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四生丸】

治吐衄血,陽盛於陰,血熱妄行。此大全良方,甚效。

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

上研爛如雞彈大。每服一丸,水三鍾,煎至一鍾服。

一方,先吐血,後見痰嗽。此陰虛火動,痰不降下。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二錢半),山梔(炒),貝母,天花粉(各一錢),牡丹皮(八分)麥冬(去心,八分)水一鍾半,煎服,臨服入童便半酒鍾。

一方,治先痰嗽,後見血,是痰積熱。

知母(去毛),貝母(去心),栝蔞仁(炒),生地,芍藥(各一錢),山梔(炒,一錢二分),天花粉(二錢半),麥冬(一錢)

上水煎,食遠溫服,渣再煎。

白話文:

【四生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吐血、流鼻血的,因為體內陽氣過盛,導致血熱妄行。這個藥方效果很好,是個非常好的方子。

使用新鮮的荷葉、新鮮的艾葉、新鮮的柏葉、生地黃(各取相同份量),將它們研磨搗爛,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三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時服用。

另一個藥方,適用於先吐血,後來出現咳嗽有痰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陰虛火旺,痰液無法下降。

使用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二錢半),炒山梔子、貝母、天花粉(各一錢),牡丹皮(八分),去心的麥冬(八分),加一碗半的水煎煮服用,快要喝的時候加入半酒盅的童子小便。

還有一個藥方,適用於先咳嗽有痰,後來才出現吐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痰液積熱。

使用去毛的知母、去心的貝母、炒過的栝蔞仁、生地、芍藥(各一錢),炒山梔子(一錢二分),天花粉(二錢半),麥冬(一錢),加水煎煮,在飯後溫服,藥渣可以再煎一次。

2. 【芎藭湯】

治一切失血過多,眩暈不蘇。

芎藭,當歸

上為末,每服二錢,煎服。

一方,治見血後脾胃虛弱,精神少,血不止者。

人參(一錢),黃耆(二錢),五味子(十三粒),當歸,麥冬(各五分),鬱金(五分),水煎,溫服。

一方,治舌上無故出血如線不止。以槐花炒為末,敷之止。

一方,治人下唇出血如線,時出一二碗。予以百草霜立止,後以四物解毒湯四貼,安。

白話文:

【芎藭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失血過多,導致頭暈昏迷不醒的狀況。

藥材組成是:芎藭、當歸。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有一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失血後導致脾胃虛弱,精神不佳,且出血不止的情況。

藥材組成是:人參(一錢)、黃耆(二錢)、五味子(十三粒)、當歸、麥冬(各五分)、鬱金(五分),用水煎煮後溫服。

另外有一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舌頭上無緣無故出血像線一樣,並且流個不停的情況。將槐花炒過後磨成粉末,敷在出血的地方就可以止血。

另外有一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嘴唇出血像線一樣,有時一出血就流一兩碗的情況。用百草霜敷上馬上就能止血,之後再用四物解毒湯服用四帖,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