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三 (1)
卷三 (1)
1. 下血
(大便下血)
一方,治下血有熱。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山梔(炒),升麻,秦艽,阿膠珠
上每服一兩,水一鍾半,煎至一鍾,空心熱服。渣即時煎服。
一方,治大便下血,因酒過度,腸中有濕毒,下血。
南葛根(一錢),歸身(八分),白朮(一錢),三七(七分),地錦草(醋洗,一錢),枳殼(酒炒,五分),梔子(酒炒,五分),條芩(鹽炒,五分),赤茯苓(一錢),白芍(四分),蒼朮(四分),黃連(同吳茱萸酒浸一夜,去茱萸,炒,一錢),生地(七分),玄參(五分),黃柏(二分)甘草(五分),棗二枚,水一鍾半,空心熱服。
白話文:
[下血]
(大便下血)
第一個藥方: 治療大便出血,屬於體內有熱的情況。
藥材:當歸、川芎、芍藥、地黃、炒過的梔子、升麻、秦艽、阿膠珠
用法: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在空腹時趁熱服用。藥渣可以馬上再煎煮一次服用。
第二個藥方: 治療因飲酒過量導致大便出血,原因為腸道內有濕熱毒。
藥材:南葛根(一錢)、當歸身(八分)、白朮(一錢)、三七(七分)、醋洗過的地錦草(一錢)、酒炒過的枳殼(五分)、酒炒過的梔子(五分)、鹽炒過的條芩(五分)、赤茯苓(一錢)、白芍(四分)、蒼朮(四分)、黃連(與吳茱萸用酒浸泡一晚後,去除吳茱萸,再炒過,一錢)、生地(七分)、玄參(五分)、黃柏(二分)、甘草(五分)、紅棗兩枚。
用法:加入一碗半的水,在空腹時趁熱服用。
2. 【芍藥黃連湯】
治便血腹中痛,謂之熱毒。
芍藥,黃連,當歸(各二錢半),淡竹葉,大黃(各一錢),甘草(炙,一錢),腹痛甚,調木香、檳榔末,各五分。水煎,空心溫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芍藥黃連湯】是治療因為熱毒引起的便血和肚子痛的。
藥材包含:芍藥、黃連、當歸(各二錢半),淡竹葉、大黃(各一錢),甘草(炙過,一錢)。如果肚子痛很厲害,可以另外加入木香、檳榔末,各五分。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在空腹時溫熱服用。
3. 【黃連湯】
治便血。腹中不痛,謂之濕毒下血。
黃連,當歸(各五錢),甘草(炙,一錢半)
空心,水煎服。
白話文:
用來治療便血。如果腹部不痛,這種情況稱為濕毒引起的下血。
藥方組成:黃連、當歸(各五錢),炙甘草(一錢半)。
服用方法:空腹時,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