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四 (4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3)

1. 【桔梗甘草防風湯】

治痘瘡已靨未靨之間,風熱咳嗽,咽膈不利。

桔梗甘草防風(各等分)

白話文:

桔梗、甘草、防風各取等量藥材。

水煎服。

2. 【消毒散】

治小兒痘瘡未靨已靨之間,渾身壯熱,大便堅實,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根臭爛。

牛蒡子(炒,四兩),荊芥穗,甘草(炙。各二兩)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牛蒡子(炒過,四兩)、荊芥穗、甘草(烤過。各二兩)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煎煮後服用。

3. 【四聖散】

治痘瘡出不快。既顯紅點之後,不能起發,當作血疱而不能作,或倒靨,當作膿窠而不能作,或心腹脹滿,小便赤澀,餘熱不除,無他證,宜服此。

白話文:

治療痘瘡不出膿。在痘瘡出現紅點之後,不能發作,變成血泡卻不能變成膿泡,或變成倒陷的膿瘡,而不能成為膿瘡,或心腹脹滿,小便赤澀,餘熱不除,沒有其他證狀,宜服此藥。

紫草木通甘草(炙),黃耆枳殼(炒),大便秘加枳殼;不秘,加糯米百粒。

白話文:

紫草、木通、甘草(烤過)、黃耆、枳殼(炒過),大便不通時增加枳殼分量;大便通暢時,增加糯米一百粒

每三錢,水煎服。

一方,加木香川芎,糯米能解毒發瘡。

4. 【人參清膈散】

治痘瘡已靨,身熱鼻乾,涕唾稠黏,大便如常,小便黃赤,咳嗽亦治。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黃耆紫菀地骨皮茯苓甘草桔梗石膏(各二兩),黃芩(五錢),每服三錢,姜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黃耆、紫菀、地骨皮、茯苓、甘草、桔梗、石膏(各二兩),黃芩(五錢),每次服用三錢藥量,加入三錢薑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5. 【前胡枳殼湯】

治痘瘡欲靨已靨之間,壯熱痰實,胸中煩悶,大便堅實,臥則喘急,如無頭溫,足冷腹脹,泄瀉咬牙者,宜服。脈微者,不可服。

白話文:

適用於痘瘡將要或已經化膿,壯熱、痰液實熱,心中煩悶,大便堅硬,平躺時呼吸急促,好像沒有發燒但是手腳冰冷且肚子脹氣,腹瀉、磨牙的人服用。脈搏微弱者,不宜服用。

前胡枳殼,赤茯,大黃(蒸),甘草(炙。各五錢),水煎服。

6. 【穀精草散】

治痘瘡欲靨已靨之間,痘毒沖服,目翳遮睛,瞳人癮澀,淚出不止。

穀精草(一兩),生蛤粉(二兩)

上為細末,用獖豬肝一葉,以竹刀劈作片子,摻藥在內。用草繩縛定,以沙鍋懸胎,清米泔煮熱,令兒食之。若青朦眼,加黑豆皮一錢,同用。

白話文:

將藥切得粉碎,加上豬肝一片,用竹刀切片,將藥品摻進去。用草繩紮好,用沙鍋懸掛起來,用清米泔煮熱,讓小孩子吃。如果眼睛發青,加上黑豆皮一錢,一起服用。

7. 【韶粉散】

治痘瘡才愈,面毒氣尚未全散,瘡痂雖落,其癍猶䵟,或凹凸肉起,當用此藥塗之。

韶粉(一錢),輕粉(一錢)上研豬脂油拌如膏,薄敷瘡上。

《類證》,治痘瘡,痂疕欲落不落,當滅瘢痕。

羊𩩅骨(一兩),輕粉(一錢)

上以羊骨髓煉溶,入輕粉研成白膏,瓷合盛之,塗瘡上,其痂自落,亦無瘢痕。

一方,治痘瘡癢甚,誤抓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用上等白蜜塗之,其痂即落,亦無紫黑瘢痕。如痘瘡痂已落,其根盤當紅活,而反平白者,必生白癍風,用白蜜塗之即紅,而免生風。

白話文:

一種治療痘瘡瘙癢非常嚴重,誤抓成瘡,以及瘡痂想要脫落卻脫落不下來的藥方。使用上等的白蜜塗抹在上面,其瘡痂就會脫落,也不會留下紫黑色的疤痕。如果痘瘡痂已經脫落,其根盤應該很紅潤並且能夠活動,而反而平坦發白的人,一定會生出白色膿瘡或生瘡癤,使用白蜜塗抹它就會變紅,而避免生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