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三 (41)
卷三 (41)
1. 疝病
睪丸連小腹痛者是也。有睪丸痛者,有痛在五樞穴者,或無形無聲,或有形如瓜,有聲如蛙,皆以為寒也。專主肝經,與腎經絕無相干,宜灸大敦、三陰交二穴。
治方
白話文:
睪丸連接小腹疼痛的就是睪丸痛。有睪丸疼痛的人,有疼痛在五樞穴的人,或者沒有形狀聲音,或者有像瓜的形狀,有像青蛙的聲音,都認為是寒冷引起的。專門主治肝經,與腎經完全無關,宜灸大敦、三陰交這兩個穴位。
枳實,橘核,山梔(炒),山楂,吳茱萸(湯泡)
白話文:
枳實:又稱木枳子,具有理氣消積、導滯消脹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脹痛等症狀。
橘核:具有理氣寬中、化痰散結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悶氣滯、痰咳等症狀。
山梔(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火旺盛、血熱妄行的症狀,也可用於治療黃疸等症。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胸悶腹痛等症狀,同時也可以幫助降低血脂。
吳茱萸(湯泡):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寒性腹痛、嘔吐等症狀。
濕勝加荔枝核。有瘀血加桃仁。挾虛者加參朮為君;按之不定者是。寒疝囊冷結硬,得於寒濕而發。冬月者加吳茱萸、桂枝、乾薑。水疝腎囊腫痛,陰汗時出,囊腫如水晶,得於飲食醉酒者,加澤瀉、豬苓、茯苓。筋疝,陰脛腫脹,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縫不收,得房勞所致,加炒白朮、茯苓、黃連。氣疝,其狀上連腎區,下及陰囊,或因號哭忿怒氣鬱而發者,加柴胡、青皮、香附。
白話文:
如果濕氣太重,可以加荔枝核。如果有瘀血,可以加桃仁。如果身體虛弱,可以加黨參和白朮為君藥。如果按壓疼痛的地方不定,就可以這樣做。寒疝,陰囊寒冷、僵硬,是因受寒濕誘發。如果是在冬天發作,可以加吳茱萸、桂枝、乾薑。水疝,腎囊腫痛,陰汗時常排出,陰囊腫脹如水晶,是因飲食醉酒所致,可以加澤瀉、豬苓、茯苓。筋疝,陰莖與大腿根部腫脹,或莖部疼痛,疼痛嚴重時會發癢,或挺立時無法縮回,是因房事過度所致,可以加炒白朮、茯苓、黃連。氣疝,症狀是上連腎區,下及陰囊,或因號哭、忿怒導致氣鬱所致,可以加柴胡、青皮、香附。
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者,加青皮、香附、蒼朮、㿗疝,陰囊腫縋,如升如斗,不癢不痛,得之地氣卑濕,加白朮、茯苓、澤瀉、豬苓、蒼朮。
白話文:
狐疝,症狀像一片瓦一樣,躺著時會進入小腹,走動或站立時則會走出小腹,如果進入了陰囊,需加入青皮、香附、蒼朮、㿗疝,如果陰囊腫大下垂,像升或鬥一樣大,而且不癢不痛,是因地氣低濕所致,需加入白朮、茯苓、澤瀉、豬苓、蒼朮。
2. 【加減柴苓湯】
治諸疝,和肝腎,順氣消疝,治濕之劑。
柴胡,甘草,半夏,茯苓,白朮,澤瀉,豬苓,山梔(炒),山楂,荔枝核
上各等分,薑三片,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緩解頭痛、鎮靜安神的功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解咳嗽、止痛的作用。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消暑安神的功效。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寧心安神的功效。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補氣止汗的功效。
**澤瀉:**具有利尿排濕、清熱除煩、緩解腹瀉的功效。
**豬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緩解小便不通的功效。
**山梔(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積導滯的功效。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緩解腹痛的作用。
**荔枝核:**具有補心益氣、養血安神、緩解失眠的功效。
一方,烏頭梔子各等,水煎服。按之不定屬虛,加桂枝薑汁丸服,此乃劫劑。
白話文:
將烏頭、梔子等分量,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按壓疼痛部位,但疼痛並未減輕,則屬於虛證,此時需加服桂枝薑汁丸,以達到劫奪病邪的目的。