,細辛,豆豉
用水一鍾半,姜三片,蔥一枝,煎服。
白話文:
此方劑用於治療時疫,如果發病超過三個月才出現症狀,就稱為「晚發」。症狀會有頭痛、身體發熱、怕冷、脈象洪大且快。起初可用九味羌活湯治療,如果沒有效果,就改用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麻黃、甘草、黃芩、石膏、蒼朮,再加入川芎、羌活、細辛、豆豉。
用法是: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蔥一根,一起煎煮後服用。
5. 【人參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目昏疼,不問風寒二證,夾食停痰,俱能治之。但感風寒,以微汗為度。
半夏,厚朴,蒼朮(各一兩),人參(五錢),橘紅(七錢五分),藿香,草果,茯苓(各五錢),甘草(三錢半),烏梅(一個)
每服四錢,姜七片,煎服。
一方,兼治飲食傷脾,為痎瘧,寒多加附子。
白話文:
【人參養胃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外感風寒,以及因為吃了生冷食物導致的內傷,引起的怕冷發熱、頭暈頭痛等症狀。無論是單純的風寒感冒,或是夾雜著飲食停滯、痰液阻滯等情況,都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如果只是風寒感冒,服藥後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藥方組成:
半夏、厚朴、蒼朮(各約37.5克),人參(約18.75克),橘紅(約28克),藿香、草果、茯苓(各約18.75克),甘草(約13克),烏梅(一顆)。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約15克,加入七片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另外,這個藥方還可以治療因為飲食不當傷了脾胃,以及瘧疾,如果瘧疾怕冷的症狀比較嚴重,可以再加入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