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三 (1)
卷三 (1)
1. 【八物湯】
平補氣血,調和陰陽。
即四君子、四物湯,二方合用。
白話文:
【八物湯】
是能同時補養氣血,調和身體陰陽平衡的藥方。
簡單來說,就是把四君子湯和四物湯這兩個藥方合在一起使用。
2. 【十全大補湯】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此藥性溫平補,常服生氣血,壯脾胃。
即前四君子、四物湯內加黃耆、肉桂,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男子和婦人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像是五勞七傷引起的身體虧損。這個藥性溫和且平和,主要作用是補益身體,經常服用可以增強體內的氣血,強健脾胃。
這個藥方是在原先的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基礎上,另外加入黃耆和肉桂這兩味藥材。煎藥時還需要加入三片生薑和兩枚紅棗。將藥材加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3. 【養神湯】
治勤讀誦,勞苦。清爽精神。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錢),歸身(一錢),丹參(五分),貝母(去心,一錢),黃連(五分),白朮(一錢),知母(去毛,酒炒,一錢),陳皮(一錢),菖蒲(五分),五味子(九粒),姜三片,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養神湯】
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勤奮讀書誦經,過度勞累所導致的精神不濟。可以使精神清爽。
藥材包含:天門冬(去除中心)和麥門冬(去除中心),各取一錢;當歸身一錢;丹參五分;貝母(去除中心)一錢;黃連五分;白朮一錢;知母(去除毛,用酒炒過)一錢;陳皮一錢;菖蒲五分;五味子九粒;生薑三片。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在飯後服用。
4. 【柴胡四物湯】
治血虛陰虛,午後或夜分發熱。即四物湯合小柴湯相合服。有汗加地骨皮,無汗加牡丹皮。
白話文:
此方劑主要治療因血虛、陰虛引起的,在午後或夜間發熱的症狀。 它的組成是由四物湯與小柴胡湯合併而成。 如果有流汗的情況,可以加入地骨皮;如果沒有流汗的情況,則可以加入牡丹皮。
5. 【雙和散】
補益氣血。治虛勞少力,大病後宜服。
黃耆(一兩),地黃(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一兩),肉桂(七錢半),芍藥(七錢半),甘草(炙,八分),人參(二錢),上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溫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能補養氣血。適合治療因虛弱勞累導致的身體乏力,或大病初癒後需要調養的人服用。
藥材組成: 黃耆(一兩)、生地黃(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一兩)、肉桂(七錢半)、芍藥(七錢半)、炙甘草(八分)、人參(二錢)。
煎藥方法: 將上述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放入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一起煎煮。煎好後溫服。
6. 【黃耆益損湯】
治諸虛勞倦。
肉桂,地黃,半夏,甘草(各三錢),石斛,當歸,川芎,黃耆,白朮(各一兩),芍藥(一兩半),五味子(五錢),木香(三錢),熱加柴胡。姜五片,棗二枚,水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各種虛勞疲倦的病症。
藥材包含:肉桂、地黃、半夏、甘草(各三錢),石斛、當歸、川芎、黃耆、白朮(各一兩),芍藥(一兩半),五味子(五錢),木香(三錢)。如果身體發熱,可以加柴胡。
將上述藥材加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