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四 (13)
卷四 (13)
1. 杖瘡
大黃,當歸,芍藥,川芎,木鱉仁,巴豆仁,白芷,白芨(各一兩),乳香(三錢),沒藥(三錢),射干(一兩),槐柳枝(一兩),防風,荊芥穗,生地(各五錢)
白話文:
大黃、當歸、芍藥、川芎、木鱉仁、巴豆仁、白芷、白芨(各一百二十公克), 乳香(十九公克),沒藥(十九公克),射干(一百二十公克),槐柳枝(一百二十公克),防風、荊芥穗、生地(各三十公克)。
上將粗藥油炸老黃色,去渣,稱淨油二斤,入飛過黃丹一斤,熬,滴水成珠,下火,方入乳沒、兒茶各三錢,雄黃、血竭各二錢,攪成膏,收用。不破者,以韭菜、蔥頭舂爛炒,熱敷,冷則易。
白話文:
-
將粗藥油炸至深黃色,去除渣滓,稱取淨油二斤,放入飛過黃丹一斤,熬煮,滴水成珠時離火,然後放入乳沒、兒茶各三錢,雄黃、血竭各二錢,攪拌成膏狀,收好備用。
-
如果瘡口沒有破裂,可以用韭菜、蔥頭搗爛炒熱,趁熱敷在瘡口上,冷了就更換新的。
2. 【當歸散】
乳香,沒藥(各三錢),茴香(四錢),當歸(一兩),自然銅(火煅,醋淬七次)
白話文:
乳香、沒藥(各三錢),茴香(四錢),當歸(一兩),天然銅(火鍛,醋淬七次)
氣虛者加參、耆、芍、芎、生地黃,為細末,每服五錢,溫酒調。
一方,治杖瘡疔肉不開。自己口嚼核桃仁極爛,敷上,自化開。
白話文:
氣虛的人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白芍、川芎、生地黃,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溫酒調和。
另有一方,用於治療杖傷後皮肉不開的情況。將桃仁嚼得很爛,敷在患處,自然會化開。
3. 湯火瘡
一方,治湯火傷,赤爛疼痛。
赤石脂(煅),寒水石(煅),大黃,黃柏,黃連等末,新汲水調敷。
白話文:
將赤石脂煅燒過、寒水石煅燒過、大黃、黃柏、黃連等研磨成粉末,使用新打出來的水調和後敷在患處。
4. 【白膏藥】
治湯火傷,及各樣杖瘡亦好。
用臘月豬油四兩,沙鍋內熬,加嫩柳條四十九寸,油內熬焦為度,去柳枝隨加黃蠟二兩,溶開,下火,入朝腦三錢,煙盡為度,後加輕粉一錢五分,乳香、沒藥各一錢,貼。止疼甚好。
白話文:
用臘月宰殺的豬油四兩,放入沙鍋內熬煮,加入嫩柳條四十九寸,在油中熬焦為止,將柳枝取出,隨即加入黃蠟二兩,待其溶解後,將火熄滅,放入朝腦三錢,待其煙完全燃盡為止,然後加入輕粉一錢五分,乳香、沒藥各一錢,攪拌均勻,貼敷患處。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5. 【治火燒湯蕩方】
生地黃旋取新者,搗爛取自然汁,入香油、黃蠟少許銀器中,熬成膏子,雞翎敷瘡上。
一方,治熱油湯火燒瘡,痛不可忍。石膏研細,敷。
白話文:
使用新鮮生地黃,搗爛取其自然汁液,加入香油、黃蠟,放入少許銀器中,熬成膏狀,用雞毛將膏狀塗抹在瘡口上。
6. 騎馬癰
(一名懸癰)
騎馬癰在腎囊下穀道上者,用大粉草連節四兩,長流山澗水一碗,以甘草炙,淬水盡一方為度。
焙為末,入皂角灰少許,作四次煎服。
白話文:
如果騎馬癰長在腎囊和大腸中間的地方,可以用四兩大粉草和一碗泉水,用甘草炙烤,直到把水都淬完為止。
7. 治懸癰【敗毒流氣飲】
人參,桔梗,枳殼,甘草,防風,柴胡,川芎,羌活,白芷,芍藥,紫蘇
上水一鍾半煎,空心溫服。
白話文:
-
人參:補氣生津,益血安神。
-
桔梗:宣肺止咳,利咽排膿。
-
枳殼:理氣消積,導滯破氣。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防風:祛風解表,發表散寒。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羌活: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白芷:祛風通竅,消腫止痛。
-
芍藥:養血斂陰,舒筋止痛。
-
紫蘇:發汗解表,理氣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