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四 (4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2)

1. 【惺惺散】

治小兒風熱,瘡疹,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唾,咳嗽喘滿,心煩。

白話文:

治療小兒風熱、瘡疹、時行疾病、頭痛、高燒、眼睛乾澀、多痰、咳嗽氣喘、心中煩躁。

桔梗(去蘆),細辛(去土葉),人參,甘草,白茯,川芎,白朮(各等),薄荷(少許)水煎服。

白話文:

桔梗(去掉根部的蘆頭),細辛(去掉泥土和葉子),人參,甘草,白扁豆,川芎,白術(各等分),薄荷(少許)一起用水煎煮,服用。

2. 【異攻散】

能治風寒濕,調和陰陽,滋養血氣,痘瘡易出易靨,不致癢塌,善救表虛。

白話文:

能夠治療風寒濕症,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滋養血液和氣力,使痘瘡容易長出並且容易消退,不會造成癢痛或潰爛,擅長救治體表虛弱的症狀。

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厚朴(薑製),丁香,肉蔻(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夏(薑製。各一錢半),白朮(三錢),熱盛,去附子。

上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鍾,煎至六分,空心溫服。

白話文:

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厚朴(用薑汁炮製)、丁香、肉蔻(各一兩),附子(用火炮製,去掉皮和臍),半夏(用薑汁炮製,各一錢半),白朮(三錢),如果熱盛,則去掉附子。

3. 【木香散】

性溫平,能和表裡,通行津液,清止實下。扶陰助陽之藥,能救裹虛,泄渴,腹脹等疾。

白話文:

性質溫和,能夠調和身體表裡,促進體內津液流通,清除體內實熱,向下導引。這是一種扶持陰氣、助益陽氣的藥物,可以治療體虛、口渴、腹脹等病症。

木香,大腹皮,人參,桂心,赤茯,青皮,前胡,訶子(去核),半夏(薑製),丁香,甘草(炙),上薑三片,水一鍾煎,空心服。

白話文:

將木香、大腹皮、人參、桂心、赤茯苓、青皮、前胡、訶子(去除核)、半夏(薑汁炮製過)、丁香、甘草(炙烤過)、上好的生薑三片,放入一碗水中煎煮,在空腹時服用。

4. 【肉豆蔻丸】

專治小兒泄瀉。

木香,砂仁(各三錢),白龍骨,訶子(煨,去核),肉豆蔻(炮。各五錢),赤石脂(煅),枯白礬(各七錢半)

上為丸,麵糊丸黍米大。周歲每服三十丸,三歲服百丸,甚則煎異攻散送下。

白話文:

木香、砂仁(各三錢),白龍骨、訶子(煨制後,去除核),肉豆蔻(炒制。各五錢),赤石脂(煅燒),枯白礬(各七錢半)

5. 【人參白朮散】

治小兒痘疹已靨,身熱不退。生津,除煩,止渴。如臟腑泄瀉,足指冷者,只服木香散。

白話文:

治療小兒臉上長痘痘,且已經結痂,但身體還是持續發熱。可以生津、止渴、除煩。如果臟腑功能失調,腹瀉,且腳趾冰冷,那就僅服用木香散。

人參,白朮,藿香,木香,甘草,白茯(各一兩),乾薑(二兩),每三錢,水煎。

白話文:

人參、白朮、藿香、木香、甘草、白茯苓(各一兩),乾薑(二兩),每次取三錢,用水煎煮。

6. 【人參麥門冬散】

治痘瘡欲靨已靨之間,身熱小渴。

麥冬(去心,一兩),人參,甘草(炙),陳皮,白朮,厚朴(薑製。各等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麥冬(去心,50公克),人參、甘草(炒過)、陳皮、白朮、厚朴(用薑汁製成。各等份)以水煎煮,溫熱服用。

7. 【柴胡麥冬散】

治痘瘡已靨,身壯熱,經日不退,此藥主之。

柴胡,麥冬(各三錢半),甘草(炙),人參,玄參(各一錢半),水煎服。

白話文:

  • 柴胡(9克)

  • 麥冬(9克)

  • 甘草(炙)(4.5克)

  • 人參 (4.5克)

  • 玄參 (4.5克)

將上述藥材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